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643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中设备包括内腔壁(1)和驱动电机(2);所述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还包括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所述内腔壁(1)合围形成解冻加热空间;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设置在解冻加热空间内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2)与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机械传动相连;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下电极组件(4)中电极是指电极天线,能够辐射出设定的电磁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判断负载实际的尺寸、形状、重量、位置、温度等调整电极与负载间的距离,改变极板间的电容,同时和极板间的外围匹配电路动态平衡。

Defrosting and heating equipment including mobile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解冻加热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中移动式电极是一种电极天线,能够辐射出设定的电磁波。
技术介绍
低频解冻法低频解冻(电阻型)是将冻肉视为电阻,利用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使冰融化,所用电流是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或60Hz的低频。电阻型比空气型和水解冻的速度快2~3倍,汁液流失率低,持水能力强,品质较佳,设备费较少、耗电少,运转费低。但此法只能解冻表面平滑的块状冻肉,肉块内部解冻不均匀,而且在上下极板不完全贴紧时,只有贴紧部分才能通过电流,从而易产生过热冻品,有时还会出现煮过的状态。有研究表明,将低频解冻与传统热空气或水解冻相结合处理冻肉(首先利用空气解冻或水解冻,使冻肉表面温度升高到-10℃左右,然后利用低频解冻),可以改善电极板与肉的接触状态,同时还可以减少随后解冻中的微生物繁殖,解冻后肉的汁液流失率低,持水能力也得以改善。现有技术,如专利文献CN109259045A公开的具有可重新定位电极的解冻设备。热提高系统可耦合到用于包含负载的密闭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壁(1)和驱动电机(2);所述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还包括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n所述内腔壁(1)合围形成解冻加热空间;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设置在解冻加热空间内的两侧;/n所述驱动电机(2)与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机械传动相连;/n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下电极组件(4)中电极是指电极天线,能够辐射出设定的电磁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壁(1)和驱动电机(2);所述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还包括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
所述内腔壁(1)合围形成解冻加热空间;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设置在解冻加热空间内的两侧;
所述驱动电机(2)与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机械传动相连;
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下电极组件(4)中电极是指电极天线,能够辐射出设定的电磁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串联或并联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上电极(7)或下电极(11)串联时,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收射频功率,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电极(7)或下电极(11);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上电极(7)或下电极(11)并联时,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上电极或下电极,另一端接另一电极或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3)和/或下电极组件(4)并联第一可变电容;所述第一可变电容与所述上电极(7)或下电极(11)并联时,所述第一可变电容的一端接上电极或下电极,另一端接另一电极或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还包括上接地金属件(6)和/或下接地金属件(10);所述上接地金属件(6)和/或下接地金属件(10)设置在解冻加热空间内;
所述上接地金属件(6)和/或下接地金属件(10)与腔体相连接地;
所述驱动电机(2)与上接地金属件(6)和/或下接地金属件(10)机械传动相连;
上接地金属件(6)和/或下接地金属件(10)是形成第一可变电容的部件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电容包括电容值大小能够调整的叉指电容;
所述叉指电容包括第一金属片结构和第二金属片结构;
所述第一金属片结构与所述第二金属片结构的金属片之间互不接触,构成平板电容结构;
所述驱动电机(2)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金属片结构驱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一金属片结构和/或所述第二金属片结构,从而改变所述第一金属片结构与所述第二金属片结构的金属片之间的重叠面积或者距离;
所述的叉指电容是形成所述第一可变电容的方式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3)包括上电极盖板(5)、上电极(7)以及上电极支撑件(8);
所述上电极支撑件(8)支撑所述上电极盖板(5);所述上电极(7)设置在上电极盖板(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组件(4)包括下电极盖板(9)、下电极(11)、下电极支撑件(12);
所述下电极支撑件(12)支撑所述下电极盖板(9);所述下电极(11)设置在下电极盖板(9)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移动式电极的解冻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能够
-通过手动控制开关被使用者启闭,从而调节上电极组件(3)、下电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虢超殷为民弗兰克李安海燕史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点为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