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71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09
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壁内设有气体管路以确保将气体注入旋流器的内腔中,并且在装置内壁的气体管路中安装了单向阀,以确保气体可以从内壁管道进入旋流器的内腔,而内腔中的液体不能从内壁管路回流到注气管道中造成堵塞;此外,装置还配备一个注气分配盒,用于将空气压缩机输送来的气流分为间歇注气和连续注气两种注气方式,以满足旋流器的需求;所述装置在原有旋流器基础上增加了将气泡注入旋流器内腔的机构,使气泡在向旋流器旋转中心移动的过程中携带着内腔中散落的油滴一起运移。本装置可以实现对旋流器内腔外围的油滴进行收集,并将这些油滴随气泡带进旋转中心再从溢流排出,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A multi hole air lift hydrocyclone for oil and water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中的油水两相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力旋流器在石油,冶金,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水力旋流器的原理是将混合来液以巨大的压力通过切向入口注入旋流器的内腔中,随即绕轴线进行高速旋转,产生很大的离心力,混合液中密度不同的相由于受到的离心力不同,所以它们在旋流器中的运转速度、加速度及方向也各不相同,重质相受的离心力大,被抛向旋流器的内壁,按螺旋线轨迹下旋到底部,从底流口流出。轻质相受的离心力小,被带到中心,在锥形内腔中心形成内旋流向上运动,作为溢流从溢流口排出。传统旋流器在结构设计上通过安装倒锥和螺旋流道等方法优化旋流器的内腔以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率,在旋流器的内腔中,大部分的油滴会根据离心力的作用向旋转中心聚集,然后从溢流排出,现有专利有内锥式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专利号为CN201389497,轴流式反转入口流道旋流器,专利号为CN104815768A,但仍有一部分的油滴会随着杂质徘徊在距离旋转中心较远的地方或者从底流排出,此外旋流器的内壁和倒锥的外壁上仍会吸附一部分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7),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气举式旋流器(1)、注气分配盒(2)和注气气管(3);/n所述气举式旋流器(1)包括溢流管(8)、旋流分离腔(9)和底流腔(10),溢流管(8)、旋流分离腔(9)和底流腔(10)用螺栓依次连接;其中,旋流分离腔(9)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切向入口(11),底流腔(10)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底流切向出口(12),溢流管(8)上有溢流出口(13);所述旋流分离腔(9)内有螺旋流道(17),所述螺旋流道内部的溢流口与溢流管(8)内部的溢流口直径相等;/n底流腔(10)内部安装有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连续多孔注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气举式油水旋流分离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7),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气举式旋流器(1)、注气分配盒(2)和注气气管(3);
所述气举式旋流器(1)包括溢流管(8)、旋流分离腔(9)和底流腔(10),溢流管(8)、旋流分离腔(9)和底流腔(10)用螺栓依次连接;其中,旋流分离腔(9)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切向入口(11),底流腔(10)上开有气举式旋流器底流切向出口(12),溢流管(8)上有溢流出口(13);所述旋流分离腔(9)内有螺旋流道(17),所述螺旋流道内部的溢流口与溢流管(8)内部的溢流口直径相等;
底流腔(10)内部安装有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尾端有外螺纹与底流腔(10)内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内部还开有连续注气气管(19),连续注气气管(19)是连续注气进气口(16)的内部气管,连续注气进气口(16)直接连接注气分配盒连续出气口(6);底流腔(10)的内壁上开有间歇注气气管(20),间歇式注气气管(20)是间歇式注气进气口(15)的内部气管,间歇式注气进气口(15)直接连接注气分配盒间歇式出气口(5);
溢流管(8)与螺旋流道(17)以及旋流分离腔(9)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间歇式注气单向阀(21)安装在旋流分离腔(9)与底流腔(10)连接处间歇式注气气管内;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安装在底流腔(10)内部,且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的尾端有外螺纹,与底流腔(10)内部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在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的尾端后面有一个连续注气单向阀(22),连续注气单向阀(22)安装在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尾端后面的槽内,所述槽的内径与连续注气单向阀(22)的外径相等,且连续注气单向阀(22)的中轴线与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的中轴线重合,底流腔(10)与旋流分离腔(9)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所述旋流分离腔(9)整体呈圆柱状,腔内前半段为圆柱状,用来安装螺旋流道,后半段为锥状,且后半段的内壁上有间歇注气气管,与底流腔(10)的间歇注气气管相连;所述旋流分离腔内的间歇注气气管末端为防倒流弯曲结构,且气管末端开有小孔以使间歇注气气管内的大气泡变成小气泡;
所述连续多孔注气倒锥(18)内部开有连续注气气管(24)和倒锥分支气管(14);所述连续注气气管中的气流用于将旋流器旋转中心的油荷吹向溢流口,所述倒锥分支气管中的气流用于将吸附在倒锥外壁上的油荷吹散,使这些油荷向旋流器的旋转中心聚集;
所述连续注气单向阀(22)和间歇注气单向阀(21)的整体均呈圆柱状,末端有外螺纹,连续注气单向阀(22)的直径大于间歇注气单向阀(21)的直径;所述两个单向阀均包括单向阀阀芯(25)、单向阀阀芯支撑弹簧(26)、单向阀进气口(24)以及单向阀出气口(23);单向阀阀芯(25)靠近单向阀进气口(24)一端,进气时单向阀阀芯(25)顶起单向阀阀芯支撑弹簧(26),不进气时单向阀阀芯支撑弹簧(26)顶着单向阀阀芯(25)将单向阀进气口(24)封死;
间歇注气单向阀(21)安装在旋流分离腔(9)与底流腔(10)连接处的间歇注气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雷蒋明虎赵立新高金明郑九洲谯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