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网“N-1”转供能力分析工作需要大量的配电网拓扑分析和潮流计算。目前这些工作仍需要依靠人员手工完成,一方面这些工作中重复性内容较多,浪费配电网调控、运行方式专业人员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配电网接线从单联络逐步向多分段多联络发展,拓扑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复杂,人工已经不能胜任如此复杂的拓扑分析和大规模的潮流计算。因而急需研制一种能够制定转供方案的方法。中国专利CN110148934A,公开日2019年8月20日,一种考虑二次转供的配电网负荷转供方法,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转供过程,二次转供以最大可转移负荷量为目标函数,其在充分考虑线路约束以及主变约束的条件下,将停电负荷的转供路径进行优选,在目标变电站容量不足时,通过二次转供提高供电恢复量,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负荷的转供成功率。但其并不能全面实现配网的“N-1”转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缺乏全面实现配网的“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n包括以下步骤:/nA)获得配网拓扑结构和历史负荷数据;/nB)统计配网中的支路、母线、主变以及变电站四类,按类建立联络表,并标记每个设备的历史平均负荷;/nC)遍历每条支路,根据联络表为其寻找N-1转供方案;/nD)按母线、主变以及变电站的顺序,依次遍历每个类别中的每个对象,根据联络表找到N-1转供方案;/nE)当配网出现转供需求时,根据步骤C至D获得的N-1转供方案进行转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配网拓扑结构和历史负荷数据;
B)统计配网中的支路、母线、主变以及变电站四类,按类建立联络表,并标记每个设备的历史平均负荷;
C)遍历每条支路,根据联络表为其寻找N-1转供方案;
D)按母线、主变以及变电站的顺序,依次遍历每个类别中的每个对象,根据联络表找到N-1转供方案;
E)当配网出现转供需求时,根据步骤C至D获得的N-1转供方案进行转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建立联络表的方法为:
B1)选取支路Bi,向量<Bj,Ck>表示支路Bj与支路Bi通过联络开关Ck联络,遍历全部支路,与支路Bi联络的全部支路构成的向量的集合作为支路Bi的联络集合
B2)遍历全部支路,找到每条支路的联络支路集合,全部支路的联络支路集合构成支路的联络表;
B3)同步骤B1)至B2)建立母线、主变以及变电站的联络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中,根据联络表为支路Bi寻找N-1转供方案的方法包括:
C1)从联络集合中,按支路Bj所在主变的容量限制,筛除主变剩余容量不足支路Bi平均负荷的联络支路,筛除后的集合记为若为空集,则发出警告,提示配网缺陷,表示与支路Bi联络的支路对应的向量,n表示与与支路Bi联络的支路的数量;
C2)读取对应支路的历史负荷数据,以及该支路所属主变的历史负荷数据;
C3)将一日划分为96个时段Ti,i∈[1,96],分别获得表示支路在每个时段Ti,i∈[1,96]的负荷以及该支路所属主变在每个时段Ti,i∈[1,96]的负荷负荷余量
C4)分别统计历史周期内的每日时段Ti时,负荷余量的均值将支路对应的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集合排序后作为支路Bi的转供顺序,构成时段Ti时支路Bi的N-1转供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C4)中,计算历史周期内的每日时段Ti时,负荷余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按权重计算特征值将支路对应的特征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集合排序后作为支路Bi的转供顺序,构成支路Bi的N-1转供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N-1转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根据联络表找到母线的转供方案的方法包括:
D11)依次获得该母线下每条支路的N-1转供方案,其集合作为该母线的N-1转供方案;
D12)若步骤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勤超,石勇,胡真瑜,赵艳龙,周立中,叶佳承,余畅,吴成立,鲁济星,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安吉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