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焊接构造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集装箱船等中使用的焊接构造体。
技术介绍
在搭载大量的货物的大型的集装箱船中,在上层甲板(上甲板)形成有用于进行货物的装卸的较大的开口部(舱口)。此外,为了防止海水的流入等,在上层甲板上以包围舱口的方式设有舱口侧围壁。上层甲板和舱口侧围壁均是通过焊接多个钢板而构成的。此外,舱口侧围壁焊接于上层甲板上。在上述那样的大型的集装箱船在海上航行时,由于波浪会对船身施加使船身整体弯曲的载荷(纵向弯曲载荷)。为了针对这样的载荷充分地确保船身的强度(纵向弯曲强度),上层甲板和舱口侧围壁使用高强度的厚壁钢板。此外,如上所述,舱口侧围壁和上层甲板均具有焊接多个钢板而成的结构。换言之,在舱口侧围壁和上层甲板形成有用于将钢板相互焊接的多个焊接部。在焊接部产生的裂纹容易沿着焊接部传播。因此,例如在舱口侧围壁的焊接部产生了裂纹的情况下,有时该裂纹会沿着焊接部朝向上层甲板侧传播,传播来的裂纹会扩展到上层甲板的焊接部。因而,为了充分地提高船身的强度,舱口侧围壁和上层甲板需要具有能够使上述的裂纹的扩展停止的特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构造体,其具有在板状的接合构件的端面抵接于板状的被接合构件的被接合面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构件两侧部分熔透焊接于所述被接合构件而成的T形接头部,其中,/n所述接合构件具有与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方向垂直的第1表面和第2表面,/n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t满足下述(i)式,/n在将形成于所述第1表面侧的第1焊接部的第1热影响部的最顶点与所述第1表面之间的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方向上的距离设为距离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焊接构造体,其具有在板状的接合构件的端面抵接于板状的被接合构件的被接合面的状态下将所述接合构件两侧部分熔透焊接于所述被接合构件而成的T形接头部,其中,
所述接合构件具有与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方向垂直的第1表面和第2表面,
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t满足下述(i)式,
在将形成于所述第1表面侧的第1焊接部的第1热影响部的最顶点与所述第1表面之间的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方向上的距离设为距离h1、将形成于所述第2表面侧的第2焊接部的第2热影响部的最顶点与所述第2表面之间的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方向上的距离设为距离h2时,
通过使用从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的1mm深度位置分别提取并且厚度方向与所述板厚方向一致的、ASTME208所规定的类型P3试验片而进行的NRL落锤试验所得出的无延展性转变温度为-60℃以下,并且满足下述(ii)式和(iii)式,所述t的单位为mm,所述h1的单位为mm,所述h2的单位为mm,
t≥50.0···(i)
NDTT1≤-30.5×ln(h1)-14.0···(ii)
NDTT2≤-30.5×ln(h2)-14.0···(iii)
其中,NDTT1和NDTT2是通过使用从第1表面和第2表面的1mm深度位置分别提取的、ASTME208所规定的类型P3试验片而进行的NRL落锤试验所得出的无延展性转变温度,其单位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构造体,其中,
所述接合构件的板厚t、所述距离h1及所述距离h2满足下述(iv)式和(v)式,所述t的单位为mm,所述h1的单位为mm,所述h2的单位为mm,
h1≤t/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川铁平,岛田祐介,小田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