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拆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06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表带拆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或以上的拆生组件连接,拆生组件包括外壳,外壳设置有侧部设置有孔,其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及嵌入组件,嵌入组件内部设置有空腔;嵌入组件还设置有外延边部,外延边部设置在外盖部件的侧部并向外延伸;外延边部可另一拆生组件按压后穿入其孔,并嵌入至空腔中。表带结构简单,单个拆生组件仅需要三个部件嵌合即可形成表带的拆生组件,并通过按压拆生组件嵌入即可完成组件的整合,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根据自己手部宽度调整拆生结构的大小,提升适应效率。

Watch band detachab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带拆生结构
本技术涉及表带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表带拆生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结构的表带一般是通过销钉或者弹簧钉来连接带珠的,例如金属表带,带珠与带珠之间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如果需要调整表带的长度,必须通过增加或者摘除带珠来实现,但是,带珠的安装或者拆卸都需要借助必要的专业工具实现销钉或者弹簧钉的插入和拔出,并且对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否则容易损伤表带,表带的使用者一般没有专业工具以及相关操作技艺,只能借助于专业人士,使得传统结构的表带的长度调整十分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司授权的公开号为CN208030480U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容易拆装的拆生表带及其使用该表带的手表,通过可移动锁定件对拆生结构中的卡扣进行锁定,而由于锁定件设置成可滑动件,由于锁定件的滑动解锁将使得拆生结构相互之间可按卡扣方向移出组件,实现拆生。在该种拆生方式下,拆生组件是单独块状存在,整体零件简单,并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弹性针与按头等零散组件,安装方便快捷。但由于该结构较为复杂,使用部件较多,安装难度较大,且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使用者不需要嵌入弹性功能,仅达到简单拆卸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表带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表带拆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个或以上的拆生组件连接,拆生组件包括外壳,外壳设置有侧部设置有孔,其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以及外盖部件,外盖部件内部设置有空腔;外盖部件还设置有外延边部,外延边部设置在外盖部件的侧部并向外延伸;外延边部可另一拆生组件按压后穿入其孔,并嵌入至空腔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空腔为“T”型或“L”型,外延边部为“T型”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外延边部上部设置有活门按压位,活门按压位表面设置有网格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弹性部件为“U”型弹性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外壳上部设置有突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它还包括弹性垫片弹性垫片设置在外壳与弹性部件夹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外延边部为可拆卸部件,可在外盖部件中自由拆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表带结构简单,单个拆生组件仅需要三个部件嵌合即可形成表带的拆生组件,并通过按压拆生组件嵌入即可完成组件的整合,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根据自己手部宽度调整拆生结构的大小,提升适应效率;(2)外延边部上部设置有活门按压位,活门按压位表面设置有网格纹,可指示用户在网格纹位置按压即可取出拆生组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未按压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按压状态)。图3是本技术的各组件主视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组件方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考图1、图2、图3、图4,一种表带拆生结构,如图4所示,它包括2个或以上的拆生组件连接,拆生组件包括外壳1,外壳1设置有侧部设置有孔11,其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2以及外盖部件3,外盖部件3内部设置有空腔31;外盖部件3还设置有外延边部32,外延边部32设置在外盖部件3的侧部并向外延伸;外延边部32可另一拆生组件按压后穿入其孔11,并嵌入至空腔31中。上述结构制成的表带结构简单,单个拆生组件仅需要三个部件嵌合即可形成表带的拆生组件,并通过按压拆生组件嵌入即可完成组件的整合,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根据自己手部宽度调整拆生结构的大小,提升适应效率。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外延边部32为“T型”或“L”型结构。由组件及“T型”结构下具备两凹槽,该凹槽可在嵌入时通过层位结构锁紧,从而达到连接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外延边部32上部设置有活门按压位33,所述的活门按压位表面设置有网格纹34。外延边部上部设置有活门按压位,活门按压位表面设置有网格纹,可指示用户在网格纹位置按压即可取出拆生组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弹性部件2为“U”型弹性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它还包括弹性垫片4,所述的弹性垫片4设置在外壳1与弹性部件2夹层。弹性垫片4的设置可填充外壳1与弹性部件2的空隙,以达到加强反弹硬度的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外延边部32为可拆卸部件,可在外盖部件3中自由拆卸。拥有方便维护的特点。具体的,其操作方式如下:用户在使用时按压外盖部件3,弹性组件2经外壳1与外盖部件3的相互挤压而形成扁平状态,经过内部的挤压后,空腔31将与孔11位置为正对状态,后将另一个拆生组件的外延边部32插入空腔31与孔11位置上,放松外盖部件3使得外盖部件3回弹至原始状态,由于空腔的缘故,其外延边部32(具有T型结构)将垂直卡入空腔31(“T”型或“L”型)并嵌入至孔11的内部,由此实现紧密。取出时向上述步骤反向实施即可取出。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带拆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个或以上的拆生组件连接,所述的拆生组件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设置有侧部设置有孔(11),其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2)以及外盖部件(3),所述的外盖部件(3)内部设置有空腔(31);所述的外盖部件(3)还设置有外延边部(32),所述的外延边部(32)设置在所述的外盖部件(3)的侧部并向外延伸;所述的外延边部(32)可另一拆生组件按压后穿入其孔(11),并嵌入至空腔(3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拆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2个或以上的拆生组件连接,所述的拆生组件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设置有侧部设置有孔(11),其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2)以及外盖部件(3),所述的外盖部件(3)内部设置有空腔(31);所述的外盖部件(3)还设置有外延边部(32),所述的外延边部(32)设置在所述的外盖部件(3)的侧部并向外延伸;所述的外延边部(32)可另一拆生组件按压后穿入其孔(11),并嵌入至空腔(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拆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31)为“T”型或“L”型,所述的外延边部(32)为“T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同佳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