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烫底板及蒸汽电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033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熨烫底板及蒸汽电熨斗,属于熨烫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连通,使得水在化汽腔转化为蒸汽后,并不直接进入排汽腔,而是先流经化汽通道,再进入排气腔,从而延长蒸汽从化汽腔进入排汽腔的路径,使得含在蒸汽中的水滴得以充分汽化,同时,蒸汽温度进一步升高,从而提高蒸汽电熨斗的熨烫效果和效率,使用者省时省力,而且其结构简单,所耗成本很小。

Ironing base plate and steam electric ir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熨烫底板及蒸汽电熨斗
本专利技术属于熨烫技术,具体涉及避免滴水的熨烫底板及蒸汽电熨斗。
技术介绍
公知的,蒸汽电熨斗是利用熨烫底板将水加热转化成为蒸汽,再将蒸汽从熨烫底板释放出去用于熨烫。在将水转化成为蒸汽及释放蒸汽的过程中,存在蒸汽含有水滴的现象,从而造成滴水现象,影响熨烫效果,而且水滴易含杂物而污染衣物。申请公布号为CN106605020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蒸汽熨斗头。蒸汽熨斗头具有蒸汽入口、蒸汽通道和至少一个蒸汽出口,蒸汽通过蒸汽出口从蒸汽熨斗头排出。蒸汽通道具有第一蒸汽流段和第二蒸汽流段。第一蒸汽流段限定了在蒸汽入口和第二蒸汽流段之间的间接流路。第二蒸汽流段在第一蒸汽流段和至少一个蒸汽出口之间限定气旋流路。有助于在从蒸汽入口到至少一个蒸汽排出口中从通过蒸汽熨斗头的蒸汽流去除任何水滴,例如通过冷凝形成的水滴。但是,上述蒸汽熨斗头,从化汽腔形成的蒸汽经蒸汽出口排出时流经的路径较短,受热不够充分,蒸汽温度低且易携带小水滴,熨烫效果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蒸汽熨斗头存在的从化汽腔形成的蒸汽经蒸汽出口排出时流经的路径较短,受热不够充分,蒸汽温度低且易携带小水滴的缺陷,提供一种熨烫底板及蒸汽电熨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熨烫底板,包括底板、盖,所述底板与盖之间形成被隔离的化汽腔及排汽腔,所述化汽腔具有进水口,所述排汽腔具有设于所述底板上排气孔,其特征是:所述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连通。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层叠布置,所述化汽通道位于所述排汽腔上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由隔板隔离。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隔板以过盈配合或边缘紧贴的方式实现密封将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隔离。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的临界处设有平台,所述隔板贴在所述平台上实现密封将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隔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蒸汽电熨斗,是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熨烫底板。本专利技术的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连通,使得水在化汽腔转化为蒸汽后,并不直接进入排汽腔,而是先流经化汽通道,再进入排气腔,从而延长蒸汽从化汽腔进入排汽腔的路径,使含在蒸汽中的微小水滴得以充分汽化,同时蒸汽得以充分受热,提高蒸汽温度,从而提高蒸汽电熨斗的熨烫效果和效率,使用者省时省力,而且其结构简单,所耗成本很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熨烫底板的一个轴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板上装配隔板的局部断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由隔板隔离出层叠的化汽通道、排汽腔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熨烫底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底板,101内壁,102外壁,103排气孔,104隔离筋;200盖,201进水口;300化汽腔;400排汽腔;500化汽通道;600隔板;700电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的熨烫底板,包括底板100、盖200。底板100一般由铝合金压铸而成,而且包含电热管700用于对整底板加热,也有在底板上配置PTC热敏电阻为底板供热的。底板100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内壁101、外壁102,内壁101确定了化汽腔300的边界,为了增加汽化效果,底板上对应化汽腔的表面设有凸起用于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化汽腔由设于其中的隔离筋104形成迷宫状以增加汽化路径。内壁、外壁之间形成槽,槽的底面上设排气孔103,通过在槽内横向装配隔板600,而在隔板上侧形成连通化汽腔的化汽流道500,在隔板下侧形成排汽腔400,化汽通道500与排汽腔400层叠布置,化汽通道500位于排汽腔400上侧,而且化汽通道500的后端与化汽腔300连通,化汽通道500的前端与排汽腔400连通,使得排汽腔、化汽通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反,这种相反的流向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化汽通道500、排汽腔400位于化汽腔300的外侧,由内壁101的高度确定了化汽通道与排汽腔层叠在一起的高度与化汽腔的高度一致。盖200一般是由金属板材模压制成,其密封装配在底板100上侧,并将化汽腔300、化汽流道500、排汽腔400罩住。从而在底板100与盖200之间形成被隔离的化汽腔300及排汽腔400,化汽腔具有进水口,该进水口201一般设在盖200上并对应化汽腔的起始位置,以便进入化汽腔的水能够具有较长的汽化路径。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500连通。工作时经进水口201将水输入到化汽腔300,水在化汽腔内被转化为蒸汽,之后经化汽通道500流入排汽腔400,最后从排气孔103流出。由于增设了化汽通道,延长了蒸汽从化汽腔进入排汽腔的路径,使得蒸汽得以充分受热,使含在蒸汽中的微小水滴得以充分汽化,同时蒸汽得以充分受热,提高蒸汽温度,从而提高蒸汽电熨斗的熨烫效果和效率,使用者省时省力,而且其结构简单,所耗成本很小。隔板600的边缘与内壁101、外壁102过盈配合或边缘紧贴的方式实现密封将化汽通道与排汽腔隔离。具体实施时,还可在化汽通道与排汽腔临界处的内壁101、外壁102上设有平台,隔板贴在平台上实现密封将化汽通道与排汽腔隔离。尤其是,化汽腔的外侧左右对称配置化汽通道与排汽腔,而且左右对称配置的排汽腔在其前端连通,使得出汽均匀。鉴于上述结构的熨烫底板,可以将其应用到各种结构形式的蒸汽电熨斗上,无论水箱设于电熨斗本身还是设于为电熨斗配置的底座上,均能达到预定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熨烫底板,包括底板、盖,所述底板与盖之间形成被隔离的化汽腔及排汽腔,所述化汽腔具有进水口,所述排汽腔具有设于所述底板上排气孔,其特征是:所述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熨烫底板,包括底板、盖,所述底板与盖之间形成被隔离的化汽腔及排汽腔,所述化汽腔具有进水口,所述排汽腔具有设于所述底板上排气孔,其特征是:所述化汽腔与排汽腔经连接在二者之间的化汽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烫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层叠布置,所述化汽通道位于所述排汽腔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熨烫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化汽通道与所述排汽腔由隔板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熨烫底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杰波刘恒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