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旭文专利>正文

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22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50
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锁具包括锁面板、门把手,门把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手握部和连接手握部的把手转轴,锁面板用于安装到门扇的外侧面上,锁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把手转轴借助于面板孔转动设置在锁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锁面板内侧的把手转轴上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离合元件,在自由状态下离合元件的头部保持伸出把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离合元件设置在把手转轴上,这样利用此布局方式,离合元件主要依靠把手转轴而得到安装空间,有利于减少离合元件占用锁面板上的安装空间。其次,通过拨动杆可控制离合元件的移动,结构简单,而且拨动杆设置在中央通孔中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离合结构占用锁面板上的安装空间。

Lock with door handle clutc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把手离合结构以及一种应用有所述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通过所述门把手离合结构可限制门把手的径向旋转,从而有效限制所述锁具的开锁操作,有利于保证锁具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介绍
锁具作为门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对防盗性要求极高。为此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锁具中往往都配置有离合器,例如专利CN201410102194.6中公开的离合结构,通过控制所述离合器的内、外离合块是否联合限制门把手的旋转,在所述内、外离合块处于分离状态时,外把手只能空转而且不能控制锁体中的锁舌移动,只有在所述内、外离合块联合一起时,可通过旋转外把手控制锁体中的锁舌移动而完成开锁。但这种离合器的成本相对较高,占用锁面板上过多的安装空间,并不适用于小型锁面板上。后来出现了一种结构更为简洁的离合结构,在专利CN201811543368.7中的防盗锁装置应用有相关结构。所述防盗锁装置包括内面板、内执手、执手座和旋转锁块,所述执手座穿过所述内面板并通过螺丝与位于所述内面板内侧的旋转锁块锁定一起。所述执手座与所述旋转锁块相对的端面上设有顶珠腔,所述顶珠腔内放置可以沿所述旋转锁块径向滑动的顶珠,所述顶珠伸出所述顶珠腔外的外端正对滑动锁块。推杆穿过所述执手座上的孔后伸入所述顶珠腔的底部,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按头相连。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盒体,所述滑动锁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常态时,所述滑动锁块在重力或弹力作用下顶压住所述旋转锁块并位于锁台前部,使所述旋转锁块不能旋转。开门时必须用手压下所述按头使所述推杆向内滑动将所述顶珠向上顶而使所述滑动锁块与所述旋转锁块上的锁台分离才可实现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专利CN201811543368.7中,所述滑动锁块需要通过盒体定位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如此同样会占用所述锁面板上过多的安装空间,并不适用于小型锁面板上。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锁面板、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手握部和连接所述手握部的把手转轴,所述锁面板用于安装到门扇的外侧面上,所述锁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把手转轴借助于所述面板孔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所述把手转轴上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离合元件,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离合元件的头部保持伸出所述把手转轴;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侧竖立壁面,当所述离合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其头部伸出结合在所述侧竖立壁面的侧边,所述侧竖立壁面用于在一个旋转方向上限制住所述离合元件头部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不能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沿所述把手转轴的中心轴线设置有中央通孔,在所述中央通孔中轴向布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用于在其向后轴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离合元件脱离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能够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其中,所述把手转轴借助于所述面板孔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把手转轴可以是直接穿设于所述面板孔内而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或者在所述面板孔中设置有轴承等转动支撑件,所述把手转轴直接穿设于所述轴承的轴承孔内而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其中,所述离合元件是能够沿径向移动即沿垂直所述把手转轴轴线的方向移动的活动件。其中,所述侧竖立壁面是能够进入处于自由状态的所述离合元件头部的转动路径范围内的构造体,其能够成为所述离合元件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上的阻碍,从而阻止所述离合元件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离合元件设置在所述把手转轴上,这样利用此布局方式,所述离合元件主要依靠所述把手转轴而得到安装空间,有利于减少所述离合元件占用所述锁面板上的安装空间。其次,通过所述拨动杆可控制所述离合元件的移动,结构简单,而且所述拨动杆设置在所述中央通孔中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离合结构占用所述锁面板上的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环绕所述面板孔的周边位置设置有凸起边,在所述凸起边上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离合元件头部的缺口部位,所述缺口部位的其中一个侧边形成所述侧竖立壁面;当所述离合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其头部伸出而插入到所述缺口部位后,所述离合元件头部与形成所述缺口部位的侧竖立壁面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把手转轴不能转动。其中,所述凸起边与所述锁面板之间可以是一体式构造亦可以是分体式构造。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凸起边上的缺口部位的其中一个侧边形成所述侧竖立壁面,简化了所述侧竖立壁面的形成结构,便于制造。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电动驱动器,所述电动驱动器包括力矩输出臂,所述力矩输出臂向所述离合元件延伸,所述电动驱动器用于当其动作而所述力矩输出臂伸出时能够推动所述离合元件离开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可以旋转,所述电动驱动器还用于当其动作而所述力矩输出臂收回时所述离合元件复位结合到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不能旋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电动驱动器可电动控制所述离合元件的运动。为了能够便于操控所述拨动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拨动杆的前端暴露于所述手握部从而便于按压驱动所述拨动杆前端让所述拨动杆向后方轴向移动。这样可以便于人手直接接触控制所述拨动杆的移动。为了能够让径向旋转后的把手自动复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定位角码和门把手复位驱动器,所述定位角码连接在所述把手转轴的后端,所述定位角码顶靠在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上,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角码向所述把手转轴提供正反旋转复位的动力。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所述手握部施加扭转力矩时,可驱动所述手握部与所述把手转轴一起旋转一定角度。当所述扭转力矩消除后,所述把手转轴可利用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通过所述定位角码传递过来的动力转动复位,进而也带动所述手握部转动复位。至于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进一步的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包括一对羊角片,所述羊角片具有羊角片中心孔和沿径向伸出的羊角,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凸起边的侧边但与之间隔一定距离,一对所述羊角片通过其羊角片中心孔前后活动套装在所述把手转轴的后端,一对所述羊角片的羊角分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两边,并且还设置有能够让所述羊角片旋转复位的羊角弹簧。其中,所述羊角可以是一对沿径向伸出的突出体,一对所述突出体在径向方向上相互间隔布置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夹角;又或者所述羊角是一个沿径向伸的突出体,所述突出体在径向方向连续延伸而具有扇形面积。其中,一对所述羊角片的羊角分置在所述固定柱的两边,这样,利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羊角的配合限制所述羊角片的旋转角度。其次,利用一对所述羊角片为实现把手的换向提供技术基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角码具有角码中心孔,所述定位角码通过所述角码中心孔套装在所述把手转轴的后端并可拆卸地连接起来;在所述定位角码上并离所述角码中心孔一定径向距离的外周边上设置有轴延伸的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伸入到一对所述羊角片的两个羊角所定义的夹角空间,一对所述羊角片用于借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锁面板、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手握部和连接所述手握部的把手转轴,所述锁面板用于安装到门扇的外侧面上,所述锁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把手转轴借助于所述面板孔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所述把手转轴上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离合元件,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离合元件的头部保持伸出所述把手转轴;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侧竖立壁面,当所述离合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其头部伸出结合在所述侧竖立壁面的侧边,所述侧竖立壁面用于在一个旋转方向上限制住所述离合元件头部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不能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沿所述把手转轴的中心轴线设置有中央通孔,在所述中央通孔中轴向布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用于在其向后轴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离合元件脱离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能够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门把手离合结构的锁具,所述锁具包括锁面板、门把手,所述门把手包括供手握持的手握部和连接所述手握部的把手转轴,所述锁面板用于安装到门扇的外侧面上,所述锁面板上设置有面板孔,所述把手转轴借助于所述面板孔转动设置在所述锁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锁面板内侧的所述把手转轴上设置有能够沿径向移动的离合元件,在自由状态下所述离合元件的头部保持伸出所述把手转轴;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侧竖立壁面,当所述离合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其头部伸出结合在所述侧竖立壁面的侧边,所述侧竖立壁面用于在一个旋转方向上限制住所述离合元件头部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不能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沿所述把手转轴的中心轴线设置有中央通孔,在所述中央通孔中轴向布置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用于在其向后轴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离合元件脱离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能够沿所述一个旋转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面板孔的周边位置设置有凸起边,在所述凸起边上设置有能够接纳所述离合元件头部的缺口部位,所述缺口部位的其中一个侧边形成所述侧竖立壁面;当所述离合元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其头部伸出而插入到所述缺口部位后,所述离合元件头部与形成所述缺口部位的侧竖立壁面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把手转轴不能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面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电动驱动器,所述电动驱动器包括力矩输出臂,所述力矩输出臂向所述离合元件延伸,所述电动驱动器用于当其动作而所述力矩输出臂伸出时能够推动所述离合元件离开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可以旋转,所述电动驱动器还用于当其动作而所述力矩输出臂收回时所述离合元件复位结合到所述侧竖立壁面从而让所述把手转轴不能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杆的前端暴露于所述手握部从而便于按压驱动所述拨动杆前端让所述拨动杆向后方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定位角码和门把手复位驱动器,所述定位角码连接在所述把手转轴的后端,所述定位角码顶靠在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上,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角码向所述把手转轴提供正反旋转复位的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面板内侧的定位角码和门把手复位驱动器,所述定位角码连接在所述把手转轴的后端,所述定位角码顶靠在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上,所述门把手复位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定位角码向所述把手转轴提供正反旋转复位的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文
申请(专利权)人:林旭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