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Z,E)-13,15-十八碳二烯醛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害虫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Z,E)-13,15-十八碳二烯醛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sieversi(Staudinger))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也称为杨褐天社蛾,在我国东北、中原、中南、西北等地区均有分布,是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东北、西北、中原和中南等地区猖獗成灾,其爆发时经常会将树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杨小舟蛾以幼虫危害最为严重,短时间内将叶片全部吃光,远看像进入冬季,因此具有“夏树冬景”一说。其成虫具有趋光性,多夜晚交尾产卵。低龄幼虫可吐丝下垂;老龄幼虫不活泼,一般夜出取食,白天伏在小枝或叶柄上。不同地区一年发生代数不同。早期资料显示在东北吉林1年发生2代;河南1年发生3~4代;在陕西关中1年发生5代;在湖北、湖南1年发生6代。在徐州地区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Z,E)-13,15-十八碳二烯醛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氧化剂作用下,将12-溴-1-十二烷醇进行氧化反应,得到12-溴-1-十二醛;/n(2)在催化剂作用下,将12-溴-1-十二醛和原甲酸三乙酯进行醛基保护反应,得到1,1-二乙氧基-12-溴代十二烷;/n(3)将碘化钠和1,1-二乙氧基-12-溴代十二烷进行碘代反应,得到1,1-二乙氧基-12-碘代十二烷;/n(4)在正丁基锂作用下,将三甲基硅乙炔和1,1-二乙氧基-12-碘代十二烷进行偶联反应,然后在碳酸钾和甲醇水溶液作用下脱除偶联反应产物中的三甲基硅基基团,得到1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Z,E)-13,15-十八碳二烯醛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氧化剂作用下,将12-溴-1-十二烷醇进行氧化反应,得到12-溴-1-十二醛;
(2)在催化剂作用下,将12-溴-1-十二醛和原甲酸三乙酯进行醛基保护反应,得到1,1-二乙氧基-12-溴代十二烷;
(3)将碘化钠和1,1-二乙氧基-12-溴代十二烷进行碘代反应,得到1,1-二乙氧基-12-碘代十二烷;
(4)在正丁基锂作用下,将三甲基硅乙炔和1,1-二乙氧基-12-碘代十二烷进行偶联反应,然后在碳酸钾和甲醇水溶液作用下脱除偶联反应产物中的三甲基硅基基团,得到14,14-二乙氧基-十四碳-1-炔;
(5)在四(三苯基膦)钯和碘化亚铜催化下,将14,14-二乙氧基-十四碳-1-炔与E-1-溴-1-丁烯进行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反应,得到E-1,1-二乙氧基-15-十八碳烯-13-炔;
(6)在二环己基硼烷和冰醋酸作用下,将反-1,1-二乙氧基-15-十八碳烯-13-炔进行硼氢化还原反应,得到(Z,E)-1,1-二乙氧基-13,15-十八碳二烯;
(7)在草酸作用下,将(Z,E)-1,1-二乙氧基-13,15-十八碳二烯进行缩醛保护基脱除反应,得到(Z,E)-13,15-十八碳二烯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氧化剂包括氯铬酸吡啶盐、二氯铬酸吡啶盐、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和戴斯-马丁高碘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12-溴-1-十二烷醇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2~4;
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张真,孔祥波,张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