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包括该绝缘体的定子以及包括该绝缘体的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830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7
绝缘体(5)包括:线圈缠绕部(50)、第一凸缘部(51),以及第二凸缘部(52)。线圈缠绕部(50)供由剖面为圆形的绕线构成的线圈(7)缠绕;第一凸缘部(51)设置在线圈缠绕部(50)的铁心扇形体(41)侧;第二凸缘部(52)设置在线圈缠绕部(50)的齿部(42)的径向内端侧。所述线圈缠绕部(50)具有倾斜面(50a),该倾斜面(50a)与第一凸缘部(51)连接且以从所述第一凸缘部(51)朝着所述第二凸缘部(52)自所述齿部(42)的上表面(42a)算起的高度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在将所述线圈的线径设为D(mm),将以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为基准面的情况下的所述倾斜面50a的倾斜角设为α(°)时,满足以下关系:0<(-6.8D+b)≤α<30(b为常数,8.3≤b≤11.6)。

Insulator, stator including the insulator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ins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绝缘体、包括该绝缘体的定子以及包括该绝缘体的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线圈缠绕的绝缘体、包括该绝缘体的定子以及包括该绝缘体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用于工业和车载电动机的需求增加,要求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并降低成本。已知:提高电动机效率的方法之一为提高布置在定子的定子槽内的线圈的占空系数。通过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能够抑制电动机在工作时因在线圈中流动的电流所引起的损耗。让线圈整列着缠绕在定子的齿部上的整列缠绕线圈作为提高线圈的占空系数的构造,已为众人所知。为实现该整列缠绕线圈而提出了各种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构造:在供线圈缠绕的绝缘线圈绕线管的筒体的端部或形成在筒体两端的凸缘部的内侧,形成有台阶或坡度,以实现整列缠绕线圈。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在安装在多个齿部(teeth)上并用于将线圈与多个齿部(teeth)绝缘的绝缘体的侧面形成有用于收纳已缠绕线圈的收纳槽,从而实现整列缠绕线圈。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1-1228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体,包括:线圈缠绕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所述线圈缠绕部覆盖从铁心扇形体突出的齿部的轴向端面和至少周向两侧面的一部分,供线圈缠绕,所述第一凸缘部接着该线圈缠绕部的齿部基端侧或齿部径向内端侧中的一侧而设,所述第二凸缘部接着所述线圈缠绕部的所述齿部基端侧或所述齿部径向内端侧中的另一侧而设,该绝缘体的特征在于:/n所述线圈缠绕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从所述第一凸缘部朝着所述第二凸缘部自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算起的高度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n在将所述线圈的线径设为D,D的单位为mm,将以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为基准面的情况下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设为α,α的单位为°时,满足以下关系:/n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0 JP 2017-1804881.一种绝缘体,包括:线圈缠绕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所述线圈缠绕部覆盖从铁心扇形体突出的齿部的轴向端面和至少周向两侧面的一部分,供线圈缠绕,所述第一凸缘部接着该线圈缠绕部的齿部基端侧或齿部径向内端侧中的一侧而设,所述第二凸缘部接着所述线圈缠绕部的所述齿部基端侧或所述齿部径向内端侧中的另一侧而设,该绝缘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缠绕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从所述第一凸缘部朝着所述第二凸缘部自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算起的高度逐渐变高的方式倾斜,
在将所述线圈的线径设为D,D的单位为mm,将以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为基准面的情况下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设为α,α的单位为°时,满足以下关系:
0<(-6.8D+b)≤α<30,其中,b为常数,8.3≤b≤1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缘部具有与所述倾斜面相连而设且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相对的内表面,该内表面朝着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相反的一侧倾斜,
将以与所述齿部的轴向端面正交的面为基准面的情况下的所述内表面的倾斜角设为β,β的单位为°时,满足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菱田光起米田博国友浩胜吉川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