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89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将酯及其衍生物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的五氟化磷反应形成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将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分离出来,再对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加热释放出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系统。该方法原料利用率高,减少污染。

A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phosphorus pentafluoride in tail gas by the use of lithium hexafluorophosphate and its deriva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属于六氟磷酸锂合成

技术介绍
从二十世纪下半页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一次能源的化石燃料,至今为止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人类也由此面临着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寻找可替代的新型清洁能源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传统的3C(电脑、摄像机、手机等)、电动产业(如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成功地得到了应用。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的六氟磷酸锂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六氟磷酸锂有多种合成方法,如气固反应法、HF溶剂法、有机溶剂法、离子交换法等,在前述的几种方法中,只有无水氟化氢非水溶剂法成功的实现了产业化。在无水氟化氢非水溶剂法中日本关东电化的电解制氟工艺和森田化学(Morita)的五氯化磷工艺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点,其中五氯化磷法具有设备简单、线路简洁、成本低等优点,为大多数厂商所采用。在五氟化磷法合成六氟磷酸锂的工艺中,主要的反应有:PCl5+5HF→PF5+5HCl可以看出伴随着合成反应的进行,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合成尾气,尾气的成分主要有氯化氢、氟化氢和五氟化磷,其中氯化氢由五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产生,五氟化磷由氟化锂与五氟化磷的反应不完全产生,氟化氢由氯化氢夹带以及氟化氢低沸点气化产生。对于这些组成复杂的混合尾气,现有工业生产通行的做法是用多级水洗和碱洗的方法处理,不仅造成大量的氟化氢损耗,原料利用率低,引起成本上升,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危废,需要委托有资质的厂商专门处理,进一步造成成本的上升。据统计,每生产一吨六氟磷酸锂约有一吨的无水氟化氢随尾气进入三废系统,一条1000吨/年的六氟磷酸锂生产线每年氟化氢损失,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将尾气高效回收成分利用的方法,成为本研究的目的。在六氟磷酸锂尾气回收产生的混合酸中,因为含磷而极大地限制了后续的工业再利用。五氟化磷进入尾气系统后与水反应产生磷酸、氟磷酸等,与氯化氢、氟化氢同属质子酸,性质相似,难以分离,成为制约后续开发利用的难题。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有效的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分离并回收利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将酯及其衍生物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的五氟化磷反应形成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将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分离出来,再对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加热释放出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系统。作为进一步改进地,将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通过以酯及其衍生物为吸收剂的洗气塔后,再加热洗气塔释放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系统。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酯及其衍生物选自羧酸酯或碳酸酯。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羧酸酯,其化学通式表示为R1-C(O)O-R2,(7)式中R1与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既可以是脂肪族取代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也可以是芳香族取代基,如苯基、苯环上有取代基的苯基。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碳酸酯,其化学通式表示为R1-OC(O)O-R2,式中R1与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既可以是脂肪族取代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也可以是芳香族取代基,如苯基、苯环上有取代基的苯基。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羧酸酯为乙酸乙酯。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碳酸酯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基酯、碳酸甲乙酯或碳酸丙烯酯。作为进一步改进地,所述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的通入速度为8-22mL/min。通过速度过大会导致尾气中五氟化磷来不及被吸收,而降低吸收率,若流速过低,则尾气处理的速度过慢,降低了处理效率。优选地,通过速度为10mL/min。在此速度下,吸收率最高。作为进一步改进地,当所述碳酸酯为碳酸二甲酯,所述洗气塔的操作温度为30-40℃。此温度非常关键,温度过高过低均会显著降低五氟化磷的吸收率。作为进一步改进地,当所述碳酸酯为碳酸二甲酯,所述加热温度为50-70℃。加热温度在从范围内,能够有效地释放五氟化磷,温度若低于50℃,释放速度会过慢,温度若高于70℃,会导致吸收剂挥发过多,释放的五氟化磷中的杂质过多,影响五氟化磷的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以及理论推演,找到合适的用于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分离五氟化磷的酯及其衍生物,易于与五氟化磷形成配合物,不与氯化氢、氟化氢反应,能有效地将五氟化磷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分离出来,并且其吸收强度适宜,可以通过加热将五氟化磷释放出来重新导入六氟磷酸锂合成系统中进行回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难以回收利用的难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原料的损耗,提高了原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酯及其衍生物对五氟化磷的吸收率高达84.4%,且不与五氟化磷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能够对能有效地将五氟化磷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分离出来,并释放五氟化磷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的离子色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吸收后的离子色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洗气塔1,吸收塔2,洗气塔进气口11,洗气塔气体回收管12,吸收塔进气口21,吸收塔出气口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系统的洗气塔1和吸收塔2向联通,洗气塔1设有洗气塔进气口11,洗气塔气体回收管12,吸收塔2设有吸收塔进气口21,吸收塔出气口22。洗气塔1装有吸收剂,用于吸收五氟化磷。吸收塔2中装有碱液,用于检测混合气体测定其中氟化氢、氯化氢及五氟化磷的含量。实施例1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为氟化氢、氯化氢及五氟化磷的混合气体。取一定体积混合气体测定其中氟化氢、氯化氢及五氟化磷的含量,测试方法如下:用三级氢氧化钠碱液吸收,吸收塔的尺寸40mm*300mm(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酯及其衍生物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的五氟化磷反应形成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将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分离出来,再对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加热释放出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成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酯及其衍生物与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的五氟化磷反应形成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将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分离出来,再对所述固态或液态配合物加热释放出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通过以酯及其衍生物为吸收剂的洗气塔后,再加热洗气塔释放五氟化磷,将释放的五氟化磷净化后二次导入六氟磷酸锂合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及其衍生物选自羧酸酯或碳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锂合成尾气中五氟化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酯,其化学通式表示为R1-C(O)O-R2,式中R1和R2是脂肪族取代基或者芳香族取代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酯及其衍生物回用六氟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甫赖育河周利彬陈东林吴远胜肖文绪肖丰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