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101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涉及建筑加固的技术领域,包括砼梁、组合梁体和连接组件,所述组合梁体包括结构钢板和浇筑于结构钢板上的混凝土楼板,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锚板、若干后植埋筋和用于承托所述结构钢板的支承钢板,所述支承钢板同时与所述锚板和所述结构钢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后植埋筋一端与所述锚板固定,另一端打入所述砼梁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新增组合梁与混凝土梁之间连接结构强度更高、加固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mposite beam end and concret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土建工程中加固改造项目的增多,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结构加固思路与体系。在加固项目中常会遇到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上新增钢梁或组合梁的情况,为了保证钢梁或组合梁与既有钢筋混凝土梁之间能够有效、可靠传递内力,二者的连接节点必须有合理的结构形式。目前多采用植筋、植锚栓或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构件外设置钢套筒与新增钢梁进行连接。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104196261B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通过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柱外增设钢管套,利用结构胶、从钢管套外打入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高强螺杆共同实现既有钢筋混凝土柱与钢套管间的固定,新增钢梁与钢套管采用焊缝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中新增钢梁与钢套管采用焊缝连接,但是由于新增钢梁作为加固结构通常会承受较大的压应力,新增钢梁端部与钢套管采用焊缝时连接强度往往不高,难以保证新增钢梁与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强度符合使用要求,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砼梁(1)、组合梁体(2)和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体(2)包括结构钢板(3)和浇筑于结构钢板(3)上的混凝土楼板(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锚板(5)、若干后植埋筋(6)和用于承托所述结构钢板(3)的支承钢板(7),所述支承钢板(7)同时与所述锚板(5)和所述结构钢板(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后植埋筋(6)一端与所述锚板(5)固定,另一端打入所述砼梁(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砼梁(1)、组合梁体(2)和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体(2)包括结构钢板(3)和浇筑于结构钢板(3)上的混凝土楼板(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锚板(5)、若干后植埋筋(6)和用于承托所述结构钢板(3)的支承钢板(7),所述支承钢板(7)同时与所述锚板(5)和所述结构钢板(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后植埋筋(6)一端与所述锚板(5)固定,另一端打入所述砼梁(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钢板(3)位于所述混凝土楼板(4)底部作为用于承托混凝土楼板(4)的底板,所述支承钢板(7)为等边角钢且一边与所述锚板(5)铆接、另一边水平承接所述结构钢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楼板(4)靠近所述砼梁(1)的一端设有封边钢板(8),所述封边钢板(8)横截面呈L型且封边钢板(8)的水平底边固定在所述结构钢板(3)上,封边钢板(8)的竖直侧边与所述混凝土楼板(4)侧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端部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军柳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科永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