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21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旋转筒,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壳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支撑架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导水通道与立柱相连通,进水管的底端与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有效节约了能源,让导流管处于恒温状态,从而确保了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工作效率高,保证对导流管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

An energy-saving climate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heating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气候补偿装置的设计理念是将与天气有关的工艺过程自动化补偿相应调节量,达到节能或者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进而应用到一切和天气有关的工艺过程中,控制量可以是开关量、模拟量、脉冲量等,传统的结构较为复杂,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大,能源损坏大,传统气候补偿装置中导流管与水体接触面积小,而且无法处于恒温中,无法确保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补偿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不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经过旋转筒的水体可以通过出水管进入到集水腔内,然后进入输送通道中,通过升降电机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将输送通道内的水输送到立柱中,通过升降链条带动各个集水斗转动,将水运输至高处,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集水斗内的水被甩到导水通道中,并最终回到加热仓中,水体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动循环利用,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水体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大,能源损坏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固定筒和旋转筒内安装螺旋管状结构的导流管,可以与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大面积的接触,从而可以快速提高对导流管内部气体的温度补偿,通过在旋转筒的外侧安装与其配合的传动皮带,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在转动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对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让导流管处于恒温状态,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无法确保对导流管气体的稳定补偿,补偿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入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在加热仓上安装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外进入空气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水泵来控制进入固定筒水体的流速,从而保证对导流管内气体的温度补偿,快速方便,解决了传统气候补偿装置不便于控制,补偿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旋转筒,所述固定筒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与旋转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靠近固定筒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所述壳体靠近旋转筒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所述固定筒、旋转筒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旋转筒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位于固定筒、旋转筒的下方,所述壳体安装有导出管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旋转筒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腔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顶部与集水腔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所述输送通道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转动杆的一侧,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立柱并与立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转动杆延伸至立柱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立柱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通过升降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所述立柱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所述电机撑架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立柱并延伸至立柱的外侧,且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第六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所述立柱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所述导水通道与立柱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的底端与加热仓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口贯穿壳体上壁并延伸至壳体内侧,且水泵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与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集水斗在升降链条的外周侧呈等间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三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的内壁上,三个传动辊上套设有一个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外表面与旋转筒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传动辊与旋转筒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辊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至壳体外部,且该传动辊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皮带上设置有若干个凸棱,若干个所述凸棱呈间距并列分布,旋转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凸棱相配合的条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为螺旋管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加热仓的内周壁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所述加热仓的底部安装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的内壁上通过升降固定有若干个导流叶片,若干个所述导流叶片呈等间距环形分布在旋转筒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导入管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仓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加热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该气候补偿装置的具体工作步骤为:步骤一、将水通过进水口添加到加热仓内,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板对加热仓内的水进行加热,打开加热仓底部的控制阀,热水进入导水管,并通过导水管进入水泵,通过水泵控制热水的流速,热水通过水泵进入到进水管中,然后进入到固定筒中,并进入到旋转筒中,直至热水填满固定筒、旋转筒,室外空气从导入管的一端进入,并通过导入管进入导流管内;步骤二、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辊转动,并带动传动皮带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旋转筒转动,旋转筒在转动的同时其内壁上的导流叶片也随之转动,导流叶片对旋转筒内的热水进行搅拌,确保导流管附近的热水温度不便,处于恒温补偿状态,补偿后的气体通过导出管进入到室内;步骤三、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通过出水管导向集水腔上方,并落入集水腔中,并通过漏斗形的集水腔集中落入下方的输送通道中,此时,升降电机开启,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通过链条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转轴转动,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升降链条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螺旋叶片转动,并推动输送通道内的水流向立柱内侧底部,升降链条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各个集水斗依次经过立柱内侧底部,集水斗转动时将水载入斗中,并运输到立柱内侧上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体被甩落到导水通道中,并通过导水通道重新回到加热仓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经过旋转筒的水体可以通过出水管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2)、旋转筒(3),所述固定筒(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2)的另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1)靠近固定筒(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6),所述壳体(1)靠近旋转筒(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7),所述固定筒(2)、旋转筒(3)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2)、旋转筒(3)固定连接;/n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4),所述集水腔(4)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4)位于固定筒(2)、旋转筒(3)的下方,所述壳体(1)安装有导出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0),所述出水管(30)的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0)的另一端与集水腔(4)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5),所述输送通道(5)的顶部与集水腔(4)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8),所述输送通道(5)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转动杆(26)的一侧,所述转动杆(26)的另一端贯穿立柱(8)并与立柱(8)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27);/n所述转动杆(26)延伸至立柱(8)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4),所述立柱(8)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通过升降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16),所述立柱(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11),所述电机撑架(1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28),所述转轴(35)的一端贯穿立柱(8)并延伸至立柱(8)的外侧,且所述转轴(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29),所述第五齿轮(28)、第六齿轮(2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n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9),所述立柱(8)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17),所述导水通道(17)与立柱(8)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17)的底端与加热仓(9)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9),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20),所述导水管(19)的一端与水泵(20)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20)的输出口贯穿壳体(1)上壁并延伸至壳体(1)内侧,且水泵(20)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底端与固定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固定筒(2)、旋转筒(3),所述固定筒(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固定筒(2)的另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3)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一侧内壁上,所述壳体(1)靠近固定筒(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入管(6),所述壳体(1)靠近旋转筒(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出管(7),所述固定筒(2)、旋转筒(3)的内侧安装有导流管(33),所述导流管(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筒(2)、旋转筒(3)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集水腔(4),所述集水腔(4)为漏斗结构,所述集水腔(4)位于固定筒(2)、旋转筒(3)的下方,所述壳体(1)安装有导出管(7)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出水管(30),所述出水管(30)的一端与旋转筒(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管(30)的另一端与集水腔(4)的上方连通,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输送通道(5),所述输送通道(5)的顶部与集水腔(4)底部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一侧通过焊接竖直固定有立柱(8),所述输送通道(5)的内侧横向安装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转动杆(26)的一侧,所述转动杆(26)的另一端贯穿立柱(8)并与立柱(8)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6)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27);
所述转动杆(26)延伸至立柱(8)内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4),所述立柱(8)的内侧上部转动安装有转轴(35),所述转轴(35)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通过升降链条(15)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集水斗(16),所述立柱(8)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电机撑架(11),所述电机撑架(11)上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12),所述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28),所述转轴(35)的一端贯穿立柱(8)并延伸至立柱(8)的外侧,且所述转轴(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29),所述第五齿轮(28)、第六齿轮(2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8),所述支撑架(18)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加热仓(9),所述立柱(8)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导水通道(17),所述导水通道(17)与立柱(8)相连通,所述导水通道(17)的底端与加热仓(9)的上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仓(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9),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20),所述导水管(19)的一端与水泵(20)的输入口连接,所述水泵(20)的输出口贯穿壳体(1)上壁并延伸至壳体(1)内侧,且水泵(20)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底端与固定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集水斗(16)在升降链条(15)的外周侧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网节能气候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横向设置有三个传动辊(22),所述传动辊(22)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壳体(1)的内壁上,三个传动辊(22)上套设有一个传动皮带(23),所述传动皮带(23)的外表面与旋转筒(3)的外周面相配合,所述传动辊(22)与旋转筒(3)通过传动皮带(23)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胜孙希成裴国栋夏杜娟钟黄慷周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宏伟超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