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550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包括染色干燥装置,所述染色干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染色干燥装置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染色干燥装置上靠近出料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导管,所述壳体的后侧与染色干燥装置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正对染色干燥装置上出料口的后侧和前侧均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干燥后送出的复合布料上存在静电,因静电极易吸附到细小的灰尘碎屑,在对复合布料进行收纳打包时,灰尘碎屑也容易一并被夹杂的带进去,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产品质量的问题。

A discharge mechanism of compound fabric dye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布料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
技术介绍
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与大多数布料相同,复合面料在生生产时也需要进行染色和干燥操作,如中国专利CN206428444U所公开的一种布料染色装置,包括箱体、染色腔、干燥腔,所述染色腔、所述干燥腔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染色腔、所述干燥腔与所述箱体侧壁之间形成容腔;所述染色腔包括第一染色腔、位于所述第一染色腔上方的第二染色腔;所述箱体内壁、顶部均设有若干个热风机,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通风口;所述干燥腔内设有若干个挤压辊,所述染色腔、所述容腔内设有若干个导向辊,所述导向辊包括上导向辊、下导向辊,所述上导向辊、所述下导向辊沿着布料传送方向交叉间隔设置;所述箱体、所述染色腔、所述干燥腔均设有进布口、出布口。本技术占地面积小,染色效率高,布料染色均匀,染色效果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干燥后送出的复合布料上存在静电,因静电极易吸附到细小的灰尘碎屑,在对复合布料进行收纳打包时,灰尘碎屑也容易一并被夹杂的带进去,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包括染色干燥装置,所述染色干燥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染色干燥装置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染色干燥装置上靠近出料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导管,所述壳体的后侧与染色干燥装置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正对染色干燥装置上出料口的后侧和前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贯穿壳体并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所述斜面圆柱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和导杆二,所述壳体上靠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表面贯穿定位板且与定位板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左端均滑动连接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的左端与壳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表面均被对应的导管贯穿且与导管固定连接,所述通槽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供导管左右滑动的限位通槽,所述导管上远离通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与壳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壁与导杆一和导杆二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簧,两个所述压簧的左端与对应套筒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端与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右端均为弧形端面且与斜面圆柱的左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负压风机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表面均经过圆弧过渡处理。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上远离限位通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除尘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布料上因静电而吸附的灰尘和碎屑进行清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二、本技术通过电机接通电源并开启开关后,其上的输出轴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随之带动斜面圆柱的转动,当斜面圆柱左侧上的凸缘面与导杆一或导杆二的右端接触时,会将导杆一或导杆二推至最左端,如图2所示,此时导杆一的右端与斜面圆柱上的凹缘面接触,导杆二的右端与斜面圆柱上的凸缘面接触,随后转动一百八十度后,在复位装置的协同配合下,实现导杆一、导杆二与斜面圆柱接触面上的反转,同理,斜面圆柱在此转动一百八十度后,又使得导杆一和导杆二恢复至最初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导杆一和导杆二的往复移动,当斜面圆柱连续转动后,在复位装置的配合下,可实现导杆一和导杆二不断的左右往复移动,通过导杆一和导杆二带着各自的导管和负压风机不断的进行左右往复移动;通过负压风机产生负压,经导管传导,将布料表面上的灰尘和杂质颗粒进行吸附,达到了清理的效果;最后配合其左右往复移动,提高其清理范围,清理的会更加完整;而上下两个导管的设置,能够将布料的上下表面均进行完整的清理;三、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干燥后送出的复合布料上存在静电,因静电极易吸附到细小的灰尘碎屑,在对复合布料进行收纳打包时,灰尘碎屑也容易一并被夹杂的带进去,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产品质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收集箱的正视剖视图。图中:1-染色干燥装置、2-底座、3-除尘装置、4-壳体、5-通槽、6-电机、7-转轴、8-斜面圆柱、9-导杆一、10-导杆二、11-定位板、12-复位装置、13-导管、14-限位通槽、15-负压风机、16-套筒、17-压簧、18-固定架、19-收集箱、20-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包括染色干燥装置1,在染色干燥装置1内完成对布料的染色和干燥操作,染色干燥装置1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对比文件的说明书中进行了充分公开,故在此不再赘述;染色干燥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随后布料从染色干燥装置1上的出料口被送出;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出料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3,通过除尘装置3的设置,能够将布料上因静电而吸附的灰尘和碎屑进行清理,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除尘装置3包括壳体4和两个导管13,壳体4的后侧与染色干燥装置1的前侧固定连接,壳体4上正对染色干燥装置1上出料口的后侧和前侧均开设有通槽5,通过前后两个通槽5,使得布料能够穿过壳体4而被送出;通槽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的左端与壳体4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通槽5表面上固定架18的设,对通槽5的安装进行加固,从而使通槽5的使用更加稳定;壳体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转轴7的左端贯穿壳体4并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8,斜面圆柱8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9和导杆二10,通过电机6接通电源并开启开关后,其上的输出轴带动转轴7的转动,转轴7随之带动斜面圆柱8的转动,当斜面圆柱8左侧上的凸缘面与导杆一9或导杆二10的右端接触时,会将导杆一9或导杆二10推至最左端,如图2所示,此时导杆一9的右端与斜面圆柱8上的凹缘面接触,导杆二10的右端与斜面圆柱8上的凸缘面接触,随后转动一百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包括染色干燥装置(1),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出料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3);/n所述除尘装置(3)包括壳体(4)和两个导管(13),所述壳体(4)的后侧与染色干燥装置(1)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上正对染色干燥装置(1)上出料口的后侧和前侧均开设有通槽(5),所述壳体(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左端贯穿壳体(4)并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8),所述斜面圆柱(8)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9)和导杆二(10),所述壳体(4)上靠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表面贯穿定位板(11)且与定位板(11)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左端均滑动连接有复位装置(12),所述复位装置(12)的左端与壳体(4)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表面均被对应的导管(13)贯穿且与导管(13)固定连接,所述通槽(5)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供导管(13)左右滑动的限位通槽(14),所述导管(13)上远离通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负压风机(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布料染色设备出料机构,包括染色干燥装置(1),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干燥装置(1)上靠近出料口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除尘装置(3);
所述除尘装置(3)包括壳体(4)和两个导管(13),所述壳体(4)的后侧与染色干燥装置(1)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上正对染色干燥装置(1)上出料口的后侧和前侧均开设有通槽(5),所述壳体(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上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左端贯穿壳体(4)并固定连接有斜面圆柱(8),所述斜面圆柱(8)的左侧滑动连接有导杆一(9)和导杆二(10),所述壳体(4)上靠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1),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表面贯穿定位板(11)且与定位板(11)滑动连接,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左端均滑动连接有复位装置(12),所述复位装置(12)的左端与壳体(4)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杆一(9)和导杆二(10)的表面均被对应的导管(13)贯穿且与导管(13)固定连接,所述通槽(5)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供导管(13)左右滑动的限位通槽(14),所述导管(13)上远离通槽(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磐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