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8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包括有无叶净化风扇、底座和设置在无叶净化风扇与底座之间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依次贯穿所述底座的顶端壳体和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依次贯穿所述内箱体和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无叶净化风扇进行高度以及角度的调节,便于适用于不同位置的用户。

A support base for leafless purific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
本技术涉及无叶净化风扇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用风扇通常包括驱动装置和进行旋转运动的叶片或叶轮,其中,叶片虽然一般位于罩笼内,但是旋转的叶片还是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而无叶净化风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环形喷嘴,基座包括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风叶,旋转的风叶向环形喷嘴提供气流,该种环形喷嘴包括环形外壳、位于环形外壳内的空腔、排气口和位于环形喷嘴中心部的开口,来自基座的气流被输送到空腔中并被排气口喷射,该无叶净化风扇不需要外露的叶片就可以提供较为均匀的气流,因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现有的无叶净化风扇的支撑底座大多都是固定不动的,或者是只能进行单方向运转的,当多个用户需同时使用时,则无法对无叶净化风扇进行调节高度以及左右旋转,适用性不全面。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高度和方向的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包括有无叶净化风扇、底座和设置在无叶净化风扇与底座之间的支撑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依次贯穿所述底座的顶端壳体和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支撑座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依次贯穿所述内箱体和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无叶净化风扇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底板凹槽内的第一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的顶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弹簧,且所述第一缓冲板的顶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连接有第二缓冲板,且所述驱动电机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板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两端贯穿连接有导向套,每个所述导向套内均套设有导向柱,每个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均焊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顶壁上,每个所述导向柱的底端均焊接有第三缓冲板,每个所述第三缓冲板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底板上。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上均匀的焊接有多个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内箱体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有限位盒体,每个所述限位盒体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内底板上,每个所述限位盒体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板,每个所述限位板的顶端表面均焊接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三支撑板,每个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无叶净化风扇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限位盒体的顶端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限位板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通过在无叶净化风扇底部设有底座和支撑座,在底座内部设有调节装置,且将调节装置设计成由驱动电机、旋转轴、第一支撑板、内箱体、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板组成,其一当需要对风扇进行转动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工作,使得旋转轴带动第一支撑板旋转,从而使得内箱体也随之进行旋转,即可通过液压伸缩杆连接第二支撑板带动无叶净化风扇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各方位进行吹风;其二,当需要调节风扇的高度时,通过启动液压缸工作,使得液压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以及无叶净化风扇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板运动,使得连杆和限位板在限位盒体内部进行升降运动,即可实现对无叶净化风扇高度的调节,通过限位孔对限位板进行限位,防止无叶净化风扇调节高度过高,而出现故障。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无叶净化风扇;11、进风口;2、支撑座;21、加强筋;3、底座;4、环形喷嘴;5、缓冲装置;51、第一缓冲弹簧;52、第一缓冲板;53、第二缓冲弹簧;54、第二缓冲板;55、导向柱;56、导向套;57、第三缓冲板;6、调节装置;61、驱动电机;611、旋转轴;62、第一支撑板;63、内箱体;64、液压缸;641、液压伸缩杆;65、第二支撑板;7、限位机构;71、限位盒体;711、限位孔;72、限位板;73、连杆;74、第三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附图1-3,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包括有无叶净化风扇1、底座3和设置在无叶净化风扇1与底座3之间的支撑座2,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6,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611,所述旋转轴611依次贯穿所述底座3的顶端壳体和所述支撑座2的底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支撑座2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62,所述第一支撑板62远离所述旋转轴61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内箱体63,所述内箱体63的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64,所述液压缸64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641,所述液压伸缩杆641依次贯穿所述内箱体63和所述支撑座2的顶端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5,所述第二支撑板6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无叶净化风扇1的底部。请参照附图2,所述驱动电机61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有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底座3内底板凹槽内的第一缓冲弹簧51,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1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缓冲板52,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顶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弹簧53,且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顶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3连接有第二缓冲板54,且所述驱动电机61的四周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板54的顶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第一缓冲弹簧51、第二缓冲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包括有无叶净化风扇(1)、底座(3)和设置在无叶净化风扇(1)与底座(3)之间的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6),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611),所述旋转轴(611)依次贯穿所述底座(3)的顶端壳体和所述支撑座(2)的底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支撑座(2)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62),所述第一支撑板(62)远离所述旋转轴(61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内箱体(63),所述内箱体(63)的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64),所述液压缸(64)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641),所述液压伸缩杆(641)依次贯穿所述内箱体(63)和所述支撑座(2)的顶端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5),所述第二支撑板(6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无叶净化风扇(1)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包括有无叶净化风扇(1)、底座(3)和设置在无叶净化风扇(1)与底座(3)之间的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有调节装置(6),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有呈垂直设置的驱动电机(61),所述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611),所述旋转轴(611)依次贯穿所述底座(3)的顶端壳体和所述支撑座(2)的底端壳体延伸至所述支撑座(2)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62),所述第一支撑板(62)远离所述旋转轴(61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内箱体(63),所述内箱体(63)的内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有呈垂直设置的液压缸(64),所述液压缸(64)的输出端连接有液压伸缩杆(641),所述液压伸缩杆(641)依次贯穿所述内箱体(63)和所述支撑座(2)的顶端壳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支撑板(65),所述第二支撑板(6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无叶净化风扇(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净化风扇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1)的底部设有缓冲装置(5),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有多个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底座(3)内底板凹槽内的第一缓冲弹簧(51),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1)的顶端共同连接有第一缓冲板(52),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顶端等间距设有多个第二缓冲弹簧(53),且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顶部通过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3)连接有第二缓冲板(54),且所述驱动电机(61)的四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赫斯曼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