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8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立柱以及两组框架梁,所述立柱上远离于所述框架梁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立柱与所述框架梁连接位置设置有扁钢,所述扁钢与所述角钢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包钢灌胶操作的箍板;所述框架梁内穿设有若干组螺杆筋,所述框架梁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所述螺杆筋穿设的植入孔,所述植入孔与所述螺杆筋之间设置有固定层;所述角钢设置用于定位所述螺杆筋的定位组件,所述螺杆筋穿出所述扁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扁钢之间设置有实现所述螺杆筋固定稳固的卡紧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螺杆筋的固定稳固效果,提升螺杆筋对立柱的加固性能。

A kind of reinforced structure with steel section sticking to the outside of fram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挤出,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在加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外粘型钢是一种比较传统且有效的加固措施,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型钢表面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通过采用填塞灌浆料或聚合物砂浆等材料,施工简单,但是同时出现空鼓现象,影响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加固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2857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混凝土结构的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架设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侧的框架和密封连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多块钢板,所述框架和钢板构成围设于所述混凝土结构的外侧的柱外包钢板结构,所述框架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及所述框架与钢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封缝胶结构,所述柱外包钢板结构与所述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环氧树脂胶体层结构,柱外包钢板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紧密的结合,从而使二者共同受力,达到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目的。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结构与框架梁之间连接位置的固定无法通过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立柱(1)以及两组框架梁(2),所述立柱(1)上远离于所述框架梁(2)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角钢(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所述框架梁(2)连接位置设置有扁钢(4),所述扁钢(4)与所述角钢(3)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包钢灌胶操作的箍板(5);/n所述框架梁(2)内穿设有若干组螺杆筋(6),所述框架梁(2)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所述螺杆筋(6)穿设的植入孔(7),所述植入孔(7)与所述螺杆筋(6)之间设置有固定层(8);/n所述角钢(3)设置用于定位所述螺杆筋(6)的定位组件(9),所述螺杆筋(6)穿出所述扁钢(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包括立柱(1)以及两组框架梁(2),所述立柱(1)上远离于所述框架梁(2)的两角均固定连接有角钢(3),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所述框架梁(2)连接位置设置有扁钢(4),所述扁钢(4)与所述角钢(3)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包钢灌胶操作的箍板(5);
所述框架梁(2)内穿设有若干组螺杆筋(6),所述框架梁(2)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所述螺杆筋(6)穿设的植入孔(7),所述植入孔(7)与所述螺杆筋(6)之间设置有固定层(8);
所述角钢(3)设置用于定位所述螺杆筋(6)的定位组件(9),所述螺杆筋(6)穿出所述扁钢(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所述扁钢(4)之间设置有实现所述螺杆筋(6)固定稳固的卡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9)包括与所述角钢(3)固定连接有锥柱(11)以及位于所述螺杆筋(6)端部的定位孔(12),所述锥柱(11)插接于所述定位孔(12)内,所述锥柱(11)中心轴线与所述螺杆筋(6)的水平中心轴线为共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柱外粘型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柱(11)截面圆直径沿着朝向所述定位孔(12)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锥柱(11)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飞黄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科永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