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573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属于植保机器人领域,包括机架,机架呈矩形结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支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机架内设置有蓄电池、存储箱及水泵,水泵连接存储箱及蓄电池,轮毂电机连接蓄电池;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机架相铰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杆,喷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喷杆通过输送管连接水泵。这种机器人能够自动行驶于农田内进行植保作业,其具有灵活设置的喷杆结构,使其在使用时更加智能、高效,能够应用于更多不同的农作物的植保。

An intelligent unmanned plant protection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保机器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植保领域,出现一些具有植保功能的无人机器人,使植保过程中工作人员不需要被限制在设备内,减轻了设备的重量,减少设备的负载,给设备腾出了有更多的设计空间。现有的植保机器人结构还不够合理,功能较少,所能够适用的领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呈矩形结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机架内设置有蓄电池、存储箱及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存储箱及所述蓄电池,所述轮毂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杆,所述喷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杆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水泵。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前端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呈矩形结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机架内设置有蓄电池、存储箱及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存储箱及所述蓄电池,所述轮毂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杆,所述喷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杆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呈矩形结构,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机架内设置有蓄电池、存储箱及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存储箱及所述蓄电池,所述轮毂电机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杆,所述喷杆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喷杆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端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均连接有所述喷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均通过控制电机连接于所述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连接第一喷杆,所述第一喷杆的一端连接有与其铰接的第二喷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连接第三喷杆,所述第三喷杆的一端连接有与其铰接的第四喷杆;所述第一喷杆的端部与第三喷杆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无人植保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前围板,所述控制电机位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前围板,所述转轴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连接槽且第一支撑杆与所述连接片相铰接;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连接片还通过限位销连接,所述限位销穿过所述限位孔及所述插孔,使所述第一支撑杆倾斜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片;
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喷杆的一端具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清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