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910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设于玻璃基片表面的膜层结构,膜层结构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层、第一阻挡保护层、第一晶床介质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层、第二阻挡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层及第四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的厚度为1‑50nm。另,还提供了上述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可实时监控产品颜色变化,保证产品弯部分和平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的一致,同时提高产品光学性能和改善后续钢化成像工艺,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节省成本,该制备方法简单、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可广泛推广应用。

Flat bending matching double silver coated glas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银镀膜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是目前工业镀膜生产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磁控溅射具有膜层厚度均匀性,基板温度低、沉降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以磁控溅射作为成膜技术生产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表面辐射率低、红外反射率高、可见光透过率适中的特点,它既可满足建筑物良好的采光要求,又可有效地阻挡玻璃以辐射形式传递热量,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门窗节能的最佳材质,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建筑玻璃镀膜行业。现有技术中的Low-E玻璃的生产工艺是在优质浮法基片上镀制以Ag为功能层,包含介质层和其它金属层的多层膜系。若按照功能层银的层数来进行划分,Low-E玻璃可以分为单银Low-E玻璃、双银Low-E玻璃、三银Low-E玻璃。目前,双银是建筑玻璃领域比较成熟的节能方案,其性能远高于单银产品,略低于成本较高的三银产品,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追求颜色整体的一致性,尤其体现在弯玻璃上面。现有技术中,弯玻璃通常采用先镀后钢,平玻璃通常采用先钢后镀。因为加工工艺不同,造成弯部分和平部分的颜色差别比较大,并且在室外的反射颜色和透过色不一致,不够美观,难以被客户采纳。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保证产品的弯玻璃部分和平玻璃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的一致性。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实现弯玻璃部分和平玻璃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的保持一致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改善用于弯玻璃先镀后钢以及平玻璃先钢后镀的镀膜工艺,实时监控产品的颜色变化,保证产品的弯玻璃部分和平玻璃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的一致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设于玻璃基片表面的膜层结构,膜层结构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层、第一阻挡保护层、第一晶床介质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层、第二阻挡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层及第四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的厚度为1-50nm。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SiOx层为纳米级别的二氧化硅,x值的范围为1.5-2.5。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电介质组合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ZnO层Ⅰ、SiNx层Ⅰ和ZnO层Ⅱ,ZnO层Ⅰ和ZnO层Ⅱ的厚度小于SiNx层Ⅰ的厚度,优选地,ZnO层Ⅰ和ZnO层Ⅱ的厚度均为4-8nm,SiNx层Ⅰ厚度为30-35nm。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的ZnO层Ⅱ与第一银层的黏附性好,具有协同作用,氧化锌层与金属银层紧密黏附,有效防止金属银层被氧化,从而保持金属银层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延长镀膜玻璃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银层的厚度小于第二银层的厚度,优选地,第一银层的厚度为3-6nm,第二银层的厚度为20-25nm。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阻挡保护层为NiCr层Ⅰ,第二阻挡保护层为NiCr层Ⅱ,第一阻挡保护层厚度为3-6nm,第二阻挡保护层厚度为4-8nm。镍铬合金具有抗酸碱耐腐蚀性能,将其镀制于银层表面,可以进一步保护银层不被氧化。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晶床介质层为AZO层Ⅰ,第二晶床介质层为AZO层Ⅱ,第一晶床介质层及第二晶床介质层的厚度均为3-6nm。晶床介质层中的氧化锌铝材料呈透明颜色,有效的提高玻璃的透光性。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电介质组合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SiNx层Ⅱ和ZnSnO层Ⅰ;第三电介质组合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ZnSnO层Ⅱ和ZnO层Ⅲ,SiNx层Ⅱ、ZnSnO层Ⅰ及ZnSnO层Ⅱ的厚度均大于ZnO层Ⅲ的厚度,优选地,SiNx层Ⅱ、ZnSnO层Ⅰ及ZnSnO层Ⅱ的厚度均为15-20nm,ZnO层Ⅲ的厚度为4-8nm。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电介质组合层为SiNx层Ⅲ,且SiNx层Ⅲ的厚度大于SiNx层Ⅰ的厚度和SiNx层Ⅱ的厚度,优选地,SiNx层Ⅲ的厚度为40-45nm。SiNx层Ⅲ是镀膜玻璃的最外层,其厚度较大,具备较高硬度,从而使得镀膜玻璃的最外层具备耐磨耐刮伤性能。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膜层结构的厚度为190-275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实现,包括以下步骤:(1)于玻璃基片表面依次溅射ZnO层Ⅰ、SiNx层Ⅰ和ZnO层Ⅱ,靶材料分别为锌铝合金靶、硅铝合金靶和锌铝合金靶,ZnO层Ⅰ和ZnO层Ⅱ于氩氧氛围中溅射,SiNx层Ⅰ于氩氮氛围中溅射;(2)于ZnO层Ⅱ表面依次溅射第一银层、NiCr层Ⅰ和AZO层Ⅰ,靶材料分别为银靶、镍铬靶和氧化锌铝靶,且均于纯氩氛围中溅射;(3)于AZO层Ⅰ表面依次溅射SiNx层Ⅱ、ZnSnO层Ⅰ、SiOx层、ZnSnO层Ⅱ和ZnO层Ⅲ,靶材料分别为硅铝合金靶、锌锡合金靶、硅铝合金靶、锌锡合金靶及锌铝合金靶,SiNx层Ⅱ于氩氮氛围中溅射,ZnSnO层Ⅰ、SiOx层、ZnSnO层Ⅱ和ZnO层Ⅲ均于氩氧氛围中溅射;(4)于ZnO层Ⅲ表面依次溅射第二银层、NiCr层Ⅱ和AZO层Ⅱ,靶材料分别为银靶、镍铬靶和氧化锌铝靶,且均于纯氩氛围中溅射;(5)于AZO层Ⅱ表面溅射SiNx层Ⅲ,靶材料为硅铝合金靶,且于氩氮氛围中溅射。较佳地,本专利技术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第一银层和第二银层的制备中,电源类型采用直流,阴极类型采用平面靶;ZnO层Ⅰ、SiNx层Ⅰ、ZnO层Ⅱ、NiCr层Ⅰ、AZO层Ⅰ、SiNx层Ⅱ、ZnSnO层Ⅰ、SiOx层、ZnSnO层Ⅱ、ZnO层Ⅲ、NiCr层Ⅱ、AZO层Ⅱ、SiNx层Ⅲ的制备中,电源类型采用交流,阴极类型采用旋转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将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SiOx材料作为特殊介质层,由于晶体结构的存在,不同厚度的SiOx层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不同,从而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对SiOx层的厚度进行调整来实现镀膜玻璃的透过色调整,从而使得弯玻璃部分和平玻璃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进一步对镀膜中各镀层材料搭配组合,电介质组合层的氧化锌层与功能层的金属银层的黏附性好,具有协同作用,氧化锌层与金属银层紧密黏附,有效防止金属银层被氧化,从而保持金属银层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延长镀膜玻璃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进行制备,在高真空背景下,依次镀制而成的,产品的可加性强,调试简单,质量稳定,可实时监控颜色变化,从而保证产品的弯玻璃部分和平玻璃部分的透过色及反射颜色的一致性,同时提高了夹层产品的性能和改善后续钢化成像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节省生产成本,该制备方法简单、成熟、适合工业化生产,可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为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设于所述玻璃基片表面的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结构自所述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层、第一阻挡保护层、第一晶床介质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层、第二阻挡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层及第四电介质组合层,所述SiOx层的厚度为1-5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及设于所述玻璃基片表面的膜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结构自所述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包括:第一电介质组合层、第一银层、第一阻挡保护层、第一晶床介质层、第二电介质组合层、SiOx层、第三电介质组合层、第二银层、第二阻挡保护层、第二晶床介质层及第四电介质组合层,所述SiOx层的厚度为1-5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介质组合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ZnO层Ⅰ、SiNx层Ⅰ和ZnO层Ⅱ,所述ZnO层Ⅰ和所述ZnO层Ⅱ的厚度均小于所述SiNx层Ⅰ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银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银层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保护层为NiCr层Ⅰ,所述第二阻挡保护层为NiCr层Ⅱ,所述第一阻挡保护层厚度为3-6nm,所述第二阻挡保护层厚度为4-8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床介质层为AZO层Ⅰ,所述第二晶床介质层为AZO层Ⅱ,所述第一晶床介质层及所述第二晶床介质层的厚度均为3-6n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介质组合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SiNx层Ⅱ和ZnSnO层Ⅰ;所述第三电介质组合层自所述玻璃基片向外依次为:ZnSnO层Ⅱ和ZnO层Ⅲ,所述SiNx层Ⅱ、所述ZnSnO层Ⅰ及所述ZnSnO层Ⅱ的厚度均大于所述ZnO层Ⅲ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弯配套双银镀膜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介质组合层为SiNx层Ⅲ,且所述SiNx层Ⅲ的厚度大于所述S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云崔平生黄颖阮军琪李连发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