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楼宇智能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元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楼宇智能门。
技术介绍
单元门又称单元对讲门、楼宇门、楼宇对讲门等。单元门就是每栋住宅楼分属的不同单元安装的能起到一定防盗的不锈钢门或者铁门。一般使用不锈钢材料加工,门扇中间镶配玻璃与花枝,门体装配门铰链和锁具、闭门器等五金配件,配合对讲门铃组成小区单元门。从而成为小区单元公共进出口的一道便捷的安全屏障,现如今许多小区内已普遍安装了单元门。当单元门被用力关闭时,由于门所受的冲击力大,单元门使用寿命降低,时间较长后容易出现刺耳的摩擦声,特别是支撑柱为应力集中区,是损坏情况的多发区,且在现代化的社区里,传统的社区单元门存在诸多弊端,其功能单一,效率低下,可靠性不够持久,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且单元门上无法进行投递播放实时信息。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楼宇智能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楼宇智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位于所述框架(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门扇(2)和安装框(3),所述门扇(2)的一侧与设备安装框(3)的侧壁相贴合,且所述门扇(2)靠近所述安装框(3)的一侧设有电子锁(4),所述安装框(3)内设有与所述电子锁(4)相匹配的解锁系统(5),所述门扇(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护门(6),所述防护门(6)通过合页(7)与所述门扇(2)相连接,所述防护门(6)的一侧两端均设有橡胶凸块(8),所述门扇(2)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橡胶凸块(8)相匹配的凹槽(39),所述凹槽(39)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楼宇智能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和位于所述框架(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门扇(2)和安装框(3),所述门扇(2)的一侧与设备安装框(3)的侧壁相贴合,且所述门扇(2)靠近所述安装框(3)的一侧设有电子锁(4),所述安装框(3)内设有与所述电子锁(4)相匹配的解锁系统(5),所述门扇(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防护门(6),所述防护门(6)通过合页(7)与所述门扇(2)相连接,所述防护门(6)的一侧两端均设有橡胶凸块(8),所述门扇(2)的一侧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橡胶凸块(8)相匹配的凹槽(39),所述凹槽(39)内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凹槽(39)内的垫块(9),所述垫块(9)为空腔结构,且所述垫块(9)内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对称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滑动轴一(11)和滑动轴二(12),所述滑动轴一(11)和所述滑动轴二(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滑槽(10)相连接的缓冲弹簧(38),且所述滑动轴一(11)和所述滑动轴二(12)的顶端均套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为倾斜设置,且所述活动杆(13)的顶端均设有防撞板(14),所述防撞板(14)通过固定轴(15)与所述活动杆(13)相连接,且所述防撞板(14)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倾斜设置的弹性伸缩杆(17),所述弹性伸缩杆(17)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垫块(9)相连接的滚轴(18);其中,所述安装框(3)的一侧设有指纹识别装置(19),且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9)的一侧设有射频卡识别装置(20),所述安装框(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9)的上方设有显示屏(21),所述显示屏(21)的顶端中部设有与所述解锁系统(5)相连接的面部识别装置(22),所述解锁系统(5)包括采集设备(23)、监控云平台(24)、人机交互模块(25)和交互单元(26),所述采集设备(23)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指纹识别装置(19)、所述射频卡识别装置(20)和所述面部识别装置(22),所述监控云平台(24)包括依次连接的区域终端(40)、监管平台(41)、求助模块(27)和远程通知单元(42);其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2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雄,刘佳豪,乔丽,唐燕,
申请(专利权)人:沃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