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32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线缆收放装置不便于移动与固定,在线缆收放时摩擦力较大,同时当不使用线缆时装置容易滚动,导致线缆松开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一侧安装有收放组件,底座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收放组件包括固定架、托臂、限位杆、限位槽、转轴、转筒和润滑槽,底座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架,固定架顶端固定有托臂,托臂内部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之间的扣合安装有转轴,转轴外部套接有转筒,转轴内部开设有润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便于移动与固定,便于对线缆进行更换,收放方式简单,同时阻力更小,在不使用线缆时,可将其固定起来,固定方式简便快捷。

A device for receiving and releasing communication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收放
,具体为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
技术介绍
通线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电缆,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条件和外部干扰影响等优点,线缆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将其缠绕在收放装置外面,安装时将其从收放装置外面解开进行使用,但是现有的线缆收放装置不便于移动与固定,在线缆收放时摩擦力较大,同时当不使用线缆时装置内部缠绕线缆的转轴容易滚动,导致线缆松开。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线缆收放装置不便于移动与固定,在线缆收放时摩擦力较大,同时当不使用线缆时装置容易滚动,导致线缆松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一侧安装有收放组件,底座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安装有收放组件(2),底座(1)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3);/n所述收放组件(2)包括固定架(21)、托臂(22)、限位杆(23)、限位槽(24)、转轴(25)、转筒(26)和润滑槽(27),底座(1)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顶端固定有托臂(22),托臂(22)内部通过限位杆(23)和限位槽(24)之间的扣合安装有转轴(25),转轴(25)外部套接有转筒(26),转轴(25)内部开设有润滑槽(27);/n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液压杆(31)、固定槽(32)、液压缸(33)、油管(34)、踏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线缆收放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安装有收放组件(2),底座(1)顶端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3);
所述收放组件(2)包括固定架(21)、托臂(22)、限位杆(23)、限位槽(24)、转轴(25)、转筒(26)和润滑槽(27),底座(1)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顶端固定有托臂(22),托臂(22)内部通过限位杆(23)和限位槽(24)之间的扣合安装有转轴(25),转轴(25)外部套接有转筒(26),转轴(25)内部开设有润滑槽(27);
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液压杆(31)、固定槽(32)、液压缸(33)、油管(34)、踏板(35)和止流阀(36),底座(1)顶端另一侧固定有液压杆(31),转筒(26)外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春于红斌张临生周红武樊晓云李军军程思远雷晓萍杨红波司风雷焦二刚苏文波秦云云孙雄鹰岳晓勇武文云牛彪孙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通信通达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