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包括带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流量管道,所述的壳体包括连通流量管道与进水通道的过水腔,所述的过水腔包括有由其内壁形成的平整端面,过水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的第一调节件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处,且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供流量管道与过水腔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的流量管道其进水口沿过水口的运动轨迹分布在平整端面上。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其密封不易失效,使用寿命更长。
Wastewater ratio regulat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比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阀,尤其是一种用于废水比的水压调节阀。
技术介绍
净水器是一种根据水的用途对水质进行深层过滤、净化的设备,其包括家用、医用等多种用途,目前的净水器主要的技术源于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着两种技术,而根据废水比的不同以及在对水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环节,则需要通过废水比调节阀对水压进行调节,所述的废水比调节阀通常包括有壳体以及流量调节组件,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水通道、出水通道以及流量调节组件,所述的流量调节组件包括步进电机和与转动体,所述的转动体上设置有若干孔径不一的流量管道,且流量管道包括进水口,所述的若干流量管道的进水口呈周向排布在转动体的周壁上,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转动体转动调整进水口位置,使其一流量管道连通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而通过转动体旋转不同角度,更换不通孔径的流量管道来连通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实现水压的调节。但是,现有技术的废水比调节阀,其在运转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液体渗至转动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进水通道与转动体之间还设置有阶梯口以及设置在阶梯口中的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径向抵接在阶梯口的周壁上,形成自身的固定,且密封圈轴向的两端过盈压紧在进水管道以及转动体之间,保证密封的效果,因此在转动体在转动时,密封圈受到的摩擦比较大,容易磨损损坏或松脱,导致产品的密封失效,影响产品的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其密封不易失效,使用寿命更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包括带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流量管道,所述的壳体包括连通流量管道与进水通道的过水腔,所述的过水腔包括有由其内壁形成的平整端面,过水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的第一调节件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处,且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供流量管道与过水腔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的流量管道其进水口沿过水口的运动轨迹分布在平整端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相比现有技术中,密封圈需要过盈抵接在转动体和进水通道上,转动体在与进水通道发生相对转动时,密封圈受到较大的摩擦,容易磨损损坏或松脱,导致密封效果失效,本技术方案,其通过转动带有过水口第一调节件,使第一调节件过水口对准对应流量管道的进水口,形成对应流量管道与进水通道的连通,以达到调整水压的效果,且由于第一调节件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处,而过水腔的密封无需考虑密封圈磨损损坏以及松脱的问题,使得本技术方案的废水比调节阀,其密封不易失效,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的第二调节件设置在出水通道与过水腔之间,所述的若干流量管道穿设在第二调节件上,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包括耐磨片,所述的耐磨片紧贴第一调节件设置,所述的平整端面设置在耐磨片上。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二调节件设置在出水通道与过水腔之间,形成水通道与过水腔的分隔,平整端面设置在耐磨片上紧贴第一调节件,并与第一调节件转动配合。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调节件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其内缘和外缘分别过盈抵接在第二调节件和壳体内壁上。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一密封圈过盈抵接在第二调节件和壳体内壁上,使得第二调节件与壳体分体设置的同时,保证出水通道与过水腔之间的密封效果。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调节件与耐磨片均为陶瓷材质。通过进一步设置,第一调节件与耐磨片均为陶瓷材质,且平整端面由耐磨片构成,减少由于第一调节件与平整端面之间的相对转动所带来的磨损。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包括有注塑件以及橡胶垫片,所述的注塑件包括有供第一密封圈套接的环形槽,所述的橡胶垫片设置在耐磨片与注塑件之间。通过进一步设置,环形槽能够保证密封圈与第二调节件之间的定位,而设置在耐磨片与注塑件之间的橡胶垫片,能够避免由于水压变化时第二调节件振动,导致注塑件与耐磨片之间的直接磕碰。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过水腔包括位于第一条调节件与壳体内壁之间呈环形的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口为第一调节件外缘处开设的U形缺口。通过进一步设置,由于过水通道呈环形且位于第一条调节件与壳体内壁之间,液体在流经过水通道后,进入流量管道的进水口的过程中,通过过水口为第一调节件外缘处开设的U形缺口的设置,减少第一调节件和过水口内壁受到的冲击。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加工孔,所述的加工孔位于第二调节件与出水通道之间,所述的加工孔中设置有与其卡接配合的孔盖,所述的孔盖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其内缘和外缘分别过盈抵接在孔盖和加工孔的内壁上。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孔盖上套设分别过盈抵接在孔盖和加工孔的内壁上的第二密封圈,保证封孔后,壳体于加工孔处的密封效果。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加工孔包括有卡接槽,所述的卡接槽呈L形,卡接槽的一端位于加工孔的开口处,卡接槽的另一端凹陷形成有定位部,所述的孔盖包括有卡接耳,所述的卡接耳能够沿卡接槽滑动,且卡接耳能够与定位部配合形成两者的定位。通过进一步设置,孔盖插装卡接槽中后,对其进行旋转,使卡接耳沿卡接槽滑动至定位部处,形成孔盖与加工孔的定位。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盖朝向壳体外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内多边孔。通过进一步设置,孔盖开设内多边孔,便于加工工具与孔盖间形成防转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4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孔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内壁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废水比调节阀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包括带有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的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中设置有第二调节件2,所述的第二调节件2上穿设有若干流量管道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若干流量管道21中对应插设有孔径不一的金属细管211,所述的金属细管211包括朝向出水通道方向伸出流量管道外的尖部,所述的壳体1包括连通流量管道21与进水通道11的过水腔13,所述的第二调节件2设置在出水通道12与过水腔13之间,所述的过水腔13包括有由其内壁形成的平整端面131,所述的第二调节件2包括耐磨片21,所述的平整端面131由耐磨片21形成,过水腔13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件3,所述的第一调节件3由步进电机4驱动转动,所述的第一调节件3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131处,且第一调节件3上设置有供流量管道21与过水腔13连通的过水口31,所述的流量管道21其进水口212沿过水口31的运动轨迹分布在平整端面13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步进电机4与耐磨片21之间设置有联轴件5,一方面便于密封措施的设置,另一方面能都增大耐磨片21受步进电机4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包括带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流量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连通流量管道与进水通道的过水腔,所述的过水腔包括有由其内壁形成的平整端面,过水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的第一调节件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处,且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供流量管道与过水腔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的流量管道其进水口沿过水口的运动轨迹分布在平整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比调节阀,包括带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设置有若干流量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连通流量管道与进水通道的过水腔,所述的过水腔包括有由其内壁形成的平整端面,过水腔中转动设置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的第一调节件设置在紧贴平整端面处,且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供流量管道与过水腔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的流量管道其进水口沿过水口的运动轨迹分布在平整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的第二调节件设置在出水通道与过水腔之间,所述的若干流量管道穿设在第二调节件上,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包括耐磨片,所述的耐磨片紧贴第一调节件设置,所述的平整端面设置在耐磨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调节件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其内缘和外缘分别过盈抵接在第二调节件和壳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废水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件与耐磨片均为陶瓷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杰,潘俊,成绍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达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