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9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太阳能电池片形成腔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依次覆盖有散热层和背板,所述散热层内镶嵌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热层将热量均匀集中于导热层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腔室内,实现热量的均匀传递,再通过散热层将大部分的热量导出至外界,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以及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IBC solar panel with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等优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满足一定的光照强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板一般设置在室外,进行持续工作,然而,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运作发电的同时,其背板温度也随之不断升高,从而会影响到它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压大幅下降,导致系统充电不足,输出功率也大幅下降,导致太阳能电池无法充分发挥其最大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为解决太阳能电池受光照时因散热难导致电池对光的转化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太阳能电池片形成腔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依次覆盖有散热层和背板,所述散热层内镶嵌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本技术通过导热层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并将热量尽量控制在腔室内,通过腔室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传播可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均匀,腔室内的热量通过太阳能电池片传递到散热层,由散热层将大部分的热量导出至外部,从而降低背板所接收到的热量,以此来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光能的转化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层包括密封框和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固定于所述密封框上,所述密封框通过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和背板粘接。散热层主要是通过散热件导热的方式,来控制空气的流动速率,通过加大空气流动速率来加快散热的速率;另外,由于电池的温度较高,板间的粘结需要通过耐高温的粘合剂实现。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框的侧边框开设有散热槽。散热槽设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快电池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速度,通过不同温度的气体相互交换中和的方式,实现电池内部的快速降温。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为多个独立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散热块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块的尺寸由密封框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小。将散热块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因此不同尺寸的散热块的吸热能力也不同,会随着尺寸的减小而下降,上述散热块的排列设计的好处在于,中部的散热块大,热量吸收得多,四周的小则少,因此会造成散热层各处的温度不同,形成温差,而温度高的气体回向温度低的气体流动,从而实现了气体在散热层内流动,以此来加快热量的散发。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为散热条,所述散热条呈螺旋状设置,并且所述散热条的宽度从螺旋状的中心向边缘逐渐缩小。散热条形状的设置原理与上述情况相同,均是为了形成温度差造成气体的流动,使得高温气体从散热层中部向四周扩散并通过密封框侧边的散热槽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散热件为铜制散热件或者铝制散热件。铜和铝均具有良好的导热传热性,并且质量轻、成本较低适于作为散热件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无机粘合剂为采用无机纳米材料经缩聚反应制成的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上述粘结剂不仅粘结力强且对基体无腐蚀性,而且可以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抗腐蚀性,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散热层的一面涂覆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分污染背板,避免了水分腐蚀背板或者对电路造成影响。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热层将热量均匀集中于导热层和太阳能电池片之间的腔室内,实现热量的均匀传递,再通过散热层将大部分的热量导出至外界,从而降低背板所接收到的热量,也同时降低了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工作温度,提高了太阳能组件的输出功率,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也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图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片1,太阳能电池片1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导热层2,导热层2与太阳能电池片1相接触的一面设有凹槽,凹槽与太阳能电池片1形成腔室3;太阳能电池片1的下表面依次覆盖有散热层4和背板5,散热层4内镶嵌有散热件42,散热件42与太阳能电池片1相接触。本技术通过导热层2吸收太阳能的热量,并将热量尽量控制在腔室3内,通过腔室3再进行下一阶段的传播可使得热量的传递更加均匀,腔室3内的热量通过太阳能电池片1传递到散热层4,由散热层4将大部分的热量导出至外部,从而降低背板5所接收到的热量,以此来提高太阳能电池对光能的转化效率。其中,散热层4包括密封框41和散热件42,散热件42固定于密封框41上,密封框41通过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1和背板5粘接。散热层4主要是通过散热件42导热的方式,来控制空气的流动速率,通过加大空气流动速率来加快散热的速率;另外,由于电池的温度较高,板间的粘结需要通过耐高温的粘合剂实现。密封框41的侧边框开设有散热槽411。散热槽411设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快电池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速度,通过不同温度的气体相互交换中和的方式,实现电池内部的快速降温。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42为多个独立的散热块,散热块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散热块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散热块的尺寸由密封框41的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小。将散热块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因此不同尺寸的散热块的吸热能力也不同,会随着尺寸的减小而下降,上述散热块的排列设计的好处在于,中部的散热块大,热量吸收得多,四周的小则少,因此会造成散热层4各处的温度不同,形成温差,而温度高的气体回向温度低的气体流动,从而实现了气体在散热层4内流动,以此来加快热量的散发。散热件42为铜制散热件42或者铝制散热件42。铜和铝均具有良好的导热传热性,并且质量轻、成本较低适于作为散热件42使用。另外,耐高温无机粘合剂为采用无机纳米材料经缩聚反应制成的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接剂。上述粘结剂不仅粘结力强且对基体无腐蚀性,而且可以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抗腐蚀性,使用寿命长。而背板5远离散热层4的一面涂覆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水分污染背板5,避免了水分腐蚀背板5或者对电路造成影响。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散热件42为散热条43,所述散热条43呈螺旋状设置,并且所述散热条43的宽度从螺旋状的中心向边缘逐渐缩小。散热条43形状的设置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均是为了形成温度差造成气体的流动,使得高温气体从散热层4中部向四周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太阳能电池片形成腔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依次覆盖有散热层和背板,所述散热层内镶嵌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太阳能电池片形成腔室;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依次覆盖有散热层和背板,所述散热层内镶嵌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太阳能电池片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包括密封框和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固定于所述密封框上,所述密封框通过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和背板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的侧边框开设有散热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IBC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多个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星张新鹏李侠李大伟张鹏伟杨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优顺赛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