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走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7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安全走线器,包括护手盖板,主体背板,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连接耳板,安全挂杆结构,下部挡板结构,上卡板,下卡板,连接轴,纵向通孔槽,安全保险绳结构,安全挂环和盖板通孔槽,所述的主体背板螺栓连接在护手盖板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挂杆主体,安全挂接孔和盖板通孔槽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滑动调节,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挂钩,钢丝保险绳和密封扣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安全性,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上卡板和下卡板的设置,有利于安全挂杆被拉动后,上下卡板会抱紧导线,在有坡度的导线上不会继续滑动给检修工作人员带来伤害。

Safety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走线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电线路辅助工具
,尤其涉及安全走线器。
技术介绍
在50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四分裂导线上,目前巡检检修工作一般采用行走方式,而针对行走的人,不但在几十米的高空,在晃动的导线上工作,还要保持平衡,所以双手扶在导线上,仅仅只佩戴了线手套,可是在巡检过程中线手套非常不耐磨,几分钟就磨破了。所以现场人员把矿泉水瓶从中间刨开套在导线上,握在手中行走,安全没法保障。虽然有佩戴安全带和环型后背保护绳,但是没有一个定点保护装置或器具,一旦发生人员跌落事件,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在跌落后吊在半空中继续沿导线往下滑行,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高压输电线路塔是一种用于高压架空送电建筑,一般输电线路塔上的高压输电线路每隔一段时间久需要人员去检查维修,而检查需要施工人员亲自上去检修,施工人员一般都是用一条安全绳绑在身上,然后在高压输电线路上行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123119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检修的走线器,所述走线器包括倒U型卡槽,所述倒U型卡槽的槽内上部设有导线滑轮机构和相应的滑轮刹车机构,以使所述走线器可以经由所述导线滑轮机构在导线上前后滑移,所述倒U型卡槽的槽口设有防止导线脱出的保险扣,所述倒U型卡槽向下连接有脚踩踏板,以使操作人员可以站立其上进行行走和检修,所述倒U型卡槽一侧板向下经一用于调节脚踩踏板高度的调节器与所述脚踩踏板相连接,所述脚踩踏板上设有脚后跟带,以防止操作人员的脚脱出脚踩踏板。但是现有的走线器还存在着安全性较低,容易自行滑动和锁紧固定不方便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安全走线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安全走线器,以解决现有的走线器安全性较低,容易自行滑动和锁紧固定不方便的问题。安全走线器,包括护手盖板,主体背板,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连接耳板,安全挂杆结构,下部挡板结构,上卡板,下卡板,连接轴,纵向通孔槽,安全保险绳结构,安全挂环和盖板通孔槽,所述的主体背板螺栓连接在护手盖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限位轮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二限位轮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的右上侧;所述的连接耳板螺栓连接在上卡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贯穿盖板通孔槽与连接耳板相连接;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安装在主体背板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上卡板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下卡板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轴活动镶嵌在连接耳板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纵向通孔槽开设在主体背板的正表面;所述的安全保险绳结构与安全挂杆结构相连接;所述的安全挂环轴接在主体背板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盖板通孔槽横向开设在护手盖板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包括安全挂杆主体,安全挂接孔,轴接孔,内凹槽和锁紧螺栓,所述的安全挂接孔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接孔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凹槽一体化设置在安全挂杆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螺纹连接在安全挂杆主体的正表面右下侧。优选的,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包括挡板主体,固定螺栓,保险绳挂孔,调节螺栓和弧形滑槽,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挡板主体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保险绳挂孔开设在挡板主体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弧形滑槽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弧形滑槽开设在挡板主体的正表面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安全保险绳结构包括安全挂钩,钢丝保险绳和密封扣,所述的钢丝保险绳贯穿安全挂钩的内部并插接在保险绳挂孔内;所述的钢丝保险绳的顶端通过密封扣锁紧固定。优选的,所述的安全挂杆主体贯穿盖板通孔槽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轴依次贯穿连接耳板和轴接孔。优选的,所述的安全挂杆主体设置在连接耳板的后部。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挡板主体与主体背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钢丝保险绳贯穿安全挂环。优选的,所述的上卡板的下表面设置为内凹型;所述的下卡板的上表面设置为内凹型。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分别采用绝缘橡胶轮。优选的,所述的钢丝保险绳的外表面套接有透明PVC塑料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安全挂杆主体,安全挂接孔和盖板通孔槽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滑动调节,提高使用的便捷性。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安全挂钩,钢丝保险绳和密封扣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安全性,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卡板的下表面设置为内凹型;所述的下卡板的上表面设置为内凹型,有利于对线缆进行夹紧固定,提高安全性能。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调节螺母和弧形滑槽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滑动调节角度,增加使用的便捷性。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护手盖板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对手部防护的作用。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卡板和下卡板的设置,有利于安全挂杆被拉动后,上下卡板会抱紧导线,在有坡度的导线上不会继续滑动给检修工作人员带来伤害。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的设置,有利于限位轮在导线上滚动前行,不会磨伤导线。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内凹槽和纵向通孔槽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减轻重量和通风散热的作用。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分别采用绝缘橡胶轮,有利于起到绝缘的作用,增加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挂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部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全保险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手盖板;2、主体背板;3、第一限位轮;4、第二限位轮;5、连接耳板;6、安全挂杆结构;61、安全挂杆主体;62、安全挂接孔;63、轴接孔;64、内凹槽;65、锁紧螺栓;7、下部挡板结构;71、挡板主体;72、固定螺栓;73、保险绳挂孔;74、调节螺栓;75、弧形滑槽;8、上卡板;9、下卡板;10、连接轴;11、纵向通孔槽;12、安全保险绳结构;121、安全挂钩;122、钢丝保险绳;123、密封扣;13、安全挂环;14、盖板通孔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安全走线器,包括护手盖板1,主体背板2,第一限位轮3,第二限位轮4,连接耳板5,安全挂杆结构6,下部挡板结构7,上卡板8,下卡板9,连接轴10,纵向通孔槽11,安全保险绳结构12,安全挂环13和盖板通孔槽14,所述的主体背板2螺栓连接在护手盖板1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限位轮3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二限位轮4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右上侧;所述的连接耳板5螺栓连接在上卡板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6贯穿盖板通孔槽14与连接耳板5相连接;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7安装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上卡板8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安全走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走线器,包括护手盖板(1),主体背板(2),第一限位轮(3),第二限位轮(4),连接耳板(5),安全挂杆结构(6),下部挡板结构(7),上卡板(8),下卡板(9),连接轴(10),纵向通孔槽(11),安全保险绳结构(12),安全挂环(13)和盖板通孔槽(14),所述的主体背板(2)螺栓连接在护手盖板(1)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限位轮(3)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二限位轮(4)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右上侧;所述的连接耳板(5)螺栓连接在上卡板(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6)贯穿盖板通孔槽(14)与连接耳板(5)相连接;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7)安装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上卡板(8)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下卡板(9)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轴(10)活动镶嵌在连接耳板(5)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纵向通孔槽(11)开设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所述的安全保险绳结构(12)与安全挂杆结构(6)相连接;所述的安全挂环(13)轴接在主体背板(2)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盖板通孔槽(14)横向开设在护手盖板(1)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6)包括安全挂杆主体(61),安全挂接孔(62),轴接孔(63),内凹槽(64)和锁紧螺栓(65),所述的安全挂接孔(62)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接孔(63)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凹槽(64)一体化设置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65)螺纹连接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右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走线器,其特征在于,该安全走线器,包括护手盖板(1),主体背板(2),第一限位轮(3),第二限位轮(4),连接耳板(5),安全挂杆结构(6),下部挡板结构(7),上卡板(8),下卡板(9),连接轴(10),纵向通孔槽(11),安全保险绳结构(12),安全挂环(13)和盖板通孔槽(14),所述的主体背板(2)螺栓连接在护手盖板(1)的下部;所述的第一限位轮(3)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左上侧;所述的第二限位轮(4)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右上侧;所述的连接耳板(5)螺栓连接在上卡板(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6)贯穿盖板通孔槽(14)与连接耳板(5)相连接;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7)安装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上卡板(8)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下卡板(9)螺栓连接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连接轴(10)活动镶嵌在连接耳板(5)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纵向通孔槽(11)开设在主体背板(2)的正表面;所述的安全保险绳结构(12)与安全挂杆结构(6)相连接;所述的安全挂环(13)轴接在主体背板(2)的下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盖板通孔槽(14)横向开设在护手盖板(1)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全挂杆结构(6)包括安全挂杆主体(61),安全挂接孔(62),轴接孔(63),内凹槽(64)和锁紧螺栓(65),所述的安全挂接孔(62)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接孔(63)开设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凹槽(64)一体化设置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螺栓(65)螺纹连接在安全挂杆主体(61)的正表面右下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走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挡板结构(7)包括挡板主体(71),固定螺栓(72),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大鹏王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同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