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吸盘,第一吸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金属固定框,第一吸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气管,第一抽气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接口,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外管,外管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外管的后端贯穿设置有方型孔,方型孔的内侧设置有卡块,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内管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内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尾接口,第二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抽气管,第二抽气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吸盘,第二吸盘的上端连接有第二金属固定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对核磁共振活动台进行加固,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A protection bracket for NMR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
本技术涉及保护托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
技术介绍
医用核磁共振检测设备,是一种安全高效能的医疗检测设备,通常由活动台和检测仪组成,通常情况下活动台与检测仪都是相对稳定摆放的,待检测者只需按照医生指导检测便可,但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病患进行检测,例如精神病患者或一些难以控制行为的患者,该类患者通常用医用捆绑带进行捆绑后检测。以上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医用捆绑带可以控制患者的行动能力,但是势必会造成患者的剧烈摇晃,影响活动台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活动台的倾倒,给医院带来高额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无法确保患者的身体安全。2、传统的保护托架多为固定长度和且结构复杂,安装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解决了特殊情况下活动台稳定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结构简单的保护托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金属固定框,所述第一吸盘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气管,所述第一抽气管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外管的后端贯穿设置有方型孔,所述方型孔的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所述内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尾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抽气管,所述第二抽气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的上端连接有第二金属固定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吸盘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固定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盘的一端与第一抽气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侧与第一抽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尾接口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通过卡块与内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卡块的圆柱体组成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所述方型孔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卡块的矩形组成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径尺寸与第一圆孔的内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圆孔的形状为圆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内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与第二尾接口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抽气管的下端与第二吸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吸盘的上端与第二金属固定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卡块、第一圆孔的数量均为五组,所述第二圆孔的数量为五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通过第一吸盘和第一抽气管,可以牢牢的吸附在活动台一端,同时第二吸盘和第二抽气管的设置可以使设备牢牢吸附在地面上,对活动台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2、该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通过内管和外管的嵌合连接方式,结构简单稳定,设备易于安装,且设备整体长度可以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嵌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加固工作示意图;图中:1、第一吸盘;2、第一金属固定框;3、第一抽气管;4、第一连接块;5、第一尾接口;6、外管;7、卡块;8、第一圆孔;9、方型孔;10、内管;11、第二圆孔;12、第二连接块;13、第二尾接口;14、第二抽气管;15、第二金属固定框;16、第二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吸盘1,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金属固定框2,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气管3,第一抽气管3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接口5,第一连接块4的下端连接有外管6,外管6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8,外管6的后端贯穿设置有方型孔9,方型孔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7,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0,内管10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11,内管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第二连接块1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尾接口13,第二连接块12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抽气管14,第二抽气管14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吸盘16,第二吸盘1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金属固定框15;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吸盘1使设备紧紧吸合活动台,通过设置第二吸盘16使设备牢牢吸附地面,通过设置第一抽气管3与第二抽气管14分别排空第一吸盘1、第二吸盘16中的空气,通过设置外管6、卡块7、第一圆孔8、方型孔9、内管10、第二圆孔11来调节设备的高度,通过设置第一金属固定框2、第二金属固定框15使结构更加的稳定;设置第一吸盘1来吸附活动台,设置第二吸盘16来吸附地面,设置第一连接块4来连接第一吸盘1和外管6,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块12来连接第二吸盘16和内管10,通过设置卡块7来固定内管10与外管6的相对位置,通过设置第一抽气管3来排空第一吸盘1中的空气,通过设置第二抽气管14来排空第二吸盘16中的空气。实施例2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吸盘1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吸盘1的一端与第一抽气管3固定连接,使技术结构更加的稳定;第一连接块4的内侧与第一抽气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与第一尾接口5固定连接,连接块对抽气管起到保护作用;外管6通过卡块7与内管10固定连接,第一圆孔8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卡块7的圆柱体组成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方型孔9的内径尺寸大小与卡块7的矩形组成外径尺寸大小相适配,使嵌合结构更加的稳定,且易于卡块7的抽离;第二圆孔11的内径尺寸与第一圆孔8的内径尺寸相适配,第二圆孔11的形状为圆形,使外管6与内管10相对固定;第二连接块12的一端与内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2的上端与第二尾接口13固定连接,用来连接内管10与吸盘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第二抽气管14的下端与第二吸盘16固定连接,第二吸盘16的上端与第二金属固定框15固定连接,第二金属固定框15对第二吸盘16起到保护作用;外管6、卡块7、第一圆孔8的数量均为五组,第二圆孔11的数量为五组,可以通过孔洞对应的相对变换,来调节设备高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者第一吸盘1贴合在活动台的一端,然后接通吸气泵与第一抽气管3,然后启动吸气泵抽空第一吸盘1中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吸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金属固定框(2),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气管(3),所述第一抽气管(3)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接口(5),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下端连接有外管(6),所述外管(6)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8),所述外管(6)的后端贯穿设置有方型孔(9),所述方型孔(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7),所述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0),所述内管(10)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11),所述内管(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尾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抽气管(14),所述第二抽气管(14)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吸盘(16),所述第二吸盘(1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金属固定框(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包括第一吸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金属固定框(2),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抽气管(3),所述第一抽气管(3)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尾接口(5),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下端连接有外管(6),所述外管(6)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一圆孔(8),所述外管(6)的后端贯穿设置有方型孔(9),所述方型孔(9)的内侧设置有卡块(7),所述外管(6)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0),所述内管(10)的前端贯穿设置有第二圆孔(11),所述内管(10)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上端连接有第二尾接口(13),所述第二连接块(12)的内侧连接有第二抽气管(14),所述第二抽气管(14)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吸盘(16),所述第二吸盘(16)的上端连接有第二金属固定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与第一金属固定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盘(1)的一端与第一抽气管(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检查保护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的内侧与第一抽气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春,曲刚成,许风英,王岩,杜继魁,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