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25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23
一种制冷器具(100),包括第一内胆(10)、第二内胆(20)以及中梁(30),中梁(30)包括第一容纳槽(35)、第二容纳槽(36)以及分隔部(39)、第一塑料件(31)和第二塑料件(32),第一塑料件(31)形成第一容纳槽(35)和第二容纳槽(36)的前壁,第二塑料件(32)形成第一容纳槽(35)和第二容纳槽(36)的后壁,第一塑料件(31)包括第三连接部(33),第二塑料件(32)包括第四连接部(34),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卡接形成分隔部(39)。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发生凝露可能的制冷器具。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器具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冰箱通常包括至少两个储藏间室,两个储藏间室对应两个内胆,上下两个内胆通常采用金属中梁进行连接。在一些情况下,金属中梁表面可能产生凝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发生凝露可能性的制冷器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器具,包括第一内胆、第二内胆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内胆及所述第二内胆的中梁,所述第一内胆包括与所述中梁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内胆包括与所述中梁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中梁包括用以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容纳槽、用以容纳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容纳槽以及隔开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分隔部,所述中梁包括第一塑料件和第二塑料件,所述第一塑料件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前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前壁,所述第二塑料件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后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后壁,所述第一塑料件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塑料件包括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卡接形成所述分隔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器具(100),包括第一内胆(10)、第二内胆(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内胆(10)及所述第二内胆(20)的中梁(30),所述第一内胆(10)包括与所述中梁(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内胆(20)包括与所述中梁(3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中梁(30)包括用以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容纳槽(35)、用以容纳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第二容纳槽(36)以及隔开第一容纳槽(35)和第二容纳槽(36)的分隔部(39),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30)包括第一塑料件(31)和第二塑料件(32),所述第一塑料件(31)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35)的前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器具(100),包括第一内胆(10)、第二内胆(2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内胆(10)及所述第二内胆(20)的中梁(30),所述第一内胆(10)包括与所述中梁(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内胆(20)包括与所述中梁(3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中梁(30)包括用以容纳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容纳槽(35)、用以容纳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第二容纳槽(36)以及隔开第一容纳槽(35)和第二容纳槽(36)的分隔部(39),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30)包括第一塑料件(31)和第二塑料件(32),所述第一塑料件(31)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35)的前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6)的前壁,所述第二塑料件(32)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35)的后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6)的后壁,所述第一塑料件(31)包括第三连接部(33),所述第二塑料件(32)包括第四连接部(34),所述第三连接部(33)和第四连接部(34)卡接形成所述分隔部(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35)的前壁和所述第一容纳槽(35)的后壁分别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接触,所述第二容纳槽(36)的前壁和所述第二容纳槽(36)的后壁分别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33)包括一对朝向所述第二塑料件(32)延伸的夹壁(331),所述第四连接部(34)被夹在所述一对夹壁(3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市里柏玉发程伟郝井朋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家用电器有限公司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