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58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中药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身,所述器身上设有相配套的器盖,所述器身的上部设有出汽口,所述器身的内底面设有加热盘,在所述器身的底面还设有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侧方的排液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器身下方连接有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的液位计组件,所述液位计组件包括一头部伸入所述器身内腔的浮球液位计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浮球液位计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漏液问题,并且有效减少了中药的残余量,节省使用成本,并有效防止出现因中药容器内缺液导致加热盘干烧的问题。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容器
本技术涉及容器的
,具体涉及中药容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熏蒸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产生的药蒸汽熏蒸患处,借助药物的药力和热力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患处的目的。熏蒸治疗仪中通常会使用中药容器,传统的中药容器在熏蒸治疗结束后残余的中药量较多,比较浪费,且一般用探针来探测中药的液位,由于探针一般由铜棒支撑,其需要进行绝缘密封,在工艺上加工较为困难,且在长久使用后极易发生漏电现象,影响治疗的安全性。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中药容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熏蒸治疗中的中药残余量并防止中药容器内缺液导致加热盘干烧。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中药容器,包括器身,所述器身上设有相配套的器盖,所述器身的上部设有出汽口,所述器身的内底面设有加热盘,在所述器身的底面还设有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侧方的排液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器身下方连接有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的液位计组件,所述液位计组件包括一头部伸入所述器身内腔的浮球液位计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浮球液位计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器身在所述排液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储液筒为圆柱筒,所述储液筒的顶部设有法兰凸缘,并通过所述法兰凸缘螺纹连接在所述器身上。所述器身在所述储液筒的上方设有过滤罩。所述出水管沿水平向下倾斜45°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浮球液位计代替探针的方式来探测容器内的液位,解决了使用探针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而通过液位计组件的结构,将浮球液位计设置在置于器身下方的储液筒里,能够使浮球液位计在中药残余量较少的情况下传递信息给可编程控制器,使相应的警报器发出警报,有效解决了以往中药残余量较多并防止因中药容器内缺液而导致加热盘干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示意图;图4为图3去除过滤罩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中药容器,主要用于放置熏蒸治疗时使用的中药液,其包括器身1,所述器身1上设有相配套的器盖2,所述器身1的上部设有出汽口11,中药液经加热沸腾后的蒸汽主要从该出汽口11中出去,所述器身1的内底面设有加热盘3,加热盘3的作用是对中药液进行加热,在所述器身1的底面还设有位于所述加热盘3的侧方的排液口12以及连通口13,排液口12的作用是排出剩余药液,排液口12通常连接排液管8,所述器身1下方连接有与所述连通口13相连通的液位计组件,所述液位计组件包括一头部伸入所述器身1内腔的浮球液位计4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浮球液位计4的储液筒5,所述储液筒5的底部设有出水管51,药液能够通过连通口13进入储液筒5中,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储液筒5的内径明显小于器身1的内径,所以相比将浮球液位计4直接设置在器身1内腔中,本实施例采用的将储液筒5设置在器身1的下方的方式,能够使器身1中的残余药液流动储存在储液筒5中,并使浮球液位计4在储液筒5中浮动,实现只需利用较少体积的中药残余液就能使浮球液位计4有效探测液位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中药渣流出,所述器身1在所述排液口11上设有过滤网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筒5为圆柱筒,所述储液筒5的顶部设有法兰凸缘52,并通过所述法兰凸缘52螺纹连接在所述器身1上,法兰凸缘52的作用是克服焊接式加工工艺普遍存在的虚焊、漏焊现象,将储液筒5紧密连接在器身1上,防止中药液漏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器身1在所述储液筒5的上方设有过滤罩7,过滤罩7的作用是过滤中药渣,防止其进入储液筒5,影响液位的测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排尽储液筒5中的残余药液,所述出水管51沿水平向下倾斜45°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准确检测药液的温度,在器身1的底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综上,通过用浮球液位计4代替探针的方式来探测容器内的液位,解决了使用探针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而通过液位计组件的结构,将浮球液位计设置在置于器身1下方的储液筒5里,能够使浮球液位计4在中药残余量较少的情况下传递信息给可编程控制器,使相应的警报器发出警报,有效解决了以往容器中的中药残余量较多和防止因中药容器内缺液而导致加热盘干烧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药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身,所述器身上设有相配套的器盖,所述器身的上部设有出汽口,所述器身的内底面设有加热盘,在所述器身的底面还设有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侧方的排液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器身下方连接有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的液位计组件,所述液位计组件包括一头部伸入所述器身内腔的浮球液位计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浮球液位计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底部设有出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器身,所述器身上设有相配套的器盖,所述器身的上部设有出汽口,所述器身的内底面设有加热盘,在所述器身的底面还设有位于所述加热盘的侧方的排液口以及连通口,所述器身下方连接有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的液位计组件,所述液位计组件包括一头部伸入所述器身内腔的浮球液位计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浮球液位计的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底部设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容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文黄湘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璟田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