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5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若干颗椎弓根螺钉(3),所述的椎弓根螺钉(3)上部为钉座,所述的钉座具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矫正脊柱左右弯曲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4)、用于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若干个前后调节装置,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4)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内,所述的U型槽内螺纹处设有用来压紧左右调节装置(4)的压紧螺丝(15),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设置在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下方。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右调节装置和前后调节装置,逐步对脊柱侧凸矢状和冠状面的畸形进行左右或前后矫正,提高了矫形治疗的安全性。

An orthopedic tool for external fixation of scoli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
技术介绍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通常指脊柱正常垂线向侧方偏移,同时伴有脊椎的旋转,形成脊柱在矢状面、轴状面和冠状面的三维畸形。当患者存在明显的侧凸相关性疼痛、侧凸进展和脊柱失代偿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以开放式手术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矫形为主,目的是获得脊柱矢状和冠状面的平衡,缓解疼痛和牢固固定以防止进一步畸形。但该治疗方式存在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组织损伤大、感染及神经损伤风险高,而且只能一次性矫正脊柱序列,容易引起的脊髓缺血、神经根牵拉等并发症,导致矫形效果不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逐步对脊柱侧凸矢状和冠状面的畸形进行左右或前后矫正,提高了矫形治疗的安全性的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包括若干颗椎弓根螺钉,所述的椎弓根螺钉下部设有自攻丝牙,其中部为光杆,其上部为钉座,该钉座具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矫正脊柱左右弯曲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用于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若干个前后调节装置,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内,所述的U型槽内螺纹处设有用来压紧左右调节装置的压紧螺丝,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设置在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下方。本技术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包括正牙螺母、调节螺母、反牙螺母、反牙丝杆和正牙丝杆,正牙丝杆的一端戴上正牙螺母后连接在调节螺母的正牙端,反牙丝杆的一端戴上反牙螺母后连接在调节螺母的反牙端。本技术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包括支座、锁紧螺母、丝杆和前后矫正杆,所述的前后矫正杆的两端套在丝杆内,并被丝杆上的两颗锁紧螺母夹紧,前后矫正杆中部设有连接孔,前后矫正杆通过连接孔套接在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下。根据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需要,每一颗椎弓根螺钉都可以配置一个前后调节装置。本技术所述的支座的下部设有抗过敏胶垫,支座通过抗过敏胶垫固定在皮肤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1、手术实施方面:本技术通过术前行脊柱全长X线、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充分测量、评估患者脊柱的畸形程度、各椎体椎弓根的发育情况等。根据测量结果,手术过程中采用微创经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肌肉软组织的损伤,显著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出血,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术口感染的风险,缩短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2、矫形过程方面:患者术后定期(每周)复查脊柱全长X线,根据不同患者脊柱侧凸程度、矫形效果,个性化设计矫形方案,通过左右调节装置和前后调节装置,逐步对脊柱侧凸矢状和冠状面的畸形进行左右或前后矫正,有效避免了目前一次性矫正脊柱序列引起的脊髓缺血、神经根牵拉等并发症,提高了矫形治疗的安全性;3、矫形效果方面:本技术通过定期复查、定期调整矫形程度的方式,为患者机体内软组织平衡、脊髓及神经根张力的建立和适应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传统的一次成形手术相比,在矫形效果上具有更大的空间,可获得更大的畸形纠正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4、术后康复:本技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后需门诊将螺钉完整取出,取出后通过软组织重新建立的平衡固定脊柱序列并防止复发。与传统开放手术通过终身内固定物存留、椎体间骨性融合提供固定相比,本技术术后患者脊柱椎体活动度大,功能活动度佳。由于本技术治疗后无金属内固定物存留,患者生活中通过安全检查,行磁共振检查时与正常人无异,生活更加方便。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说明本技术的治疗效果:1.一般资料专利技术人于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共收集58例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的患者(其中:女,45例、男,13例。年龄16-23岁,Risser征(-),LenkeI型13例、LenkeII型7例、LenkeIII型8例、Lenke4型8例、Lenke5型9例)2.试验方法2.1手术方式:实验组使用本专利技术行脊柱侧凸椎弓根钉外固定矫形术。对照组使用传统椎弓根钉行后路开放式椎弓根固定矫形术;2.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脊柱cobb角、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腰椎活动度;3.治疗结果疗效为治疗结束后cobb角与术前cobb角的比值;腰椎活动度为腰椎前曲后伸活动度;疗效统计结果见表1。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结果从表1可见,本技术在矫形效果、手术损伤、术中风险、术后康复等方面较传统手术均有较大优势,特别是明显降低了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实验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只是对照组的十分之一左右,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只是对照组的三分之一左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左右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脊柱,2-椎弓根,3-椎弓根螺钉,4-左右调节装置,5-正牙螺母,6-调节螺母,7-反牙螺母,8-反牙丝杆,9-正牙丝杆,10-皮肤,11-抗过敏胶垫,12-支座,13-锁紧螺母,14-丝杆,15-压紧螺丝,16-前后矫正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包括若干颗椎弓根螺钉、用于矫正脊柱左右弯曲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用于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若干个前后调节装置。所述的椎弓根螺钉下部设有自攻丝牙,其中部为光杆,其上部为钉座,该钉座具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内螺纹。多个左右调节装置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内,所述的U型槽内螺纹处设有用来压紧左右调节装置的压紧螺丝。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包括支座、锁紧螺母、丝杆和前后矫正杆,所述的前后矫正杆的两端套在丝杆内,并被丝杆上的两颗锁紧螺母夹紧,前后矫正杆中部设有连接孔,前后矫正杆通过连接孔套接在椎弓根螺钉的钉座下。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包括正牙螺母、调节螺母、反牙螺母、反牙丝杆和正牙丝杆,正牙丝杆的一端戴上正牙螺母后连接在调节螺母的正牙端,反牙丝杆的一端戴上反牙螺母后连接在调节螺母的反牙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矫正脊柱左右弯曲时,把多颗椎弓根螺钉钻入连接脊柱椎体两侧的椎弓根内,椎弓根螺钉的钉座露出皮肤外,然后把多个左右调节装置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的钉座内,并通过压紧螺丝把左右调节装置压紧固定在椎弓根螺钉上,最后通过调节每段的左右调节装置上的调节螺母,使该段正牙丝杆、反牙丝杆伸长或缩短,当达到需要的长度后锁紧左右调节装置上的正牙螺母和反牙螺母。当还需要矫正脊柱前后弯曲时,先把前后调节装置组装好,把椎弓根螺钉插入前后矫正杆中部的连接孔内,再钻入椎弓根内。前后调节装置两端的支座通过抗过敏胶垫固定在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包括若干颗椎弓根螺钉(3),所述的椎弓根螺钉(3)下部设有自攻丝牙,其中部为光杆,其上部为钉座,所述的钉座具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矫正脊柱左右弯曲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4)、用于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若干个前后调节装置,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4)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内,所述的U型槽内螺纹处设有用来压紧左右调节装置(4)的压紧螺丝(15),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设置在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包括若干颗椎弓根螺钉(3),所述的椎弓根螺钉(3)下部设有自攻丝牙,其中部为光杆,其上部为钉座,所述的钉座具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矫正脊柱左右弯曲的若干个左右调节装置(4)、用于矫正脊柱前后弯曲的若干个前后调节装置,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4)串联安放在两颗相邻的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内,所述的U型槽内螺纹处设有用来压紧左右调节装置(4)的压紧螺丝(15),所述的前后调节装置设置在椎弓根螺钉(3)的钉座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凸外固定矫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调节装置(4)包括正牙螺母(5)、调节螺母(6)、反牙螺母(7)、反牙丝杆(8)和正牙丝杆(9),正牙丝杆(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刚赵光宇杨砚伟胡代军赵伟杨捷罗刚罗顺天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