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68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包括外壳、内胆、封盖、注射器和导管,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在粪菌移植的方法往往是采用灌肠装置网患者体内导入粪菌活菌液,但是现有的灌肠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灌肠装置多结构简单,往往是采用挤压的方式将活菌液导入人体内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患者不舒服,同时现有的灌肠装置无法对活菌液进行恒温保存,容易出现活菌死亡,从而影响灌肠效果的问题,通过对灌肠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灌肠装置能够对粪菌活菌液进行恒温保存,避免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粪菌活菌液内活菌大量死亡,且这种灌肠装置可以调节粪菌活菌液导入人体的速度。

A new typ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enema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肠手术工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恒温、可输送保留活菌液的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约1000多种100万亿个细菌,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与人类达到了一种共生共存的状态,它们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人体有着难舍难分的关系,它们甚至被当成人体的一个“器官”,在某些异常情况(比如大量抗生素使用)下,会导致人体肠道菌群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各样复杂的疾病产生,而通过纠正这种肠道菌群的紊乱来治疗疾病,也就从中产生了现在的粪菌移植,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胃镜、肠镜、鼻-空肠管、造瘘口、灌肠等方法将健康者粪便导入患者肠道中,利用健康者粪便中存活的有益菌群化解一些超级致病细菌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危机;现在粪菌移植的方法往往是采用灌肠装置网患者体内导入粪菌活菌液,但是现有的灌肠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灌肠装置多结构简单,往往是采用挤压的方式将活菌液导入人体内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患者不舒服,同时现有的灌肠装置无法对活菌液进行恒温保存,容易出现活菌死亡,从而影响灌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旨在改善现在粪菌移植的方法往往是采用灌肠装置网患者体内导入粪菌活菌液,但是现有的灌肠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灌肠装置多结构简单,往往是采用挤压的方式将活菌液导入人体内部,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患者不舒服,同时现有的灌肠装置无法对活菌液进行恒温保存,容易出现活菌死亡,从而影响灌肠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包括外壳、内胆、封盖、注射器和导管,外壳顶端开口,且外壳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加热管,外壳内壁上沿加热管上方设有限位台,限位台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插口,且限位台上安装有托板,外壳内部沿托板上方安装有内胆,内胆顶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外壳相匹配,且连接头外侧设有与外壳相匹配的外螺纹,连接头内侧设有内螺纹,内胆顶端设有封盖,封盖朝向内胆的一面中部设有吸管,且封盖上表面中部设有连接管,连接管顶端安装有注射器,注射器端部连接有导管。进一步的,外壳正面底部设有操控面板,且外壳内部顶端设有内螺纹,加热管两端探出外壳与操控面板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控面板便于设置需要恒温的温度,同时也方便控制整个仪器对操控板进行恒温加热,外壳内部顶端的内螺纹是便于外壳与内胆进行连接,进而方便内胆和外壳进行连接,加热管探出外壳是便于与操控面板连接,进而方便操控面板控制加热管进行发热。进一步的,托板底面对齐插口的位置均设有插销,且托板上均匀的设有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口便于插销插入限位台,进而方便托板稳定的与限位台进行连接,托板便于对内胆进行承托,方便内胆进行水浴恒温,插销便于插入插口,从而方便托板和限位台进行连接,通孔便于外壳内部的水相互流动,便于对内胆进行热传递。进一步的,封盖圆弧侧面上设有与内胆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连接管圆弧侧面上设有堵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结构的封盖方便于内胆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封盖的使用,堵头便于必要时对连接管进行封堵,使得注射器无法吸取粪菌活菌液。进一步的,注射器沿连接管正上方处设有缓冲头,且缓冲头一端与注射器连接,另一端设有插接头,注射器未与缓冲头连接的一端设有推杆,且注射器圆弧侧面靠近推杆的一端设有握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头便于注射器在吸取粪菌活菌液时对其进行缓冲,插接头便于与导管连接,从而方便注射器将其内部的粪菌活菌液通过导管导入人体,推杆便于将注射器内部的粪菌活菌液推出注射器,从而方便将粪菌活菌液导入人体,握板方便医务人员推动,从而将粪菌活菌液推出。进一步的,导管一端与插接头连接,另一端设有插管,插管圆弧侧面上设有调节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管便于插入患者肛门,进而方便将粪菌活菌液导入患者体内,调节阀便于调节粪菌活菌液从插管流出的流速,方便灌肠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先将内胆取出,然后在外壳内部加入适量的水,之后将内胆插入外壳内部并通过连接头与外壳进行连接,之后将需要使用的粪菌活菌液倒入内胆中,然后将封盖和注射器与内胆连接,之后通过操控面板控制加热管发热,从而使得加热管能够对外壳和内胆之间的水进行加热,当水温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自动恒温保存,从而保证了内胆内部活菌液的活性,需要使用时将堵头打开并拉动推杆往外拉,从而使得注射器能够将内胆内部的粪菌活菌液吸入注射器中,之后将堵头拧紧,使得堵头堵住连接管,避免粪菌活菌液回流至内胆中,然后将插管插入患者肛门,并通过调节阀调节流量,调节完毕后推动推杆便能够使得粪菌活菌液被推入人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灌肠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灌肠装置能够对粪菌活菌液进行恒温保存,避免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粪菌活菌液内活菌大量死亡,且这种灌肠装置可以调节粪菌活菌液导入人体的速度,避免通过挤压的方式不方便控制粪菌活菌液的流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灌肠装置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灌肠装置封盖打开时在后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外壳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壳从后部剖开时在后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内胆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注射器和封盖配合时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导管在前部俯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操控面板;12-托板;121-插销;13-限位台;131-插口;14-加热管;2-内胆;21-连接头;3-封盖;31-吸管;32-连接管;33-堵头;4-注射器;41-握把;42-推杆;43-缓冲头;44-插接头;5-导管;51-插管;52-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包括外壳1、内胆2、封盖3、注射器4和导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胆(2)、封盖(3)、注射器(4)和导管(5),所述外壳(1)顶端开口,且外壳(1)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加热管(14),所述外壳(1)内壁上沿加热管(14)上方设有限位台(13),所述限位台(1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插口(131),且限位台(13)上安装有托板(12),所述外壳(1)内部沿托板(12)上方安装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设有连接头(21),所述连接头(21)与外壳(1)相匹配,且连接头(21)外侧设有与外壳(1)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头(21)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胆(2)顶端设有封盖(3),所述封盖(3)朝向内胆(2)的一面中部设有吸管(31),且封盖(3)上表面中部设有连接管(32),所述连接管(32)顶端安装有注射器(4),所述注射器(4)端部连接有导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胆(2)、封盖(3)、注射器(4)和导管(5),所述外壳(1)顶端开口,且外壳(1)内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安装有加热管(14),所述外壳(1)内壁上沿加热管(14)上方设有限位台(13),所述限位台(13)上均匀的设有若干插口(131),且限位台(13)上安装有托板(12),所述外壳(1)内部沿托板(12)上方安装有内胆(2),所述内胆(2)顶部设有连接头(21),所述连接头(21)与外壳(1)相匹配,且连接头(21)外侧设有与外壳(1)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头(21)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胆(2)顶端设有封盖(3),所述封盖(3)朝向内胆(2)的一面中部设有吸管(31),且封盖(3)上表面中部设有连接管(32),所述连接管(32)顶端安装有注射器(4),所述注射器(4)端部连接有导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恒温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正面底部设有操控面板(11),且外壳(1)内部顶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加热管(14)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卢宏志张金荣马丽冯莉张红于营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