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式拉头、双闭式隐形拉头、拉链及拉链应用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8
双闭式拉头、双闭式隐形拉头、拉链及拉链应用制品,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拉头主体包括底板、盖板和位于底板和盖板之间的连接柱,底板、盖板之间形成有能够让拉链带通过的拉链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拉头主体上设置有左工艺孔和右工艺孔,这样利用造型模具型芯的外形面至少可以制造出左拉链通道、右拉链通道的部分内部外形结构,解决了以往一直无法解决的制造配置有两个端部通道、左拉链通道和右拉链通道的拉链通道结构的一体化拉头的难题。如此拉头主体可选择采用一体化的制造工艺,制造出一体化的拉头主体。

Double closed puller, double closed invisible puller, zipper and zipper application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闭式拉头、双闭式隐形拉头、拉链及拉链应用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配件,特别涉及双闭式拉头和双闭式隐形拉头,上述两种拉头在拉链带上不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滑行都能够使所述拉链带保持闭合。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有所述拉头的拉链,以及应用所述拉链的拉链应用制品。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拉头一般是能够以滑动的方式闭合或开启拉链带,这种拉头一般应用于制品开口部位或可拆卸结构中。而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拉头会有完全不同的用法,例如仅仅是用于装饰,而不需要也不能够在拉头滑行时出现开口部;又或者用于调节织物某个部位的松紧度。中国专利CN200920215805.2中公开了一种收口拉链,包括一对拉链头和拉片,所述拉链头包括上板和下板,在所述上板上设置有垂直所述上板布置的拉片孔,在所述下板上设置有垂直所述下板布置的装绳结构,一对所述拉链头的导入口相向布置,所述拉片同时穿设在一对所述拉链头的拉片孔上把一对所述拉链头固定在一起。这样所述拉链头不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拉动都会使两条链牙带保持啮合状态。在所述装绳结构上套设上绳子可用于服装裤脚口、袖口的收口上调整松紧度。上述由一对拉链头构成的拉头组合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组装,而且结构松散,一对所述拉链头会相对偏置而影响到滑行的顺畅度。
技术实现思路
面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旨在提出一种可选择采用一体化制造工艺的具有双闭功能的拉头方案以及应用所述拉头的拉链、拉链应用制品。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一种双闭式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所述拉头主体包括底板、盖板和位于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底板、盖板之间形成有能够让拉链带通过的拉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前、后两个端部位置的端部通道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通道之间的中间通道,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所述连接柱将所述中间通道配置为能够让左拉链带通过的左拉链通道和能够让右拉链带通过的右拉链通道;相对于所述端部通道,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分别向外偏移避开所述连接柱,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与所述端部通道之间平滑过渡衔接;在位于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其中,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这样,不论所述拉头往哪个方向滑行都能够使所述拉链带处于闭合状态。其中,在位于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的布局位置,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并分别对应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布置。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这样,造型模具型芯可穿过所述左工艺孔、所述右工艺孔而进入到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中,从而利用所述造型模具型芯的外形面至少可以制造出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的部分内部外形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盖板包含有左、右分置的左侧上竖立侧壁、右侧上竖立侧壁,所述底板包含有左、右分置的左侧下竖立侧壁、右侧下竖立侧壁,所述左侧上竖立侧壁与所述左侧下竖立侧壁上下对应并间隔布置从而形成所述拉链通道的部分通道,所述右侧上竖立侧壁与所述右侧下竖立侧壁上下对应并间隔布置从而形成所述拉链通道的部分通道,所述左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左侧上竖立侧壁或左侧下竖立侧壁,所述右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右侧上竖立侧壁或右侧下竖立侧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拉头主体还包括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拉头还包括有拉片和码钩件,所述拉片的一个端部挂在所述码钩件上,而所述码钩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柱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延伸到所述拉链通道中,所述码钩件用于钩住拉链带让所述拉头主体不会移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拉头还包括有能够穿设绳条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拉头主体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连接器呈扁平的环状,所述连接器连接在所述底板或盖板上并大致与所述底板或盖板平行布置。其次,本专利技术首先还提出一种双闭式隐形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所述拉头主体包括底板,分置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边上的左竖立侧壁和右竖立侧壁,设置在所述左竖立侧壁顶部的左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竖立侧壁顶部的右盖板,所述左盖板、所述右盖板大致平行于所述底板布置并且所述左盖板与所述右盖板之间具有间隔间距,所述左盖板、左竖立侧壁与所述右盖板、右竖立侧壁及所述底板组合形成能够让拉链通过的拉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前、后两个端部位置的端部通道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通道之间的中间通道,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在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突兀的孤岛部,所述孤岛部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左盖板、右盖板之间,所述孤岛部将所述中间通道配置为能够让左拉链带通过的左拉链通道和能够让右拉链带通过的右拉链通道;相对于所述端部通道,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分别向外偏移避开所述孤岛部,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与所述端部通道之间平滑过渡衔接;在位于所述孤岛部左右两边的所述底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从仰视图看,部分的所述左盖板位于所述左工艺孔的投影区域,部分的所述右盖板位于所述右工艺孔的投影区域;又或者在位于所述孤岛部左右两边的所述左盖板、右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其中,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这样,不论所述拉头往哪个方向滑行都能够使所述拉链带处于闭合状态。其中,在位于所述孤岛部左右两边的所述底板或盖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的布局位置,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并分别对应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布置。所述左工艺孔、右工艺孔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这样,造型模具型芯可穿过所述左工艺孔、所述右工艺孔而进入到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中,从而利用所述造型模具型芯的外形面至少可以制造出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的部分内部外形结构。其中,从仰视图看,部分的所述左盖板位于所述左工艺孔的投影区域,部分的所述右盖板位于所述右工艺孔的投影区域,上述特征定义了,将所述拉头主体通过所述底板平躺在水平面上后,从上往下看可得俯视图,从下往上看可得仰视图。部分的所述左盖板与所述左工艺孔的投影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所述左工艺孔的投影区域可以整体或部分投影在所述左盖板上;部分的所述右盖板与所述右工艺孔的投影区域存在重叠区域,所述右工艺孔的投影区域可以整体或部分投影在所述右盖板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左竖立侧壁,所述右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右竖立侧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拉头还包括有拉片和码钩件,所述拉片的一个端部挂在所述码钩件上,而所述码钩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孤岛部上,另一端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闭式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所述拉头主体包括底板、盖板和位于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底板、盖板之间形成有能够让拉链带通过的拉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前、后两个端部位置的端部通道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通道之间的中间通道,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所述连接柱将所述中间通道配置为能够让左拉链带通过的左拉链通道和能够让右拉链带通过的右拉链通道;相对于所述端部通道,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分别向外偏移避开所述连接柱,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与所述端部通道之间平滑过渡衔接;在位于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闭式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所述拉头主体包括底板、盖板和位于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的连接柱,所述底板、盖板之间形成有能够让拉链带通过的拉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前、后两个端部位置的端部通道和位于两个所述端部通道之间的中间通道,所述端部通道配置为能够使拉链带闭合的结构;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大致中部位置,所述连接柱将所述中间通道配置为能够让左拉链带通过的左拉链通道和能够让右拉链带通过的右拉链通道;相对于所述端部通道,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分别向外偏移避开所述连接柱,所述左拉链通道、所述右拉链通道与所述端部通道之间平滑过渡衔接;在位于所述连接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板或所述盖板上分别设置有左工艺孔、右工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含有左、右分置的左侧上竖立侧壁、右侧上竖立侧壁,所述底板包含有左、右分置的左侧下竖立侧壁、右侧下竖立侧壁,所述左侧上竖立侧壁与所述左侧下竖立侧壁上下对应并间隔布置从而形成所述拉链通道的部分通道,所述右侧上竖立侧壁与所述右侧下竖立侧壁上下对应并间隔布置从而形成所述拉链通道的部分通道,所述左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左侧上竖立侧壁或左侧下竖立侧壁,所述右工艺孔部分孔壁靠近所述右侧上竖立侧壁或右侧下竖立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闭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主体还包括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拉头还包括有拉片和码钩件,所述拉片的一个端部挂在所述码钩件上,而所述码钩件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定位柱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延伸到所述拉链通道中,所述码钩件用于钩住拉链带让所述拉头主体不会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闭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还包括有能够穿设绳条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拉头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闭式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呈扁平的环状,所述连接器连接在所述底板或盖板上并大致与所述底板或盖板平行布置。


6.双闭式隐形拉头,包括拉头主体,所述拉头主体能够让左、右拉链带闭合;所述拉头主体包括底板,分置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边上的左竖立侧壁和右竖立侧壁,设置在所述左竖立侧壁顶部的左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右竖立侧壁顶部的右盖板,所述左盖板、所述右盖板大致平行于所述底板布置并且所述左盖板与所述右盖板之间具有间隔间距,所述左盖板、左竖立侧壁与所述右盖板、右竖立侧壁及所述底板组合形成能够让拉链通过的拉链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拉头主体的前、后两个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