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操作步骤为(1)实生苗繁育: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晾干,播种,幼苗管理至一定年限后,即可进行苗木定植;(2)苗木定植;(3)苗木管理;(4)环剥:选择6年生金花茶实生幼树,用环剥刀在距地面5~10cm的主干处进行环剥,环剥口宽度为2.5~4.0mm;(5)外源激素处理:外源激素喷施步骤(4)环剥的树体。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的金花茶实生幼树全部开花,平均每株开花数量为42朵,与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植株相比,开花株率提高60%,开花数量提高到原来的10.5倍。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显著提高了金花茶实生幼树的开花率和开花数量,实现金花茶的早花早产,对于推动金花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A method to promote the flowering of Camellia grandifl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花茶生产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提早开花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系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Theaceae,Camellia,Sect.ChrysanthaChang)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是世界珍稀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金花茶是山茶花中唯一具有黄色花的类群,故被誉为“茶族皇后”,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界和园艺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引起国际山茶学会的高度重视。金花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茶多糖、黄酮类以及皂甙类等成分,十分适宜制茶。近年来的动物学实验研究表明,金花茶叶的水浸出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功能性食品原料,是广西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资源优势植物。《广西民族药简编》、《广西中药材标准》中均有关于金花茶药效的记载,金花茶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2010年,金花茶被原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目前金花茶已开发成类型多样的产品,主要包括茶类和保健食品类,有花朵茶、芽茶和袋泡茶,还包括浓缩饮料、口服液、固体饮料、含片等。其中花朵茶是其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类,不仅价格高,而且产销量大。同时,金花茶作为一种珍稀的园林观赏植物,其小型盆栽苗在市场上亦广受欢迎。目前,金花茶的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值达15亿元,已成为广西农业领域一个支柱产业之一。金花茶作为一种多年生小乔木,其实生树需6~8年才能成花,且前期开花数量少,极大地限制了金花茶产业的发展。寻找一种促进金花茶早花、多花的技术,对金花茶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是否能够进行花芽分化顺利开花受外界环境条件、体内营养状况、代谢平衡以及外源激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中有多种方法促进植物的成花,包括拉枝、刻芽、扭梢、环剥、环割等物理方法和喷施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方法。然而,不同植物所要求的方法并不一致。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提早开花的方法,以促进金花茶产业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实生苗繁育: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晾干,播种,幼苗管理至一定年限后,即可进行苗木定植;(2)苗木定植;(3)苗木管理;(4)环剥:选择6年生金花茶实生幼树,基径3.0cm、株高150cm以上,用环剥刀在距地面5~10cm的主干处进行环剥,选择平滑、无伤疤、易操作的部位进行处理;环剥口宽度为2.5~4.0mm,环剥时割透树皮,但又不能用力过猛,伤及木质部,剥口平直完整,用塑料薄膜包扎,利于愈合;(5)外源激素处理:外源激素喷施步骤(4)环剥的树体,环剥当天第一次喷施,此后每隔10d喷施1次,共计喷施3次;其中,所述的外源激素是6-苄氨基嘌呤(6-BA)75mg·L-1和多效唑(PP333)800mg·L-1的混合液,即每1L的混合液中含6-苄氨基嘌呤的量为75mg,多效唑的量为800mg。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实生苗繁殖,更为具体的:11~12月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摊放于通风阴凉的地方,待果实开裂后,脱去果皮,除去杂质,水选除去病虫瘪粒种子,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10min,洗净晾干,再用含水量为5~6%的干净粗河沙层积保湿贮藏,待春天种子萌动后,即可进行播种;设置苗床宽1.2~1.5m,长15~30m,将装有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营养杯(16×14cm)摆放于苗床上,将发芽后的种子直接播入营养土杯中,淋足水,苗床上搭建1.8~2.0m高的荫棚,荫蔽度为80~85%,幼苗出土后进行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幼苗管理2年后,待苗高为30~40cm即可进行苗木定植。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苗木定植为春季进行苗木定植,在荫蔽度为70~85%的林下,按2×2~2.5m的株行距定植,每亩种植约160株,定植时,每株施3~5kg腐熟猪粪作基肥,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随后在基部覆盖些松土,即得。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苗木管理为在干旱天气早晚各浇水一次,雨天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沤根,每年进行三到四次中耕除草,以创造利于茶苗生长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提高抗逆性,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一起进行,以复合肥为主,每年施3次,分别在3~4月份、6~7月份和9~10月份进行,施肥量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每株施5~15g,定植后第二年6~7月份以压顶方式修剪1次,并剪除过密枝、纤弱枝及病虫枯枝,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优选地,步骤(4)所述环剥时间为4月中下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经过本专利技术处理的金花茶实生幼树全部开花,平均每株开花数量为42朵,与未进行任何处理的植株相比,开花株率提高60%,开花数量提高到原来的10.5倍。本专利技术技术显著提高了金花茶实生幼树的开花率和开花数量,实现金花茶的早花早产,对于推动金花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本专利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相结合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与仅采用物理方法相比,开花株率提高10%,平均单株开花数量提高44.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实生苗繁育:11~12月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摊放于通风阴凉的地方,待果实开裂后,脱去果皮,除去杂质,水选除去病虫瘪粒种子,用质量浓度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10min,洗净晾干,再用含水量为5~6%的干净粗河沙层积保湿贮藏,待春天种子萌动后,即可进行播种;设置苗床宽1.2~1.5m,长15~30m,将装有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营养杯(16×14cm)摆放于苗床上,将发芽后的种子直接播入营养土杯中,淋足水,苗床上搭建1.8~2.0m高的荫棚,荫蔽度为80~85%,幼苗出土后进行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幼苗管理2年后,待苗高为30~40cm即可进行苗木定植;(2)苗木定植:春季进行苗木定植,在荫蔽度为70~85%的林下,按2×2~2.5m的株行距定植,每亩种植约160株,定植时,每株施3~5kg腐熟猪粪作基肥,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随后在基部覆盖些松土;(3)苗木管理:在干旱天气早晚各浇水一次,雨天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沤根,每年进行三到四次中耕除草,以创造利于茶苗生长的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提高抗逆性,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一起进行,以复合肥为主,每年施3次,分别在3~4月份、6~7月份和9~10月份进行,施肥量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每株施5~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n(1)实生苗繁育: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晾干,播种,幼苗管理至一定年限后,即可进行苗木定植;/n(2)苗木定植;/n(3)苗木管理;/n(4)环剥:选择6年生金花茶实生幼树,基径3.0cm、株高150cm以上,用环剥刀在距地面5~10cm的主干处进行环剥,环剥口宽度为2.5~4.0mm;/n(5)外源激素处理:外源激素喷施步骤(4)环剥的树体,环剥当天第一次喷施,此后每隔10d喷施1次,共计喷施3次;其中,所述的外源激素是6-苄氨基嘌呤(6-BA)75m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金花茶实生幼树开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1)实生苗繁育: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晾干,播种,幼苗管理至一定年限后,即可进行苗木定植;
(2)苗木定植;
(3)苗木管理;
(4)环剥:选择6年生金花茶实生幼树,基径3.0cm、株高150cm以上,用环剥刀在距地面5~10cm的主干处进行环剥,环剥口宽度为2.5~4.0mm;
(5)外源激素处理:外源激素喷施步骤(4)环剥的树体,环剥当天第一次喷施,此后每隔10d喷施1次,共计喷施3次;其中,所述的外源激素是6-苄氨基嘌呤(6-BA)75mg·L-1和多效唑(PP333)800mg·L-1的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实生苗繁殖,更为具体的:11~12月采集金花茶成熟果实,摊放于通风阴凉的地方,待果实开裂后,脱去果皮,除去杂质,水选除去病虫瘪粒种子,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10min,洗净晾干,再用含水量为5~6%的干净粗河沙层积保湿贮藏,待春天种子萌动后,即可进行播种;设置苗床宽1.2~1.5m,长15~30m,将装有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营养杯(16×14cm)摆放于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胜丰,史艳财,唐健民,邹蓉,唐辉,韦霄,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