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峥凯专利>正文

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773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51
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包括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和发光层(6),发光层(6)包覆或包裹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包括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其中,至少一组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与至少另一组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之间绝缘,当其与交流电源连接并导通时,发光层(6)可电致发光。电致发光电源导线没有透明导电层和紧贴透明导电层的辅助电极裸导线,结构简单,容易生产,降低了成本,利于使电致发光线的发光效果更加多样,导线(1,2,3,4,8,9,10,11,111,112,201,202,301,302)设置在发光层(6)内部,增强了其耐弯折性能,结构可靠,利于环保,还具有指示效果,例如用于作为各种用电设备的电源导线时,与供电线路连接后,使电源导线具有有电没电看得见的效果。

An electroluminescent power supply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导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的原理是以硫化锌为主体发光材料的发光粉在一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磁场中会发出柔和的光线,根据这一原理先后诞生出发光片和发光线两种主要产品,发光片的结构是发光粉夹在两层导电电极层或片之间,其中一层导电层或片为透明导电层或片;现有的电致发光线的结构与发光片原理相同,结构类似,仅将两个平行的电极中的一个不透光电极卷缩成中心电极,另一层透明电极层就自然平行包裹在中心电极外层,发光粉层位于中间层,透明导电层通过其表面缠绕接触较小线径的金属裸导线与中心电极导线作为火线和零线,其同时导通一定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发光粉层就会被激发而发光,不论是电致发光片,还是发光线中的发光粉,均是在电极之间的封闭电场中发光。现有该结构的普通电致发光线,只是一种能发光的装饰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耐弯折,尤其是不能作为交流电源导线直接应用,普通发光线其外层的透明导电层容易渗入发光层的孔隙,经多次折弯会破坏金属基体裸导线外壁的绝缘介质层,极易造成短路,而且其短路处也难以察觉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包括导线和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覆或包裹所述导线,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线;其中,至少一组导线与至少另一组导线之间绝缘,当其与交流电源连接并导通时,所述发光层可电致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包括导线和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覆或包裹所述导线,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组,每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线;其中,至少一组导线与至少另一组导线之间绝缘,当其与交流电源连接并导通时,所述发光层可电致发光。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两组导线中的至少一组导线的外壁包覆或包裹有绝缘材料层,以形成绝缘导线。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外壁包裹有透明或透光的塑胶层。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条该电致发光电源导线绞合成缆,或至少一条该电致发光电源导线的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三组,其中,任意两组所述导线之间绝缘,所述导线绞合成缆,或至少两组所述导线以至少另一组所述导线为轴线,并沿所述轴线依次同旋向螺旋缠绕。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组导线还与所述的至少另一组导线相互平行,或绞合成缆,或相互缠绕。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材料层为介电绝缘材料层,其主要由钛酸钡、碳酸钡或钛白粉与高分子粘合剂,或与聚氨酯漆或聚酯亚胺漆混合后涂覆烘干形成;或直接采用聚氨酯漆或聚酯亚胺漆涂敷烘干形成;或直接包裹高分子塑胶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主要由包括硫化锌、铜及二氧化硅组成的电致发光粉与高分子粘合剂,或与聚氨酯漆或聚酯亚胺漆混合后涂覆烘干形成。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粘合剂主要由松油醇、硅树脂化合物、乙酸二甘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以及氟化聚合物组成。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至少两组导线中,以至少一组导线作为轴线组,以至少另一组导线作为缠绕组,所述缠绕组以所述轴线组为轴线,并沿所述轴线组螺旋缠绕。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包括若干组所述导线,所述缠绕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几组用于与所述交流电源的一相连接。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中的至少两组所述导线分别沿所述轴线组正、反螺旋缠绕,以形成网状编织层。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电源导线的一端用于通过多路交流输出驱动器或变频器间接接入或直接接入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源,其另一端用于连接用电装置。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致发光电源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峥凯殷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殷峥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