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静青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006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屋面的引流连接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具有前端引流部,前端引流部包括:分流底板,分流底板设置于金属屋面的屋面板的上侧;引流板,从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以使从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流向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多个空心柱,从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且位于引流板的前侧;和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每个第一连接结构安装于一个对应设置的空心柱,以将分流底板安装于屋面板。通过改变前端引流部的形状以及其与压型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方式,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压型屋面基座外露大量连接钉的现象,可使基座四周没有任何外露的连接钉存在,彻底消除钉孔漏水隐患和消除连接钉锈蚀,且使金属屋面外表面美观。

A rainwater diversion device for metal roof and metal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屋面领域的引流连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
技术介绍
在压型金属屋面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对金属压型屋面的防水性能越来越重视。在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中压型金属屋面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金属屋面的防水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需要在屋面上放置出屋面管道或轴流风机11时,其风机11与压型屋面板12的连接的防水性能更显重要。目前,行业比较流行的做法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压型屋面板12,用于屋面防水和保护;引流件14,用于压型板屋面上游来水,向基座13两侧引流;基座13,金属材质,与压型屋面板连接,防止雨水进入洞口内部;风机11,分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用于将室内热气或有害气体抽出室外;压板18,用于将屋面板与衬板连接紧固用;衬板15,位于引流件和压型屋面板下面,通过内铺防水材料后,与压型屋面板和引流件连接;连接钉16,用于将屋面板与衬板或衬板与引流器连接在一起。这里,关键的技术是基座13的连接是薄金属板通过折弯、焊接形成基座13后,再通过内置连接的方式将其与压型屋面板12连接在一起,并在其间夹有通长的密封材料。这种连接方式外部不露任何连接钉16;防水效果有充分的保证。然而,由于基座13较宽时,需要将迎水面的压型屋面板12的波峰部分切除,并设置引流件14和衬板15,才能将迎水面的雨水导到基座13两侧,排至基座13下端。引流件14和衬板15以及压型屋面板12间衬有密封材料,并通过连接钉16连接在一起。而基座13下端可以根据屋面板12的波峰现状,留有相应缺口,通过内置连接后,具有了很好的防水性能。由图1和图2所示的构造图可知,现有压型屋面板12与基座13的连接处存在如下问题:基座13前端的引流件14与基座13之间的连接,外露有大量的连接钉16,留有漏水隐患;引流件14与衬板15的连接,是通过连接钉16连接的,也外露有大量的连接钉16,存在漏水隐患;压型屋面板12与衬板15的连接,同样外露大量的连接钉16,留有漏水隐患;基座13前端现场切割的压型屋面板12,切口锈蚀严重影响屋面板12的寿命,也会造成衬板15和引流件14的腐蚀;切割的压型屋面板12波峰,留有洞口,一般此处设有密封堵头17,其防水封堵的可靠性一直困扰这个行业,等诸多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金属屋面防水的至少一个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其不仅可引导水流,且可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如解决外露有大量的连接钉,以降低漏水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具有前端引流部,所述前端引流部包括:分流底板,所述分流底板设置于所述金属屋面的屋面板的上侧;引流板,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以使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流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多个空心柱,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且位于所述引流板的前侧;和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于一个对应设置的空心柱,以将所述分流底板安装于所述屋面板。可选地,所述分流底板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屋面板波峰缺口,且每个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的后端封闭。可选地,所述前端引流部还包括前挡板,设置于所述分流底板的前端边缘处;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进水口。可选地,所述前端引流部还包括:后挡板,设置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引流板之间,且处于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的后端处封闭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所述后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口,且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从所述引流板与所述后挡板之间流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和两个竖向挡板,连接所述进水口的竖向边缘和所述通水口的竖向边缘,以使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通水口。可选地,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或不同。可选地,所述前端引流部还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引流板和多个所述空心柱的上端,且不封闭每个所述空心柱的上端。可选地,所述引流板包括沿一竖直设置且前后延伸的参考平面对称设置的分流子板;每个所述分流子板从所述参考平面处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且向后延伸。可选地,所述雨水分流装置还包括基座背水部和基座中间部;所述基座中间部安装于所述屋面板和所述前端引流部;所述基座背水部安装于所述屋面板和所述基座中间部。可选地,所述基座背水部、所述基座中间部和所述前端引流部均具有向所述雨水分流装置内部弯折且竖向设置的竖向连接板;所述基座背水部和所述基座中间部的所述竖向连接板之间焊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基座中间部和所述前端引流部的所述竖向连接板之间焊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基座背水部和所述基座中间部均具有向所述雨水分流装置内部弯折且水平设置的水平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的内侧边缘处设置有向上的翻边;所述基座背水部和所述基座中间部的所述水平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屋面板;所述分流底板和所述水平连接板与所述屋面板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密封材料;所述雨水分流装置的上端安装有通风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金属屋面,包括屋面板和连通洞,其中,还包括上述任一种雨水分流装置,所述雨水分流装置安装于所述连通洞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前端引流部的雨水引流技术,通过改变前端引流部的形状以及其与压型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方式,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压型屋面基座外露大量连接钉的现象。进一步地,可使基座四周没有任何外露的连接钉存在,彻底消除钉孔漏水隐患和消除连接钉锈蚀,且使金属屋面外表面美观。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及金属屋面也避免了普通基座四周屋面板容易锈蚀的现象发生,提高了金属屋面的使用寿命。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压型屋面雨水引流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压型屋面基座前端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雨水分流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雨水分流装置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金属屋面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图5所示金属屋面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图7是图6所示结构的示意性剖切图;图8是图6所示结构的另一示意性剖切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雨水分流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所示,并参考图4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200,雨水分流装置200可具有前端引流部210。前端引流部210包括分流底板20、引流板30、多个空心柱40和多个第一连接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具有前端引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流部包括:/n分流底板,所述分流底板设置于所述金属屋面的屋面板的上侧;/n引流板,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以使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流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n多个空心柱,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且位于所述引流板的前侧;和/n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于一个对应设置的空心柱,以将所述分流底板安装于所述屋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雨水分流装置,具有前端引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流部包括:
分流底板,所述分流底板设置于所述金属屋面的屋面板的上侧;
引流板,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以使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流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
多个空心柱,从所述分流底板向上延伸出,且位于所述引流板的前侧;和
多个第一连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安装于一个对应设置的空心柱,以将所述分流底板安装于所述屋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底板的前端两侧均设置有屋面板波峰缺口,且每个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的后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流部还包括:
前挡板,设置于所述分流底板的前端边缘处;所述前挡板上设置有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引流部还包括:
后挡板,设置于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引流板之间,且处于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的后端处封闭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所述后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口,且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从所述引流板与所述后挡板之间流向所述分流底板的一侧或两侧;和
两个竖向挡板,连接所述进水口的竖向边缘和所述通水口的竖向边缘,以使从所述分流底板前侧流过来的水经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通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面板波峰缺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同或不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青
申请(专利权)人:赵静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