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8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小型化、且能够提升越过台阶的性能的自走式电子设备。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包括:驱动轮,使壳体行走;支承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而将所述驱动轮在直线方向可位移地支承;以及施力构件,将所述驱动轮向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所述直线方向且所述壳体的底部侧进行施力。

Wheel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self-propelle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
本专利技术关于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自走式电子设备,例如在专利文献1揭示有自走式运输车,其具备:前后的车身框架、支承各车身框架的多个脚轮、设置于前后车身框架之间的左右框架、以及支承左右框架的一对的驱动轮。在该自走式运输车中,各框架经由左右方向的摆动轴可摆动地连结在前后的车身框架的一方,并且经由连结轴在上下方向可摆动地连结在另一方的车身框架。进一步,在各车身框架与各框架之间设置有供各连结轴插入的压缩弹簧,构成为通过压缩弹簧经由框架而将驱动轮向下方施力。根据该自走式运输车,在地面等行走时,在该地面存在凹凸的情况下,驱动轮根据该凹凸而在摆动轴周围升降,驱动轮沿着凹凸面进行驱动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63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专利文献1的自走式运输车,支承驱动轮的结构在前后方向需要宽广的空间,因此该车轮支承结构不适合使自走式运输车小型化。又,由于驱动轮是以支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摆动的方式被框架支承的结构,因此存在有无法越过台阶的情况。即,在该自走式运输车越过台阶时,首先前侧的车身框架的脚轮越过台阶,然后驱动轮接近台阶而欲越过。此时,由于前方的脚轮已骑上台阶而框架倾斜,虽然倾斜的框架与地面间的距离变宽而驱动轮朝向地面突出,但存在有由于驱动轮朝向地面往大致垂直方向突出,因此驱动轮容易在卡在台阶,而无法越过台阶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鉴于如此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小型化、且能够提升越过台阶的性能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其包括:驱动轮,其使壳体行走;支承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以在直线方向可位移的方式支承所述驱动轮;以及施力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轮向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所述直线方向且所述壳体的底部侧进行施力。专利技术效果在以将左右方向的摆动轴作为中心而在上下方向可摆动的方式支承驱动轮的现有的车轮支承结构中,由于在从摆动轴至驱动轮的中心为止之间需要在前后方向有一定间隔,因此需要扩大壳体内的用于收纳车轮支承结构的前后方向的空间,伴随于此而自走式搬运车的前后方向尺寸变长。相对于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并非如现有技术那样使驱动轮摆动,而是由于驱动轮被推向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直线方向且被推向壳体的底部侧而能够位移,因此能够缩小收纳车轮支承结构的前后方向的空间,且使自走式电子设备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变短而可小型化。又,由于能够使驱动轮在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直线方向位移,因此也可提升越过台阶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结构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示出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仰视图。图3是沿着于图1示出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前后方向的垂直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结构的说明图,(A)示出地面行走时的状态,(B)示出越过台阶时的状态。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行走状态的说明图,(A)示出接近台阶时,(B)示出接触台阶时。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行走状态的说明图,(A)示出越过台阶的第一阶段,(B)示出越过台阶的第二阶段。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结构的说明图,(A)示出地面行走时的状态,(B)示出越过台阶时的状态。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子设备中的地面行走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9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走式电子设备中的地面行走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自走式电子设备,在使用图式的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自走式清扫机的情况,但本专利技术的自走式电子设备不限于自走式清扫机。(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车轮支承结构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于图1示出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仰视图,图3是沿着于图1示出的自走式电子设备的前后方向的垂直剖视图。又,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结构的说明图,(A)示出地面行走时的状态,(B)示出越过台阶时的状态。<自走式清扫机的构造>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具备车轮支承结构的自走式清扫机1具备平盘形的壳体2。再者,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2为圆盘形,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俯视的形状为椭圆形或多角形状。壳体2包含形成为圆形的顶板。顶板由顶板前部2b1和盖部2b2构成,其中,顶板前部2b1构成其前部,盖部2b2从中间部延伸至后部而构成,且盖部2b2以未图示的铰链部为支点而向上方打开,所述铰链部配置在与顶板前部2b1的交界侧的侧部。在顶板前部2b1的前端部形成有使配置于内部的电路基板(不图示)的热发散的多个空气孔2b11。又,壳体2包含形成为环状的侧板及底板2a。又,如图3所示般壳体2包含内部结构壁2d。底板2a的前端部2a1成为朝向前方上升的弯曲面或倾斜面(参照图3、图5(A))。侧板由各个圆弧状的侧板前半部2c1与侧板后半部2c2构成。侧板前半部2c1以作为缓冲器(bumper)而发挥功能的方式,经由未图标的弹性构件而相对于内部结构壁2d可移动地嵌合。在侧板前半部2c1内部设置有检测侧板前半部2c1的碰撞的障碍物接触传感器(未图示)。进而,在侧板前半部2c1中,于前方、及左右斜前方的三处配置超音波接收部14A,并且于三处的超音波接收部14A之间的两处配置超音波接收部14B。进而,在从壳体2的前部表面的外部能够辨识的位置设置感应信号接收部24及充电用连接部13。壳体2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板2a的吸入口31、和设置于后部的斜上方的排气口32,在壳体2的内部配置集尘部15及电动送风机(不图示)。集尘部15,为收集室内的尘埃的部分,具备集尘容器15a、与集尘过滤器15b。在集尘容器15a,形成有与吸入口31连通的与流入路径相通的流入口、和与电动送风机(不图示)连通的与管部114相通的排气口。在自走式清扫机1的底面的前半部,设置有配置于吸入口31之内的旋转刷9、配置于吸入口31的左右斜前方的边刷10(sidebrush)、以及驱动轮单元(参照图4),该驱动轮单元包含配置于吸入口31的左右斜后方位置的驱动轮(左驱动轮22L及右驱动轮22R)。再者,驱动轮的下部通过设置于壳体2的底板2a的左右的孔部2a11而向外部突出。旋转刷9及边刷10藉由刷体马达(不图标)而被驱动进行旋转。又,在底面的后半部的左右方向中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动自如的后轮26。后轮26的车轮旋转自如。再者,在图2与图3中,以两点链线表示后轮26向前方旋动了180°的状态。自走式清扫机1具有地面检测传感器18,该地面检测传感器18分别配置在壳体2的底部中的前后方向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以及左右的边刷10的轴心位置的总计四处。又,在自走式清扫机1的前半部配置电路基板11S,在后半部配置充电电池12及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轮,其使壳体行走;/n支承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以在直线方向可位移的方式支承所述驱动轮;以及/n施力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轮向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所述直线方向且所述壳体的底部侧进行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6 JP 2017-2210921.一种自走式电子设备的车轮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轮,其使壳体行走;
支承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以在直线方向可位移的方式支承所述驱动轮;以及
施力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轮向相对于铅直线倾斜的所述直线方向且所述壳体的底部侧进行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支承结构,其中,所述直线方向为随着朝向下方而向所述壳体的行进方向侧倾斜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支承结构,其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户佑毅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