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02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监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机箱,所述机箱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棱镜,位于所述安装板正下方的机箱内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工作腔、转杆、齿轮、齿条、蜗轮、蜗杆和两个清洁海绵垫,所述工作腔开设在机箱箱底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棱镜杆在搬运的过程中,棱镜容易与其他物体碰撞,且对棱镜表面进行自动清理,避免棱镜杆使用完毕后,长久放置在工地上,机箱内进入灰尘并附着在棱镜的表面。

A portable monitoring device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深基坑监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深基坑施工中,需要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现有技术中使用棱镜杆进行监测的,但是棱镜裸露安装在棱镜杆的顶端,棱镜杆在搬运的过程中,棱镜容易与其他物体碰撞,导致棱镜的损坏,且工地上灰尘较多,棱镜杆放置在工地上,棱镜的表面容易附着灰尘,需要对棱镜表面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棱镜杆在搬运的过程中,棱镜容易与其他物体碰撞和棱镜杆放置在工地上,棱镜的表面容易附着灰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机箱,所述机箱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机箱(3),所述机箱(3)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安装有棱镜(5),位于所述安装板(4)正下方的机箱(3)内安装有清理机构(6);/n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工作腔(61)、转杆(62)、齿轮(63)、齿条(64)、蜗轮(65)、蜗杆(66)和两个清洁海绵垫(67),所述工作腔(61)开设在机箱(3)箱底内,所述转杆(62)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轴承与工作腔(61)水平方向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63)固定套接在位于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深基坑监测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机箱(3),所述机箱(3)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安装有棱镜(5),位于所述安装板(4)正下方的机箱(3)内安装有清理机构(6);
所述清理机构(6)包括工作腔(61)、转杆(62)、齿轮(63)、齿条(64)、蜗轮(65)、蜗杆(66)和两个清洁海绵垫(67),所述工作腔(61)开设在机箱(3)箱底内,所述转杆(62)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轴承与工作腔(61)水平方向的腔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63)固定套接在位于套筒(2)筒口的转杆(62)杆壁上,所述齿条(6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的底部中心位置处,所述齿条(64)的下端穿过工作腔(61)顶部和底部腔壁并向套筒(2)内延伸,且其齿面与齿轮(63)相啮合,所述蜗轮(65)固定套接在转杆(62)远离齿轮(63)一端的杆壁上,所述蜗杆(66)的上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工作腔(61)顶部腔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66)的下端穿过第二轴承和工作腔(61)底部腔壁并向外延伸,所述蜗杆(66)与蜗轮(65)相啮合,两个所述清洁海绵垫(67)对称固定连接在机箱(3)相向的内箱壁上,两个所述清洁海绵垫(67)相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荣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