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怡光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59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端和制冷剂输出端至少一端设有附加节流装置。由于在蒸发器之前和/或后设有附加节流装置,可以增加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逗留时间,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时间,即可以调节制冷剂的流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以测量出风口温度来决定压缩机工作与否的空调器工作模式下,让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以便让制冷剂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到风中,使压缩机的停机时间尽量延长,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并可以提供不同的风以满足不同的人群的要求,同时在以測量进风口的温度来决定压缩机工作与否的工作模式下该附加节流装置可以不工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技术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器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现 有的空调器一般都是测量进风口的空气温度作为环境温度,根据环境 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决定压縮机工作与否,在技术专利ZL200520044412. 1中也提出了还可以通过测量出风口的空气温度来决 定压縮机工作与否,且俩者可以相互切换。后者虽然能使压縮机间歇 工作,但是空调器的制冷剂节流装置没作改变,低于10度的制冷剂从 蒸发器出口流出,能量没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增加附加的节流装置, 以充分利用制冷剂中的能量,延长压縮机的停机时间,以减少能耗,同 时该附加节流装置在测量进风口温度来决定压縮机工作与否的工作 模式中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的空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器,包 含靠近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蒸发器,靠近室外排风口的冷凝器、压縮 机和轴流风扇,连接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一毛细管,空调器室 内循环空气出口设有出风口测温探头,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入风口测 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端和制冷剂输出端至少一 端设有附加节流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附加节流装置包括与第一毛细管 串联连接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毛细管连接,第二 毛细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连接,第二毛细管与第一电磁阀并联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附加节流装置包括设在蒸发器输 入端的第二电磁阀和/或设在蒸发器输出端的第三电磁阀。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附加节流装置包括与第一毛细管 串联连接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毛细管连接,第二 毛细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一端连接,第二毛细管与第一电磁阀并联 连接,蒸发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三电磁阀。由于在蒸发器之前和/或后设有附加节流装置,可以减缓制冷剂 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速度,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时间,即可以调节制 冷剂的流速,若流速慢,则能够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延长了压縮机 的停机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以 测量出风口温度来决定压縮机工作与否的空调器工作模式下,让制冷 剂在蒸发器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以便让制冷剂的能量充分的释放到风 中,使压縮机停机时间尽量延长,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并可以提供不 同的风以满足不同的人群的要求,同时在以測量进风口的温度来决定 压縮机工作与否的工作模式下附加节流装置可以不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单冷型分体式空调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单冷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单冷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单冷型分体空调器第三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的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第三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歩的描述。 一种空调器,包含靠近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蒸发器l,靠近室外排风口的冷凝器3、压縮机4和轴流风扇2,连接在蒸发器1和冷凝 器3之间的第一毛细管6,空调器室内循环空气出口设有出风口测温 探头IO,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入风口测温探头8,其特征在于在蒸发 器1的制冷剂输入端和制冷剂输出端至少一端设有附加节流装置。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第一毛细管的一端与冷凝器3连 接,第一毛细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毛细管11的一端连接,第二毛细 管11的另一端与蒸发器1连接,第二毛细管11与第一电磁阀12并 联连接。图2为本实施例在单冷型分体式空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 5为本实施例在热泵型分体式空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当控制单元切断第一电磁阀12时,制冷剂在冷凝器3和蒸发器1之 间需要流经第一毛细管6和第二毛细管11两个毛细管,因此减缓了 制冷剂的流速,使得制冷剂得以在蒸发器1处与室内空气进行充分的 热量交换,延长了压縮机的停机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当控制 单元打开第一电磁阀时,则制冷剂不通过第二毛细管,附加节流装置 不工作,恢复按第一毛细管节流。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蒸发器1的制冷剂输入端设有第 二电磁阀13,蒸发器1制冷剂输出端设有第三电磁阀14。如图所示,第一毛细管的一端与冷凝器3连接,第二电磁阀13的一端与第一毛细管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13的另一端与蒸发器1的制冷剂 输入端连接,蒸发器1的制冷剂输出端与第三电磁阀14的一端连接, 第三电磁阀14的另一端与压縮机4连接。图3为本实施例在单冷型 分体式空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在热泵型分体式空调 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当第二电磁阀13和第三电磁阀14切断时,则制 冷剂停留在蒸发器l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因此控制第二电磁 阀13和第三电磁阀14的切断时间就可以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 速。第二电磁阀13和第三电磁阀14的切断时间越长,制冷剂在蒸发 器中与空气的热交换越充分,则压縮机的停机时间越长,节能效果越 好。当第二电磁阀13和第三电磁阀14处于长开状态时,附加节流装 置不工作。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附加节流装置包括与第一毛细管 6串联连接的第二毛细管11,第二毛细管11的'一端与第一毛细管6 的一端连接,第一毛细管6的另一端与冷凝器3连接,第二毛细管 1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阀13的一端连接,第二电磁阀13的另一端 与蒸发器1的一端连接,第二毛细管11与第一电磁阀12并联连接, 蒸发器1的另一端与第三电磁阀1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磁阔14的另 一端与压縮机4连接。第二电磁阀13可以取消。图4为本实施例在 单冷型分体式空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在热泵型分体 式空调器中的结构示意图。切断第一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阔14,则 可减缓制冷剂的流速,切断时间越长,则压縮机的停机时间越长,节 能效果越好。当第一电磁阀12和第三电磁阀14处于长开状态时,附 加节流装置不工作。因此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切断和打开时间,就可以控制热量交换的 时间和速度,从而达到尽可能节能的目的。上述电磁阀均与设在空调 器内部的控制板连接,由控制板控制电磁阀的通断时间。权利要求1. 一种空调器,包含靠近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蒸发器,靠近室外排风口的冷凝器、压缩机和轴流风扇,连接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一毛细管,空调器室内循环空气出口设有出风口测温探头,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入风口测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端和制冷剂输出端至少一端设有附加节流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附加节流装置包括 与第一毛细管串联连接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毛细 管连接,第二毛细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连接,第二毛细管与第一电磁 阀并联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附加节流装置包括 设在蒸发器输入端的第二电磁阀和/或设在蒸发器输出端的第三电磁 阀。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附加节流装置包括 与第一毛细管串联连接的第二毛细管,第二毛细管的一端与第一毛细 管连接,第二毛细管的另一端与蒸发器的一端连接,第二毛细管与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含靠近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蒸发器,靠近室外排风口的冷凝器、压缩机和轴流风扇,连接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第一毛细管,空调器室内循环空气出口设有出风口测温探头,室内循环空气入口的入风口测温探头,其特征在于在蒸发器的制冷剂输入端和制冷剂输出端至少一端设有附加节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怡光
申请(专利权)人:朱怡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