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2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水轮机外壳本体、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一侧的进水口、连接进水口端口处的进水管、装设在进水管一端口的安装环一、布设在安装环一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下端中心位置的排水孔、连接排水孔一端口的排水管、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转动装设在转孔内的旋盘、装设在旋盘内的安装环二以及布设在安装环二上的第二螺杆,水轮机外壳本体内装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转动布设有导叶,导叶的一端中心位置分别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装设有直齿轮。采用双齿轮啮合替代复杂的多连杆机构,制造简单,相对减少整体混流式水轮机制造成本。

A hydraulic turbine guid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代水轮机则大多数安装在水电站内,用来驱动发电机发电,在水电站中,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引水管引向水轮机,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尾水管道排向下游,水头越高,流量越大,水轮机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现有的混流式水轮机,内部多采用环形均匀转动设置的导叶控制水流冲击转轮的流量,从而控制水轮机的输出功率,水轮机外壳内部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上环形转动装设有导叶,而导叶的上端一侧分别连接多轴连杆机构,并且多轴连杆机构的一连轴转动连接旋盘,而旋盘转动安装在水轮机外壳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内,水轮机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螺纹推动杆,且螺纹推动杆的伸出杆转动连接旋盘的上端两侧,关闭上游的水闸门,旋转螺纹推动杆的螺纹筒,带动推动杆环形推动旋盘,而旋盘推动多轴连杆结构运作,从而带动导叶翻转,改变导叶之间的面积大小,从而改变的了从导叶之间进水的流量,水轮机外壳的一侧通过进水口连通进水管,而水轮机外壳下端中心位置通过排水孔连通排水管,进水管的前端口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上环形均匀设置有安装孔,安装环用于对接上游传递下来的落水管端部的相同的安装环,可将螺栓对应安装孔插入,然后再用螺母锁紧螺栓,上游的水可通过落水管和进水管排入水轮机外壳内,落水管之间设置有水闸门,旋盘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的上端环形布设有第二螺杆,安装环内用于插入转轮机构,且转轮机构上同样设置有安装环,且安装环上对应第二螺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穿孔,可将安装环插入旋盘内,并且将穿孔一一穿入第二螺杆,然后再通过螺母锁紧第二螺杆,即可将转轮机构稳定安装在水轮机外壳内部,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采用复杂的多连杆机构联动翻转导叶,由于多连接机构的构件较多,且制造复杂,使得整体混流式水轮机制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由于多连接机构的构件较多,且制造复杂,使得整体混流式水轮机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水轮机外壳本体、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一侧的进水口、连接进水口端口处的进水管、装设在进水管一端口的安装环一、布设在安装环一上的安装孔、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下端中心位置的排水孔、连接排水孔一端口的排水管、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转动装设在转孔内的旋盘、装设在旋盘内的安装环二以及布设在安装环二上的第二螺杆,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内装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转动布设有导叶,所述导叶的一端中心位置分别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装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之间装设有环形齿轮且直齿轮啮合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旋盘,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的一端、位于转孔的边沿的位置环形均匀布设有第一螺杆,所述旋盘上、对应第一螺杆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动口,所述第一螺杆穿出活动口且第一螺杆穿出活动口的一段套设有垫环,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通过螺母锁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为圆环结构,固定环的一端、对应各个导叶下端中心位置装设有轴槽,导叶的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装设有转轴,转轴插入轴槽。进一步的,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的内壁、位于直齿轮外沿的位置装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为圆环结构,限位环的内壁滑动接触直齿轮外齿。进一步的,所述旋盘的横向部与水轮机外壳本体之间装设有封闭环,封闭环为圆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环的厚度至多为五毫米。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口为弧形口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需要改变导叶之间的进水流量,可将上游的水闸门关闭,然后从第一螺杆上旋松螺母,然后旋转旋盘的外沿,带动环形齿轮旋转,由于环形齿轮啮合直齿轮,可带动各个直齿轮同向同速转动,通过限位环的限位,限制直齿轮脱离啮合环形齿轮,稳定了直齿轮的位置,而由于导叶的下端采用轴孔与转轴的转动配合承接导叶下侧的转动,因而导叶可以稳定翻转,由于导叶同向翻转,可相同大小改变导叶之间的空间,活动口环形均匀设置在旋盘横向部上,用于为第一螺杆在旋盘横向部留有移动空间,锁紧螺母,即可重新稳定旋盘的位置,即可改变通过导叶之间向转轮机构水流流量,操作方便,且采用双齿轮啮合替代复杂的多连杆机构,制造简单,相对减少整体混流式水轮机制造成本,解决了由于多连接机构的构件较多,且制造复杂,使得整体混流式水轮机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下侧横向剖切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侧横向剖切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上侧横向剖切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俯视示意图。其中,1水轮机外壳本体、2进水口、3进水管、4安装环一、5安装孔、6排水孔、7排水管、8固定环、9轴槽、10导叶、11转轴、12连接杆、13直齿轮、14限位环、15环形齿轮、16转孔、17旋盘、18第一螺杆、19活动口、20垫环、21螺母、22安装环二、23第二螺杆、101封闭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水轮机外壳本体1、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一侧的进水口2、连接进水口2端口处的进水管3、装设在进水管3一端口的安装环一4、布设在安装环一4上的安装孔5、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下端中心位置的排水孔6、连接排水孔6一端口的排水管7、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16、转动装设在转孔16内的旋盘17、装设在旋盘17内的安装环一22以及布设在安装环一22上的第二螺杆23,进水口2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的左侧,为方形口结构,进水口2的前端口无缝焊接连接进水管3的后端,进水管3为方形管结构,进水管3的前端口无缝焊接连接安装环一4,安装环一4为方形环结构,安装孔5均匀设置在安装环一4上,安装环一4用于对接上游传递下来的落水管端部的相同的安装环一4,可将螺栓对应安装孔5插入,然后再用螺母锁紧螺栓,上游的水可通过落水管和进水管3排入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落水管之间设置有水闸门,水闸门闭合,即可阻止上游水流通过落水管和进水管3排入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排水孔6为圆孔结构,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的下端中心位置,排水孔6的下端口无缝焊接排水管7的上端口,用于将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的水排出水轮机外壳本体1,转孔16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的上端中心位置,转孔16为圆孔结构,转孔16滑动插入旋盘17,旋盘17为主视截面为L型的圆环结构,旋盘17的内壁无缝焊接安装环二22,安装环二22的上端环形均匀设置有第二螺杆23,安装环二22内用于插入转轮机构,且转轮机构上同样设置有安装环二22,且安装环二22上对应第二螺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穿孔,可将安装环二插入旋盘内,并且将穿孔一一穿入第二螺杆23,然后再通过螺母锁紧第二螺杆23,即可将转轮机构稳定安装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部。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装设有固定环8,固定环8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水轮机外壳本体(1)、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一侧的进水口(2)、连接进水口(2)端口处的进水管(3)、装设在进水管(3)一端口的安装环一(4)、布设在安装环一(4)上的安装孔(5)、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下端中心位置的排水孔(6)、连接排水孔(6)一端口的排水管(7)、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16)、转动装设在转孔(16)内的旋盘(17)、装设在旋盘(17)内的安装环二(22)以及布设在安装环二(22)上的第二螺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装设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上转动布设有导叶(10),所述导叶(10)的一端中心位置分别装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装设有直齿轮(13),所述直齿轮(13)之间装设有环形齿轮(15)且直齿轮(13)啮合环形齿轮(15),所述环形齿轮(15)的一端连接旋盘(17),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1)的一端、位于转孔(16)的边沿的位置环形均匀布设有第一螺杆(18),所述旋盘(17)上、对应第一螺杆(18)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动口(19),所述第一螺杆(18)穿出活动口(19)且第一螺杆(18)穿出活动口(19)的一段套设有垫环(20),所述第一螺杆(18)的一端通过螺母(21)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轮机导水机构,包括水轮机外壳本体(1)、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一侧的进水口(2)、连接进水口(2)端口处的进水管(3)、装设在进水管(3)一端口的安装环一(4)、布设在安装环一(4)上的安装孔(5)、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下端中心位置的排水孔(6)、连接排水孔(6)一端口的排水管(7)、设置在水轮机外壳本体(1)上端中心位置的转孔(16)、转动装设在转孔(16)内的旋盘(17)、装设在旋盘(17)内的安装环二(22)以及布设在安装环二(22)上的第二螺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1)内装设有固定环(8),所述固定环(8)上转动布设有导叶(10),所述导叶(10)的一端中心位置分别装设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装设有直齿轮(13),所述直齿轮(13)之间装设有环形齿轮(15)且直齿轮(13)啮合环形齿轮(15),所述环形齿轮(15)的一端连接旋盘(17),所述水轮机外壳本体(1)的一端、位于转孔(16)的边沿的位置环形均匀布设有第一螺杆(18),所述旋盘(17)上、对应第一螺杆(18)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动口(19),所述第一螺杆(18)穿出活动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龙王阳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岷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