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叶片可旋转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的叶片旋转角度控制不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位旋转轴、转轴组件以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转轴和转轴一端设置的圆形板,其技术方案在于:圆形板远离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扇形块;其中,该扇形块的圆心与圆形板的圆心重合或偏移且该扇形块的半径小于圆形板的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圆形板上设置扇形块,通过扇形块与限位螺栓进行配对使用,使转轴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风机使用中,风叶轴与转轴连接,使叶片仅仅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风力的作用下,实现叶片的最小受理面和最大受力面之间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而且成本低,效果好。
A limited rotating shaft, a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and a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位旋转轴、转轴组件以及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限位旋转轴、转轴组件以及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就是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发电机转动,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传统的风力发电装置如三叶片式,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其叶片本身固定,风能利用率低下。随着发展,出现了一种叶片可以旋转的风力发电装置,如CN103742367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可旋转的叶片可以有效的接触风能,提升发电装置的工作效率。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叶片在受风的作用下发生旋转后,需要一个部件将叶片复位,但是如果增加复位组件,又增加了风力发电设置的投入。如何使叶片旋转一定的角度,然后自动复位成为旋转叶片式风力放电装备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叶片可旋转的风力发电装置中的叶片旋转角度控制不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限位旋转轴、转轴组件以及风力发电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指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限位旋转轴,包括转轴和转轴一端设置的圆形板,其技术方案在于:圆形板远离转轴的侧面上设置有扇形块;其中,该扇形块的圆心与圆形板的圆心重合或偏移且该扇形块的半径小于圆形板的半径。一种使用了上述限位旋转轴的转轴组件,其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座、限位螺栓、固定螺栓、第二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对称设置在固定部件的两侧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其中,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第二轴承座的内部且作为转轴组件的输出端;圆形板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内;限位螺栓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且该限位螺栓的轴线与第一轴承座的轴线垂直;扇形块在圆形板的带动下转动并与限位螺栓形成限位结构。一种使用了如上述转轴组件的风力发电装置,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支撑框架、通轴、固定臂以及叶片组件;其中,通轴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中部且该通轴的一端连接发电组件;若干固定臂呈辐射状设置在通轴上;叶片组件与固定臂通过转轴组件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圆形板上设置扇形块,通过扇形块与限位螺栓进行配对使用,使转轴只能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风机使用中,风叶轴与转轴连接,使叶片仅仅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在风力的作用下,实现叶片的最小受理面和最大受力面之间的切换。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而且成本低,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转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转轴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转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另一种转轴组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风力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I:如图1~2,所述的一种限位旋转轴,包括转轴1和转轴1一端设置的圆形板2,其技术方案在于:圆形板2远离转轴1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扇形块3;其中,该扇形块3的圆心与圆形板2的圆心重合且该扇形块3的半径小于圆形板2的半径;其中,扇形块3的角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图1中的角弧度为90度。具体实施例II:如图3~4,所述的一种限位旋转轴,包括转轴1和转轴1一端设置的圆形板2,其技术方案在于:圆形板2远离转轴1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扇形块3;其中,该扇形块3的圆心与圆形板2的圆心错开且该扇形块3的半径小于圆形板2的半径;其中,扇形块3的角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图4中的角弧度为90度。在具体实施工作进行时,扇形块3可以是一个块状体,也可以是类似的角钢。具体实施例III:如图5~6,一种使用了如具体实施例I所述限位旋转轴的转轴组件,其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座4、限位螺栓5、固定螺栓6、第二轴承座8以及轴承9;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8对称设置在固定部件的两侧并通过固定螺栓6连接;其中,转轴1通过轴承9设置在第二轴承座8的内部且作为转轴组件的输出端;圆形板2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内;限位螺栓5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上且该限位螺栓5的轴线与第一轴承座4的轴线垂直;扇形块3在圆形板2的带动下转动并与限位螺栓5形成限位结构。由于扇形块3的圆心与圆形板2的圆心重合,此时,限位螺栓5错位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上,与扇形块3共同作用,使转轴只能旋转90度。具体实施例IV:如图7,与具体实施例III的区别是,限位螺栓5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的中心线上,与扇形块3共同作用,使转轴1只能旋转90度。此时,应该注意,扇形块3的大小与高度,仅仅起到限制转轴1转动一定的角度即可。其中,所述的固定部件是用于座位转轴1的固定点的部件;该固定部件上设置有用于通过转轴1的通孔7A。如图8~9,一种使用了如具体实施例III和具体实施例IV所述转轴组件的风力发电装置,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0、通轴11、固定臂7以及叶片组件12;其中,通轴11设置在支撑框架10的中部且该通轴11的一端连接发电组件13;若干固定臂7呈辐射状设置在通轴11上;叶片组件12与固定臂7通过转轴组件连接。其中,所述的发电组件可以是发电机组件。叶片组件12与固定臂7的连接处分为上下两处,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处或两处均设置转轴组件。为了增加风力发电装置的效率,叶片组件12包括风叶轴1201和叶片1202;其中,所述的风叶轴1201与转轴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且风叶轴1201从左到右设置在叶片1202的2/3处,或者根据地区风力大小灵活调整。以上风叶轴1201和叶片1202可以通过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同时,由于叶片1202的转轴更加远离受力的边沿,即风叶轴1201靠近通轴11设置,可以提升叶片1202的受力面,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明确的是,其他未尽技术均为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或替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旋转轴,包括转轴(1)和转轴(1)一端设置的圆形板(2),其特征在于:圆形板(2)远离转轴(1)的侧面上设置有扇形块(3);其中,该扇形块(3)的圆心与圆形板(2)的圆心重合或偏移且该扇形块(3)的半径小于圆形板(2)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旋转轴,包括转轴(1)和转轴(1)一端设置的圆形板(2),其特征在于:圆形板(2)远离转轴(1)的侧面上设置有扇形块(3);其中,该扇形块(3)的圆心与圆形板(2)的圆心重合或偏移且该扇形块(3)的半径小于圆形板(2)的半径。
2.一种使用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限位旋转轴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座(4)、限位螺栓(5)、固定螺栓(6)、第二轴承座(8)以及轴承(9);
其中,所述的第一轴承座(4)和第二轴承座(8)对称设置在固定部件的两侧并通过固定螺栓(6)连接;
其中,转轴(1)通过轴承(9)设置在第二轴承座(8)的内部且作为转轴组件的输出端;圆形板(2)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内;限位螺栓(5)设置在第一轴承座(4)上且该限位螺栓(5)的轴线与第一轴承座(4)的轴线垂直;扇形块(3)在圆形板(2)的带动下转动并与限位螺栓(5)形成限位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沃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