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维袈专利>正文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59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还包括: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用于防护服本体通风;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用于防护头罩通风;测试用头盔,连接在防护头罩内侧;监测装置,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或测试用头盔内;控制盒,包括控制器、报警器,控制器与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监测装置、报警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监控中心连接;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实现防护服本体内和头罩内分别通风,使用舒适,且通过监测装置,获取使用者生理健康信息,实现参数异常时进行报警,具有使用安全的优点。

Intelligent micro positive pressure circulating air biosafety high-level protectiv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
技术介绍
新冠肺炎的肆意传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脸上被口罩压出深深的瘀痕,穿着纸尿裤上班,闷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8小时不能吃喝,内衣都被汗水湿透。这样很伤身体。现有的p3,p4级防护服都没解决这个难题。现有的非送风防护服穿上很闷热大量出汗,对医护人员的新陈代谢是很不利的。医用N95口罩带了超过四个小时就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即便戴的再紧也避免不了边缘漏风被传染病感染的风险。现有的p3,p4防护服穿2、3个小时是可以的,其通常是实验室里穿的,平时被拿来护理一般的传染病和ICU安静的病人。中东综合呼吸症和这次新冠肺炎,面对这种突然大量的呼吸道传染的疾病的护理,这些防护服有天生的缺陷。护理病人要穿8—10小时,对医护人员来讲,不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现有“电动送风式正压生物防护服”无监测装置,无法获取使用者生理健康信息,具有使用不安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及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头罩,还包括: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用于给防护服本体内通风;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内通风;测试用头盔,所述测试用头盔连接在防护头罩内侧;监测装置,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内或测试用头盔内;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监测装置、报警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头罩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所述蓄电池安装在防护靴外侧。所述防护服本体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或所述防护服本体为无正压隔离衣。优选的,防护头罩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包括: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若干第一进风管路,位于防护服本体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若干第一排风管路,位于防护服本体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包括: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内嘴部下方;第二排风管,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第二进风管,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一排风管路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装置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和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工作;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包括: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内;心率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胸部;血压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袖部;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内;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内,用于监测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通风监测组件;所述通风监测组件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头罩内第二进风管的出风口处;第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排风罩内;第三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进风管路的出风口;第四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风管路的进风口;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三风速传感器、第四风速传感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工作状态监测组件,所述工作状态监测组件包括:运动状态监测组件,所述运动状态监测组件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上;摄像头,设置在防护头罩外侧;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盒内或防护服本体上;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定位芯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通讯装置,连接在防护服本体外侧,所述通讯装置包括:微型对讲机;耳机,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微型麦克风,设置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所述耳机和微型麦克风均与微型对讲机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自动跟随小车,所述蓄电池、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自动跟随模块,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块。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电源电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正极连接蓄电池正极,负极连接控制器正电源端;第一电容,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场效应晶体管,栅极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端,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负极;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端,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第一端连接场效应晶体管漏极;第三电容,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第二端,另一端接地;第四二极管,正极连接第四电阻第二端,负极连接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三二极管正极,第二端连接控制器的检测引脚;第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第二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和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的管路上设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护服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动阀门的工作电压;第五二极管,正极连接电压检测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6)和防护头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用于给防护服本体(6)内通风;/n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5)内通风;/n测试用头盔(51),所述测试用头盔(51)连接在防护头罩(5)内侧;/n监测装置(4),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或测试用头盔(51)内;/n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监测装置(4)、报警器电连接;/n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n蓄电池(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6)和防护头罩(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用于给防护服本体(6)内通风;
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用于给所述防护头罩(5)内通风;
测试用头盔(51),所述测试用头盔(51)连接在防护头罩(5)内侧;
监测装置(4),包括: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41)中检测器件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或测试用头盔(51)内;
控制盒(3),所述控制盒(3)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盒(3)上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监测装置(4)、报警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通过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
蓄电池(8),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头罩(5)包括:头部、胸部、双上肢部,所述头部、胸部、双上肢部采用加厚防撕裂面料制作;所述防护服还包括:防护靴(7),所述蓄电池(8)安装在防护靴(7)外侧;
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一体式防护衣,所述防护服由防护头罩(5)和一体式防护衣,在胸部连接而成;或所述防护服本体(6)为无正压隔离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头罩(5)前面有一块硬质透明的视窗;
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包括:
第一进风机,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通过管道连接气源,所述第一进风机进风端或气源出气端连接第二过滤装置;
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出风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
若干第一进风管路(11),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的进风端通过进风总管(13)与第一进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门;
若干第一排风管路(12),位于防护服本体(6)内,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的排风端通过排风总管(14)与第一排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管路(12)上设有第二电动阀门;
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包括:
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第一过滤装置;
排风罩,位于防护头罩(5)内嘴部下方;
第二排风管(22),一端与所述排风罩连接,另一端从腋下部位绕过与所述第二排风机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管(22)上设有第三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管(21),连接在所述视窗周侧,所述第二进风管(21)上设有第四电动阀门;
第二进风机,出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管(21)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进风机进风端连接气源以及连接有第四过滤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为清洁空气、压缩空气气瓶、风扇加压过滤的空气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护服本体(6)分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四个风区,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在四个风区中排布上密下疏,且第一进风管路(11)和第一排风管路(12)的风口朝向身体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测装置(4)监测的信息控制所述微正压通风循环系统(2)和所述第二通排风循环系统(1)工作;
所述生理健康监测组件包括:呼吸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51)内;
心率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胸部;
血压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袖部;
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护服本体(6)内;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内;
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测试用头盔(51)内,用于监测防护头罩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信息;
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通风监测组件(42);
所述通风监测组件(42)包括:第一风速传感器,设置在头罩内第二进风管(21)的出风口处;第二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排风罩内;第三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进风管路(11)的出风口;第四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排风管路(12)的进风口;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呼吸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第一风速传感器、第二风速传感器、第三风速传感器、第四风速传感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4)还包括工作状态监测组件,所述工作状态监测组件包括:
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所述运动状态监测组件(43)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防护服本体(6)上;
摄像头,设置在防护头罩(5)外侧;
定位芯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盒(3)内或防护服本体(6)上;
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定位芯片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装置,连接在防护服本体(6)外侧,所述通讯装置包括:微型对讲机;
耳机,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
微型麦克风,设置在设置在防护头罩内部,所述耳机和微型麦克风均与微型对讲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微正压循环风生物安全高级别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动跟随小车,所述蓄电池(8)、第一进风机、第一排风机、第二进风机、第二排风机、气源均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
第一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遥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盒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自动跟随模块,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自动跟随小车上,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与自动跟随小车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防护服本体(6)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对应的感应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
申请(专利权)人:孔维袈孔维连李阳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