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887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通过分层的设计思想,首先构造等效信道,以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为目标,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并在此基础上,将数字预编码矩阵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利用最小二乘准则对数字预编码矩阵逐列进行设计,使得所求混合预编码矩阵获得接近最优全数字预编码方案的系统性能。通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可以满足基站端发送任意数据流长度的数据,并获得接近全数字预编码方案的系统性能,同时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相比以往的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更低的复杂度获取更高的系统性能。

A hybrid precoding method for full connected millimeter wave large scale MIMO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
,涉及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毫米波的工作频段为30GHz-300GHz,相较于传统的无线电波,具有更加丰富的频带资源。同时,大规模MIMO(Mulpitle-inputMulpit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其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布置有大量的单天线,可以克服毫米波因其波长太短而造成的路径损失。因此,毫米波与大规模MIMO技术的结合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传统的MIMO系统中,每根天线需连接一个RF(RadioFrequency,射频)链路,应用到大规模MIMO系统中,RF链路的成本会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射频链路的使用以降低成本。针对这一问题,一种将少量射频链路和大量移相器相结合的混合预编码方案被提出,该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性能。根据连接的方式不同,混合预编码方案分为三种:全连接混合预编码方案,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方案和混合连接混合预编码方案。其中,以全连接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采用扩展的Saleh-Valenzuela信道模型构造信道矩阵;/nS2,根据经基站端预编码处理后系统的可达和速率建立目标函数;/nS3,构造等效信道,以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为目标,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将数字预编码矩阵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利用最小二乘准则对数字预编码矩阵逐列进行设计,求得最优全数字预编码矩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连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采用扩展的Saleh-Valenzuela信道模型构造信道矩阵;
S2,根据经基站端预编码处理后系统的可达和速率建立目标函数;
S3,构造等效信道,以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为目标,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将数字预编码矩阵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利用最小二乘准则对数字预编码矩阵逐列进行设计,求得最优全数字预编码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S11,假设信道状态信息已知,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模型表示为:



其中为用户接收信号;ρ为平均接收功率;为信道矩阵;为发送信号,满足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为数字预编码矩阵;为模拟预编码矩阵,其元素满足恒模约束,FRF和FBB需要满足功率约束
S12,采用扩展的Saleh-Valenzuela信道模型,该模型下信道矩阵表示为:



其中αl为第l条传播路径的复增益;φl∈[0,2π]、θl∈[0,2π]分别表示第l条路径的到达角和发射角;和分别代表接收端和发送端的天线阵列响应矢量;均匀线性阵列和表示为:






式中k=2π/λ,λ为毫米波波长,d为每两根天线在空间上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可达和速率为:



目标函数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S31,设计模拟预编码矩阵
构造等效信道He:
He=HFRF(7)
使等效信道的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燕马智尧刘仁清方昕许方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