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具备数个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和室外机相连接,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还包括从室外机内的储液罐并联连接到数个压缩机上,使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润滑油根据重力下落于储液罐的同时,使润滑油再流入于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使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均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压缩机之间的均油过程,有效的防止了运行中的压缩机内油不足而使摩擦力增加所引起的压缩机的破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是在从储液罐到数个压缩机之间并联连接设置了均油管的一拖多空调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空调器是通过冷媒的压缩及冷凝、膨胀、蒸发等过程产生冷气,并把产生的冷气流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的机器。空调器分为设置在室外侧的室外机和设置在室内侧的室内机。室外机是由压缩机10、储液罐20、四通阀11、室外热交换器12、室外风扇12等部件构成。室内机是由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15、室内风扇16等部件构成。具备上述结构的空调器,为了使数个室内空间制冷或者制热,可以采取一个室外机连接数个室内机的一拖多形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制冷过程为从室内热交换器15流入到压缩机10中的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冷媒,通过压缩机10的加压作用加压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冷媒,并通过四通阀11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2的冷媒将会在室外热交换器12内部流动,并与通过室外风扇13的驱动而吸入于室外机内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变化为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冷媒。经由上述过程变化为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冷媒,流入膨胀阀14的同时,为了能够容易地实现蒸发作用,在膨胀阀14内部流动的过程中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冷媒,然后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5。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5的冷媒,将和室内热交换器15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变化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冷媒,最后通过四通阀11重新流入到压缩机10。综上所述,通过膨胀阀14减压的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冷媒将和室内热交换器15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即与室内热交换器15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周围空气被冷媒吸收热量,变化为温度下降的冷气。冷气通过室内风扇16的送风作用流入室内。通过上述几个环节,空调器完成整个室内环境的制冷。如图2所示,空调器的制热过程与所描述的制冷过程相反。从室外热交换器12流入到压缩机10的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冷媒,将通过压缩机10的加压作用加压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冷媒的同时,通过四通阀11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5,并且与室内热交换器15周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变化为常温高压的液体状态冷媒流入膨胀阀14。这时,与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冷媒进行热交换的周围空气,由于冷媒的热量变化变为热空气,并通过室内风扇16的送风作用流入室内,使室内温度上升。为了能够使冷媒在室外热交换器12中顺畅地进行蒸发作用,流入膨胀阀14的冷媒将减压为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冷媒后,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2。并且,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2的冷媒将通过与流入到室外机内部的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变化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冷媒,然后通过四通阀11重新流入到压缩机10。但是,在具有上述构成的以往技术的空调器中,将根据室内机的负荷容量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压缩机10设置于室外机中。在室外机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压缩机10的情况下,根据室内机的可变制冷/制热负荷,一个以上的压缩机,即数个压缩机10同时运行时,存在于压缩机10内的油将与已加压的冷媒一同排出,并经由作为气液分离机的储液罐20,再吸入于各自的压缩机10。这时,油与冷媒一同再吸入于压缩机10的过程中,油将更多的流入到容量大的压缩机10里,而容量相对小的压缩机10将流入相对少量的油,容易引起润滑油不足的问题。为了防止压缩机10之间的非均油状态,如图3所示,在压缩机10和压缩机10a之间以串联形态连接设置了均油管40。如图4所示,通过均油管40,能够维持压缩机10、10a之间的油的相互水平。但是,如果只运行一个压缩机10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由于运行中的压缩机10和停止运行的压缩机10a之间的吸入压差,停止运行的压缩机10a内的油将移动到运行中的压缩机10内,引起使压缩机10、10a之间的油相互不均匀分配的严重问题。而且,如果使运行中的压缩机10停止运行,若使停止状态下的压缩机10a恢复驱动时,有可能引起由于开始驱动的压缩机10a内的油不足而使摩擦力增加,使压缩机10a本身受到损伤的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从储液罐到数个压缩机之间并联连接设置均油管,把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均油管连接到往储液罐侧倾斜的停止运行的压缩机侧的冷媒管吸入流路上,使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油由于其重力下落到储液罐,能够防止往停止运行的压缩机侧的流动,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压缩机之间的均油过程的空调器。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器,包括具备数个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和室外机相连接,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还包括从室外机内的储液罐并联连接到数个压缩机上,使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润滑油根据重力下落于储液罐的同时,使润滑油再流入于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使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均油管。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均油管连接于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侧的冷媒管吸入流路上。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侧的均油管连接在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冷媒管吸入流路上。为了使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润滑油根据重力下落到储液罐中,防止往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侧的流动,冷媒管吸入流路具有倾斜角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开始运行时,为了使压缩机侧的润滑油由于重力下落到储液罐中,防止往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下的压缩机侧的流动,冷媒管吸入流路具有倾斜角度。各个冷媒管吸入流路往储液罐侧倾斜形成。各个冷媒管吸入流路的倾斜方向是相互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从储液罐到数个压缩机之间并联连接设置了均油管。即把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均油管连接到往储液罐侧倾斜的停止运行的压缩机侧的冷媒管吸入流路上。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油由于其重力下落到储液罐,防止了往停止运行的压缩机侧的流动,有效的实现了压缩机之间的均油过程。有效的防止了运行中的压缩机内油不足而使摩擦力增加所引起的压缩机的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空调器的制冷系统的状态图。图2是以往空调器的制热系统的状态图。图3是以往空调器的均油结构的状态图。图4是以往空调器的均油结构中,数个压缩机全部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5是以往一拖多空调器的均油结构中,只有一个压缩机在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非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均油结构的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均油结构中,数个压缩机全部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均油结构中,只有一个压缩机在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另一均油结构的实施例图。图10是图9的均油结构中,停止运行的压缩机开始运行时,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另一种均油结构中,三个压缩机当中一个以上的压缩机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又一种均油结构中,四个压缩机当中一个以上的压缩机运行的状态下,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状态图。图中,10,10a,10b,10c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热交换器 13室外风扇14膨胀阀 15室内热交换器16室内风扇 20储液罐30,32,130,132,230,232,234,236冷媒管吸入流路40,140,142,240,242,244,246均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是由具备数个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具备数个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和室外机相连接,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室外机内的储液罐并联连接到数个压缩机上,使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润滑油根据重力下落于储液罐的同时,使润滑油再流入于运行中的压缩机侧的使压缩机之间形成均油过程的均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彬,黄一男,尹硕晧,朴营民,朴钟汉,崔圣吾,金承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