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基站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80007370.0、申请日为2015年01月13日的PCT申请PCT/JP2015/050679、专利技术名称为“与基站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公开涉及装置、程序和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智能电话的数量增加已经导致移动通信网络上的流量的显著增加。因此,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等的数据卸载已经被研究。例如,第三代合伙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组一直集中于作为长期演进(LTE)所必需的关键
的D2D通信。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允许终端将发送包划分为第一包和第二包、将第一包直接发送到第二终端、并且经由基站将第二包发送到第二终端的技术。引文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2-110045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包括以上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的常规技术中,当数据在不经由基站进行路由的情况下通过D2D通信被发送或接收时,网路上没有节点可以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第一无线电终端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被配置为与无线电基站执行第一无线电通信,所述方法包括:/n直接与第二无线电终端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由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不同的控制节点控制,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不遍历所述无线电基站和所述控制节点;以及/n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向所述控制节点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相关,其中,所述计费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中包括的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14 JP 2014-0263131.一种用于第一无线电终端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被配置为与无线电基站执行第一无线电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直接与第二无线电终端执行第二无线电通信,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由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不同的控制节点控制,并且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不遍历所述无线电基站和所述控制节点;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向所述控制节点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相关,其中,所述计费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中包括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无线电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源IP地址,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从第一无线电终端发送的数据的量,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由第一无线电终端接收的数据的量,
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符,以及
与应用相关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频率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频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是第一无线电终端与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频率不同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是第一无线电终端与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无线电终端是车辆。
8.一种用于不同于无线电基站的控制节点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基站与第一无线电终端执行第一无线电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直接在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执行的第二无线电通信,其中,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不遍历所述控制节点和所述无线电基站;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电通信从第一无线电终端接收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相关,其中,所述计费信息不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中包括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计费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无线电终端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源IP地址,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从第一无线电终端发送的数据的量,
经由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由第一无线电终端接收的数据的量,
用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符,以及
与应用相关的信息。
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亮太,泽井亮,内山博允,古市匠,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