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文灿专利>正文

折叠式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2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折叠式躺椅,该躺椅由一伸展框、一背框及一前、后座架等框架搭接组成,其特征在于:    伸展框,由两外管、两伸缩内管及一脚架所组成,外管于管体上设有数个调整穿孔,其末端处具有一径向的枢接套管,上述伸缩内管的管径与外管的内径相配合,伸缩内管末端管体处设有一定位孔,伸缩内管藉由一插销自调整穿孔穿入插植于定位孔中与外管插置结合,该脚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枢接环;    背框,其架体内侧横向设有数个间隔的横杆,架体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轴套,一枢轴穿置过该轴套与伸展框的枢接套管相接合;    前座架,由二侧杆及一轴杆组接成,该侧杆的前后端处皆设有一套环,轴杆穿设于二侧杆一端的套环中,该轴杆两端凸伸出套环的外端部与脚架及伸缩内管穿设;    后座架,由二勾杆及一轴杆组接成,该勾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及挂钩,前、后座架的套环依序套置于该轴杆的两端处,前、后座架轴接组合,该挂钩勾持于背框的横杆上;    背框、后座架、前座架依序组立于伸展框的两外管和两伸缩内管内侧,各框架可折收并相互框罩设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躺椅,尤其一种于收折后可大幅减小收纳体积,并可依使用者的需求自行变换调整靠躺角度的折叠式躺椅。
技术介绍
一般躺椅于结构设计上,乃趋向可调整靠躺角度及可折收此两方面为重点,故各式的躺椅因应而生,其中不泛具有可无段式的倾仰角度、躺椅框架的角接或弯折结构等,市面上所见的各式躺椅,其于折收后的体积仍过于庞大,令躺椅于收藏或包装时皆感不便、浪费空间,且各式的角接或弯折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相对增加。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173483号为折叠式躺椅结构,其属收折后体积较小的设计,但躺椅的各座部的框杆宽度相同(共具有三座部),故躺椅于折收后,其各座部的框杆皆成上下叠置状,再加上剪枢型脚架的收折,仍具有相当的厚度。本设计人本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钻研提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躺椅结构,其主要令躺椅于收折后可大幅减小收纳体积,且藉由简易的调整即可改换躺椅的靠躺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躺椅结构,令躺椅于收折后其各框架可相互框罩容置,而使收折后的整体体积减缩至极薄的状态,该折叠式躺椅无论于收藏或包装时,皆不占据过大的空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躺椅结构,该躺椅的结构框体以一伸展框、一背框及一前、后座架等框架所搭接组成,令背框的底端侧枢套于伸展框的后端内侧,而后座架的上端侧则可扣搭于背框内侧的横杆,且前、后座架于相互枢接后乃得与伸展框及其U型脚架相连结,令躺椅于组成后,可藉两侧的伸展框配合后座架扣搭背框的横杆位置,而施以各种靠坐的角度变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躺椅,该躺椅由一伸展框、一背框及一前、后座架等框架搭接组成,其中伸展框,由两外管、两伸缩内管及一脚架所组成,外管于管体上设有数个调整穿孔,其末端处具有一径向的枢接套管,上述伸缩内管的管径与外管的内径相配合,伸缩内管末端管体处设有一定位孔,伸缩内管藉由一插销自调整穿孔穿入插植于定位孔中与外管插置结合,该脚架的两端各设有一枢接环;背框,其架体内侧横向设有数个间隔的横杆,架体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轴套,一枢轴穿置过该轴套与伸展框的枢接套管相接合;前座架,由二侧杆及一轴杆组接成,该侧杆的前后端处皆设有一套环,轴杆穿设于二侧杆一端的套环中,该轴杆两端凸伸出套环的外端部与脚架及伸缩内管穿设;后座架,由二勾杆及一轴杆组接成,该勾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及挂钩,前、后座架的套环依序套置于该轴杆的两端处,前、后座架轴接组合,该挂钩勾持于背框的横杆上;背框、后座架、前座架依序组立于伸展框的两外管和两伸缩内管内侧,各框架可折收并相互框罩设置。所述插销的销体呈斜锥状。所述背框于各轴套的套缘向内凸伸有一挡板。所述背框于枢轴两端轴杆上各设有一挡块。所述前座架二侧杆之间乃撑张设有一椅面。所述后座架二勾杆之间撑张设有一椅面。所述后座架其轴杆的两端具有阶梯状的供前、后座架的套环套置定位的缩管部。所述伸缩内管前端管口的管壁上凸设有一挡片。所述脚架于枢接环的外侧环口处设置有一卡止部。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的诸多缺陷,藉由躺椅于收折后其各框架可相互框罩容置,使收折后的整体体积减小到最薄状态,收藏及包装时不必占据较大空间,并可藉两侧的伸展框配合后座架扣搭背框的横杆位置,对靠坐的角度进行调整变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伸展框与前座架结合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挂钩扣勾于横杆时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伸展框与背框衔接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呈收折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至图9为躺椅各种靠坐角度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伸展框 11、外管 111、调整穿孔112、枢接套管113、插销12、伸缩内管 121、定位孔 122、挡片13、脚架 131、枢接环132、卡止部2、背框 21、横杆 22、轴套 221、挡板23、枢轴 231、挡块 3、前座架31、侧杆 311、套环32、轴杆 33、椅面 4、后座架41、勾杆 411、套环412、挂钩 42、轴杆 421、缩管部 43、椅面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作用、目的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折叠式躺椅,该躺椅的主要结构以一伸展框1、一背框2及一前、后座架3、4等框架所搭接组成,其中。伸展框1,由两外管11、两伸缩内管12及一U型脚架13所组成,两外管11于管体上设有数个调整穿孔111,且于其末端处乃具有一径向的枢接套管112,伸缩内管12的管径与外管11的内径相配合,于伸缩内管12末端管体选定处设有一定位孔121,伸缩内管12可藉由一斜锥状的插销113自调整穿孔111穿入插植于定位孔121中而与外管11相结合,伸缩内管12前端管身与管本体呈垂向弯折状,并于管口的管壁上凸设有一挡片122,而该U型脚架13的两端各设有一枢接环131,且于枢接环131的外侧环口处设置有一卡止部132。背框2,一设于椅座后端的托架,其架体内侧横向设有数间隔的横杆21,于架体的底端两侧各设有一轴套22,且令一枢轴23穿过该轴套22与伸展框1的枢接套管112相接合,如图5所示,而各轴套22的套缘向内凸伸具有一挡板221,枢轴23两端轴杆上亦于紧邻挡板221的内侧各设有一挡块231。前座架3,由二侧杆31及一轴杆32所组接成,该侧杆31的前后端处皆设有一套环311,而二侧杆31之间则是撑张结设有一椅面33,轴杆32活动穿设于二侧杆31的套环311中,且其两端凸伸出套环311的外端部供U型脚架13及伸缩内管12穿设,如图3所示。后座架4,其由二勾杆41及一轴杆42所组接成,该勾杆41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环411及挂钩412,该轴杆42的两端成为阶级状的缩管部421,藉此以供套环311、411依序套置于该缩管部421,使前、后座架3、4可轴接组合,请参照图2所示,二勾杆41之间撑张结设有一椅面43,且挂钩412勾持于背框2的选定横杆21上,如图4所示,藉此以组成一可折叠的躺椅。利用上述构件,伸展框、背框及前、后座架的框架宽度依序由大至小排列,可将背框2、后座架4、前座架3依序组立于伸展框1的两外管11和两伸缩内管12内侧,使躺椅利用枢轴23与轴杆32将各框架折收成相互框罩容置的状态,如图6所示,得以构成一最不占空间的型态(即整体收折后的厚度最小),该折叠式躺椅无论于收藏或包装时,皆不占据过大的空间。本技术的折叠式躺椅,其操做收折的调整动作如下所述当欲将躺椅展开使用时,如图3所示,先令脚架13藉轴杆32作为支轴而向外翻转,直至卡止部132与挡片122相触抵为止,而后亦将背框2自伸展框1内侧以枢轴23作为支轴而向外翻转,直至挡板221触抵至挡块231为止,如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再将后座架4的挂钩412扣勾于背框2的选定横杆21上,请参阅图4所示,即便轻松简易地将躺椅搭组完成。如图7至图9所示,若需调整躺椅其靠坐时的角度时,使用者可依其需求,先将挂钩412自横杆21上取下,将插销113自选定的调整穿孔111穿入并插植于定位孔121中,使伸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灿
申请(专利权)人:朱文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