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0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潜水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端固定安装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安装有配流轴;所述泵壳内在配流轴上转动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径向孔,每个径向孔的底部均设有通油孔;所述配流轴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每个径向孔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封盖;每个径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每个活塞上均设有塞杆;每个径向孔内在其的底部和活塞之间形成与通油孔连通的油腔、在活塞和封盖之间形成液腔;所述缸体内设有与液腔连通的通液孔,所述配流轴的右端沿其轴向向左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该潜水泵不仅结构紧凑,整体设计高度集成,而且无需电机,避免了电气不稳定因素,可长时间工作并且寿命长。

A submersibl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水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泵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潜水泵。
技术介绍
潜水泵作为流体输送场所的常用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轻纺、石油、化工、化肥、造纸、环保等行业中,主要包括有井泵、潜水排污泵、潜水混流泵、潜水轴流泵等泵型。目前,行业内使用的常规潜水泵包括泵体、电机和叶轮。其中,在泵体壁上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电机位于泵体内,并且电机轴的一端伸出在电泵壳体的外部,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外伸端。上述常规潜水泵在工作时,电机都会产生热量,一般都是依靠其泵体和电泵壳体的散热性能进行散热。但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电机单位时间产生的热量通常会大于电机的壳体和泵体单位时间散发的热量,所以常规潜水泵在连续使用时,其电机内温度上升的较快,使得电机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工作,由此会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潜水泵因为使用电机直接驱动,受到电源供电的极大限制,而无法在在无电源的环境中进行使用,限制了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水泵,其不仅结构紧凑,整体设计高度集成,而且无需电机,避免了电气不稳定因素,可长时间工作并且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潜水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端固定安装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伸入泵壳且右端穿过右端盖的配流轴;所述泵壳内在配流轴上转动连接有缸体;所述泵壳的内侧壁由四个凹曲面和四个凸曲面彼此间隔设置而组成,所述凹曲面是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曲面段和第二曲面段组成;所述缸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径向孔,每个径向孔的底部均设有通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左端沿其轴向向右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进油孔连通的进油槽口,以及四个与回油孔连通的回油槽口;四个进油槽口和四个回油槽口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油孔依次交替连通,每个进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每个回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每个径向孔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封盖;每个径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每个活塞上均设有伸出封盖顶在泵壳内侧壁上的塞杆;每个径向孔内在其的底部和活塞之间形成与通油孔连通的油腔、在活塞和封盖之间形成液腔;所述缸体内设有与液腔连通的通液孔,所述配流轴的右端沿其轴向向左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配流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出水孔连通的出水槽口,以及四个与进水孔连通的进水槽口;四个出水槽口和四个进水槽口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液孔依次交替连通,每个出水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每个进水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流轴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油孔和进油槽口的第一油孔,以及用于连通回油孔和回油槽口的第二油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配流轴内设有用于连通出水槽口和出水孔的第一液孔,以及用于连通进水槽口和进水孔的第二液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右端盖上固定安装有套接在配流轴右端的泵头,所述泵头的右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泵头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孔和进液口的进液孔,所述泵头和配流轴内设有用于连通出水孔和出液口的出液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塞杆与泵壳内侧壁接触的一端设有为半球形。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液压驱动,无需受电源限制,使用塞杆与泵壳内侧壁的曲面相配合,使得活塞和塞杆在运行时可以带动缸体旋转,通过缸体和配流轴的配合从而改变油路方向,使得结构紧凑,整体设计高度集成,节省空间和零件;(2)通过使用缸体旋转来控制油路方向,使活塞和塞杆运行更连贯,并且不会有活塞产生停止等待的状态,不会产生脉冲;(3)通过配流轴与缸体之间的配合,改变水流的方向,省略了出水单向阀和进水单向阀,节省成本;(4)整体设计无需电机,发热小,避免了电气不稳定因素,可长时间工作并且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结构图;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D-D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E-E处的剖视图;图8为图5中F-F处的剖视图;图9为图5中G-G处的剖视图;图10为图5中A-A处的剖视图;图11为图5中H-H处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配流轴和泵头连接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配流轴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3所示,一种潜水泵,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端盖2、右端固定安装有右端盖3,所述左端盖2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伸入泵壳1且右端穿过右端盖3的配流轴4;所述泵壳1内在配流轴4上转动连接有缸体5;所述泵壳1的内侧壁由四个凹曲面51和四个凸曲面52彼此间隔设置而组成,所述凹曲面51是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曲面段51a和第二曲面段51b组成;所述缸体5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径向孔53,每个径向孔53的底部均设有通油孔54;所述配流轴4的左端沿其轴向向右设有进油孔41和回油孔42;所述配流轴4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进油孔41连通的进油槽口41a,以及四个与回油孔42连通的回油槽口42a;四个进油槽口41a和四个回油槽口42a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油孔54依次交替连通,每个进油槽口41a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51a,每个回油槽口42a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51b;每个径向孔53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封盖6;每个径向孔53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7,每个活塞7上均设有伸出封盖6顶在泵壳1内侧壁上的塞杆8,所述塞杆8与泵壳1内侧壁接触的一端设有为半球形;每个径向孔53内在其的底部和活塞7之间形成与通油孔54连通的油腔53a、在活塞7和封盖6之间形成液腔53b;所述缸体5内设有与液腔53b连通的通液孔55,所述配流轴4的右端沿其轴向向左设有进水孔56和出水孔57;所述配流轴4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出水孔57连通的出水槽口57a,以及四个与进水孔56连通的进水槽口56a;四个出水槽口57a和四个进水槽口56a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液孔55依次交替连通,每个出水槽口57a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51a,每个进水槽口56a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51b。所述配流轴4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油孔41和进油槽口41a的第一油孔43,以及用于连通回油孔42和回油槽口42a的第二油孔44。所述配流轴4内设有用于连通出水槽口57a和出水孔57的第一液孔45,以及用于连通进水槽口56a和进水孔56的第二液孔46。所述右端盖3上固定安装有套接在配流轴4右端的泵头9,所述泵头9的右端设有进液口91和出液口92,所述泵头9内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孔56和进液口91的进液孔93,所述泵头9和配流轴4内设有用于连通出水孔57和出液口92的出液孔9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进油孔41与液压泵的高压油出口相连,回油孔42与油箱连通,进液口91与进水管连接,出液口92与出水管连接;上述管路连接好之后将潜水泵放入水中,启动液压泵,高压油通过进油孔41和第一油孔43进入进油槽口41a,经进油槽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端固定安装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伸入泵壳且右端穿过右端盖的配流轴;所述泵壳内在配流轴上转动连接有缸体;所述泵壳的内侧壁由四个凹曲面和四个凸曲面彼此间隔设置而组成,所述凹曲面是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曲面段和第二曲面段组成;所述缸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径向孔,每个径向孔的底部均设有通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左端沿其轴向向右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进油孔连通的进油槽口,以及四个与回油孔连通的回油槽口;四个进油槽口和四个回油槽口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油孔依次交替连通,每个进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每个回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每个径向孔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封盖;每个径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每个活塞上均设有伸出封盖顶在泵壳内侧壁上的塞杆;每个径向孔内在其的底部和活塞之间形成与通油孔连通的油腔、在活塞和封盖之间形成液腔;所述缸体内设有与液腔连通的通液孔,所述配流轴的右端沿其轴向向左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配流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出水孔连通的出水槽口,以及四个与进水孔连通的进水槽口;四个出水槽口和四个进水槽口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液孔依次交替连通,每个出水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每个进水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端盖、右端固定安装有右端盖,所述左端盖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伸入泵壳且右端穿过右端盖的配流轴;所述泵壳内在配流轴上转动连接有缸体;所述泵壳的内侧壁由四个凹曲面和四个凸曲面彼此间隔设置而组成,所述凹曲面是由对称设置的第一曲面段和第二曲面段组成;所述缸体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径向孔,每个径向孔的底部均设有通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左端沿其轴向向右设有进油孔和回油孔;所述配流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与进油孔连通的进油槽口,以及四个与回油孔连通的回油槽口;四个进油槽口和四个回油槽口彼此间隔设置且与通油孔依次交替连通,每个进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一曲面段,每个回油槽口的开口均正对一个第二曲面段;每个径向孔的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封盖;每个径向孔内均滑动连接有活塞,每个活塞上均设有伸出封盖顶在泵壳内侧壁上的塞杆;每个径向孔内在其的底部和活塞之间形成与通油孔连通的油腔、在活塞和封盖之间形成液腔;所述缸体内设有与液腔连通的通液孔,所述配流轴的右端沿其轴向向左设有进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宇陈艳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文泽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