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盒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一般都是装入包装盒中进行运输或者销售,很多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包装盒扔掉觉得可惜,但留着又不知该如何利用,大多数情况下都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但污染环境,同时还浪费大量资源,其主要原因就是包装盒作为产品包装使用,脱离产品后就失去其应用价值所造成的,产品用途单一,不能满足环保再利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使包装盒具有支撑功能,实现包装盒用途的多样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由纸板I折叠而成;纸板I包括由折痕线分成的箱底板,设置在箱底板上方的后板内层、后板内棱、后凸台后板、后凸台底板、后凸台前板、后凸台顶板、过渡棱、后板外棱和后板外层,设置在箱底板下方的前板外层、前板顶棱和前板内层,对称设置在箱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外层、侧板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箱盖;/n所述箱体由纸板I折叠而成;/n所述纸板I包括由折痕线分成的箱底板,设置在箱底板上方的后板内层、后板内棱、后凸台后板、后凸台底板、后凸台前板、后凸台顶板、过渡棱、后板外棱和后板外层,设置在箱底板下方的前板外层、前板顶棱和前板内层,对称设置在箱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外层、侧板顶棱、侧板内层、侧凸台底板、侧凸台内棱、侧凸台内板、侧凸台内侧板、侧凸台顶棱、侧凸台外侧板、侧凸台中板和侧凸台连接棱;/n所述后板内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后插板;/n所述后凸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后凸台插板;/n所述后板外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为托板的移动终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箱盖;
所述箱体由纸板I折叠而成;
所述纸板I包括由折痕线分成的箱底板,设置在箱底板上方的后板内层、后板内棱、后凸台后板、后凸台底板、后凸台前板、后凸台顶板、过渡棱、后板外棱和后板外层,设置在箱底板下方的前板外层、前板顶棱和前板内层,对称设置在箱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外层、侧板顶棱、侧板内层、侧凸台底板、侧凸台内棱、侧凸台内板、侧凸台内侧板、侧凸台顶棱、侧凸台外侧板、侧凸台中板和侧凸台连接棱;
所述后板内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后插板;
所述后凸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后凸台插板;
所述后板外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后插板;
所述后板内层、后板内棱、后凸台后板、后凸台底板、后凸台前板、后凸台顶板、过渡棱、后板外棱和后板外层围合成后板和后凸台,过渡棱位于后凸台后板的内侧,后板外棱位于后板内棱的上方,后板外层位于后板内层的外侧;
所述侧板外层、侧板顶棱和侧板内层围合成侧板;
所述第一后插板和第二后插板自侧板的后端插入侧板;
所述后凸台插板自箱底板和侧板内层之间插入侧板中;
所述前板外层、前板顶棱和前板内层围合成前板;
所述前板外层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前插板;
所述侧凸台内板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凸台内端板、侧凸台端棱、侧凸台外端板和侧凸台连接端板;
所述侧凸台底板、侧凸台内棱、侧凸台内板、侧凸台内侧板、侧凸台顶棱、侧凸台外侧板、侧凸台中板、侧凸台连接棱、侧凸台内端板、侧凸台端棱、侧凸台外端板和侧凸台连接端板围合成具有限位凹槽的侧凸台,侧凸台底板位于箱底板的上方,侧凸台连接端板位于侧凸台内板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晶晶,刘经纬,管兰芳,李亚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