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正祥专利>正文

一种海钓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7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钓盘,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外壳主体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线外壳,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缠绕有回力簧,所述回力簧的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且回力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盘形导线块,所述回力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盘形导线块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一种海钓盘,该装置结构相较于传统鱼竿钓鱼过程而言,大大优化了起钓过程,降低使用者体力消耗,有效的降低使用者意外伤害的几率,增加使用者钓鱼的乐趣。

A kind of sea fish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钓盘
本技术涉及海钓器具
,具体为一种海钓盘。
技术介绍
海钓,即依据海洋中各种鱼类生活的海域环境形态,配合其生活习性、栖移状况、季节与气候因素、觅食习性等,采取有效的方法,传统海钓方式采用特殊材质的海钓鱼竿以及对应的渔具,以钓具和饵料诱钓鱼类,由于海中的鱼类是咸水鱼类,它们比淡水鱼类更凶猛,拉扯力度相较于普通淡水鱼大的很多,当使用者在海上或者较大水库湖泊上钓鱼时,由于鱼的本身重量以及习性,使用者需要不断的拉扯鱼竿收放鱼线消耗鱼的体力,此过程极其耗费垂钓者的体力,甚至会导致垂钓者的手腕用力过度,从而造成手臂疲劳以及拉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钓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钓盘,包括外壳主体,所述外壳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外壳主体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线外壳,所述外壳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缠绕有回力簧,所述回力簧的一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且回力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盘形导线块,所述回力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盘形导线块的内表面,所述盘形导线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鱼线,且鱼线缠绕在盘形导线块的外表面并与盘形导线块固定连接,所述盘形导线块的后端外表面边缘处开设有齿状凹槽,所述外壳主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固定轴的位置设置有逆止齿,且逆止齿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主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逆止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逆止钢片,所述逆止齿与逆止钢片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与外壳主体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的后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锁线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线台,所述锁线外壳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第一自锁按钮,且第一自锁按钮的一端贯穿锁线台并延伸至锁线台的下端,所述第一自锁按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孔,所述第一自锁按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与第三复位弹簧,且第三复位弹簧位于锁线外壳与第三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块与第一自锁按钮固定连接,且第三限位块与第三复位弹簧位于锁线台的上侧,所述第一自锁按钮的底端靠近锁定孔的位置开设有锁线槽孔,所述锁线外壳远离外壳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出线口,所述鱼线的一端与盘形导线块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贯穿外壳主体、锁线外壳以及锁线槽孔并经过出线口延伸至锁线外壳的外表面,所述锁线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鱼线触发杆,且鱼线触发杆设置在锁线台的下侧,所述鱼线触发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接在鱼线触发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锁线外壳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鱼线触发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线外壳的外表面,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头,所述外壳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自锁按钮,所述第二自锁按钮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套筒的外表面,且其另一端贯穿外壳主体并延伸至齿状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自锁按钮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与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外壳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齿状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其等距离开设在盘形导线块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回力簧靠近固定轴的一端直径依次递减。优选的,所述鱼线触发杆远离锁定头的一端开设有鱼线卡槽,所述鱼线卡接在鱼线卡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L型卡槽与卡块相互匹配,所述外壳主体与锁线外壳分体式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自锁按钮与鱼线触发杆位置对应,且锁定孔与锁定头相互匹配。优选的,所述旋转把手远离固定轴的一端铰接有手柄,手柄与旋转把手垂直时,手柄与旋转把手呈Z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与套筒活动连接,且第二自锁按钮的长度大于套筒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外壳主体分为前壳体与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结构,前壳体与后壳体的拐角处均开设有螺丝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一定长度鱼线固定并缠绕在盘形导线块外表面,然后鱼线贯穿外壳主体、锁线外壳以及锁线槽孔并经过出线口延伸至锁线外壳的外表面,然后卡接在鱼线触发杆一端开设的鱼线卡槽上,然后再次钩挂在第二自锁按钮上鱼线卡槽内部,余下部分鱼线用于捆绑浮标以及铅块鱼钩等,该装置未使用时,第二自锁按钮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性伸缩下与盘形导线块处于开合状态,使用者在使用时手拿浮标铅块将鱼钩抛掷海面或湖面,然后按下第一自锁按钮,迫使第一自锁按钮向下移动通过第三限位块拉扯第三复位弹簧,然后在第一自锁按钮向下移动的同时锁线槽孔内的鱼线在锁线台与锁线槽孔的作用下锁定鱼线,然后轻拉鱼线触发杆随即放开,锁定头与锁定孔重合固定第一自锁按钮的位置,然后使用者翻转手柄通过旋转把手转动固定轴,从而调节回力簧的预紧力,在转动旋转把手的同时,逆止齿同时转动,直至外壳主体内部的鱼线与锁线外壳内部的鱼线处于紧绷状态,然后使用者轻轻按下第二自锁按钮,迫使第二自锁按钮的一端插入盘形导线块外沿开设的齿状凹槽内,同时在回力簧的预紧力作用下固定第二自锁按钮在齿状凹槽内的位置,然后继续旋转把手进一步增大回力簧的弹性势能,逆止钢片固定逆止齿旋转角度,然后使用者将外壳主体通过固定环与外物固定,装置的整体起钓工作完成,当鱼儿上钩后,首先拖动第二自锁按钮将第二自锁按钮从盘形导线块边缘的齿状凹槽内抽出,然后拖动鱼线触发杆,利用鱼线与鱼线卡槽的摩擦力,迫使鱼线触发杆一端的锁定头脱离第一自锁按钮底端的锁定孔,第一自锁按钮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位于锁线槽孔内的鱼线解锁,此时鱼线在回力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不断收缩,由于回力簧靠近固定轴的一端直径逐渐递减,从而导致回力簧在鱼拖动时,拉扯力度越来越大,随着鱼儿的拖动过程实现鱼线的收放工作不断的消耗鱼儿本身的体力,直至鱼不再挣扎,然后回力簧通过鱼线将鱼拖动钓起工作,锁线外壳与外壳主体通过L型卡槽与卡块分体式连接,方便使用者维修更换调试,同时外壳主体的分体式设计降低使用者调试维修的难度,该装置结构相较于传统鱼竿钓鱼过程而言,大大优化了起钓过程,降低使用者体力消耗,有效的降低使用者意外伤害的几率,增加使用者钓鱼的乐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线外壳与锁线台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自锁按钮与锁线外壳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主体与锁线外壳的结合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壳主体与回力簧、固定轴的结合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自锁按钮与齿状凹槽的结合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鱼线触发杆与锁定头的结合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逆止齿与逆止钢片的结合视图。图中:1、外壳主体;2、回力簧;3、固定轴;4、盘形导线块;5、齿状凹槽;6、锁线外壳;7、旋转把手;8、鱼线;9、第一自锁按钮;10、出线口;11、锁线台;12、第一限位块;13、鱼线触发杆;14、第一复位弹簧;15、锁定头;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钓盘,包括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6),且外壳主体(1)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L型卡槽(18),所述L型卡槽(1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线外壳(6),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的外表面缠绕有回力簧(2),所述回力簧(2)的一端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且回力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盘形导线块(4),所述回力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盘形导线块(4)的内表面,所述盘形导线块(4)的外表面设置有鱼线(8),且鱼线(8)缠绕在盘形导线块(4)的外表面并与盘形导线块(4)固定连接,所述盘形导线块(4)的后端外表面边缘处开设有齿状凹槽(5),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固定轴(3)的位置设置有逆止齿(28),且逆止齿(28)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逆止齿(2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逆止钢片(29),所述逆止齿(28)与逆止钢片(29)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28)与外壳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28)的后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7),所述锁线外壳(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线台(11),所述锁线外壳(6)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第一自锁按钮(9),且第一自锁按钮(9)的一端贯穿锁线台(11)并延伸至锁线台(11)的下端,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孔(25),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三复位弹簧(23),且第三复位弹簧(23)位于锁线外壳(6)与第三限位块(22)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一自锁按钮(9)固定连接,且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三复位弹簧(23)位于锁线台(11)的上侧,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底端靠近锁定孔(25)的位置开设有锁线槽孔(24),所述锁线外壳(6)远离外壳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出线口(10),所述鱼线(8)的一端与盘形导线块(4)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贯穿外壳主体(1)、锁线外壳(6)以及锁线槽孔(24)并经过出线口(10)延伸至锁线外壳(6)的外表面,所述锁线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鱼线触发杆(13),且鱼线触发杆(13)设置在锁线台(11)的下侧,所述鱼线触发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与第一复位弹簧(14),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套接在鱼线触发杆(13)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12)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锁线外壳(6)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鱼线触发杆(13)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锁线外壳(6)的外表面,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头(15),所述外壳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自锁按钮(16),所述第二自锁按钮(16)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套筒(19)的外表面,且其另一端贯穿外壳主体(1)并延伸至齿状凹槽(5)的内部,所述第二自锁按钮(1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20)与第二限位块(2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0)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21)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外壳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钓盘,包括外壳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6),且外壳主体(1)另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L型卡槽(18),所述L型卡槽(18)的内部设置有卡块(17),所述卡块(1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线外壳(6),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活动连接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的外表面缠绕有回力簧(2),所述回力簧(2)的一端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且回力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盘形导线块(4),所述回力簧(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盘形导线块(4)的内表面,所述盘形导线块(4)的外表面设置有鱼线(8),且鱼线(8)缠绕在盘形导线块(4)的外表面并与盘形导线块(4)固定连接,所述盘形导线块(4)的后端外表面边缘处开设有齿状凹槽(5),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固定轴(3)的位置设置有逆止齿(28),且逆止齿(28)与固定轴(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逆止齿(2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逆止钢片(29),所述逆止齿(28)与逆止钢片(29)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28)与外壳主体(1)活动连接,所述逆止齿(28)的后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7),所述锁线外壳(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线台(11),所述锁线外壳(6)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第一自锁按钮(9),且第一自锁按钮(9)的一端贯穿锁线台(11)并延伸至锁线台(11)的下端,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锁定孔(25),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三复位弹簧(23),且第三复位弹簧(23)位于锁线外壳(6)与第三限位块(22)之间,所述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一自锁按钮(9)固定连接,且第三限位块(22)与第三复位弹簧(23)位于锁线台(11)的上侧,所述第一自锁按钮(9)的底端靠近锁定孔(25)的位置开设有锁线槽孔(24),所述锁线外壳(6)远离外壳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中部开设有出线口(10),所述鱼线(8)的一端与盘形导线块(4)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贯穿外壳主体(1)、锁线外壳(6)以及锁线槽孔(24)并经过出线口(10)延伸至锁线外壳(6)的外表面,所述锁线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鱼线触发杆(13),且鱼线触发杆(13)设置在锁线台(11)的下侧,所述鱼线触发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家亦范正祥
申请(专利权)人:范正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