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9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包括座椅单元、升降单元和旋转单元,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下方,旋转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座椅单元包括坐垫、靠背、调节件和支撑件,升降单元包括圆盘、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拧紧件、固定件和第五连接杆,旋转单元包括底座、连接轴、涡轮、蜗杆和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通过涡轮蜗杆的配合可以使座椅进行360°旋转;通过升降单元可以使座椅进行升降调节;座椅靠背能进行旋转,可以使靠背与坐垫平行,方便人们睡觉。

A mechanical rotating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是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
技术介绍
卡车,又称作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卡车行业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卡车座椅是卡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驾驶员和乘客相关联,卡车座椅的舒适度是卡车座椅设计过程的关键的要素。现有卡车座椅的创新与改进着重点考虑在减震上,并未考虑到卡车驾驶员经常需要走高速跑长途,在车上不方便睡觉的问题,一般卡车上虽然会有一张小床留给驾驶人员睡觉,但是床的宽度太小,一般只够一个人睡,而进行长途运输时,经常会采用两人运输,此时一张床明显不能满足两个人同时入睡,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当作床的卡车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卡车座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卡车座椅便于人们睡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包括,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与所述坐垫旋转配合的靠背,以及与所述坐垫和所述靠背配合的调节件;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下方的圆盘、平行设置于所述坐垫和圆盘之间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与所述坐垫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柱铰接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与所述坐垫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柱铰接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圆盘铰接的第三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圆盘铰接的第四连接杆、纵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配合的拧紧件,以及固定所述圆盘的固定件;以及,旋转单元,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下方的底座、与所述圆盘圆心处固定连接的连接轴、与所述连接轴配合的涡轮、与所述涡轮配合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配合的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坐垫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所述靠背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配合的第一圆柱,所述第一圆柱上设置有第一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坐垫侧面固定连接的盖子、与所述盖子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圆柱配合的发条弹簧、设置于所述盖子内并与所述盖子配合的拉杆,以及连接所述拉杆底面与盖子的拉伸弹簧,所述拉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配合的第二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坐垫底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配合的第一铰接支座,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配合的第二铰接支座,所述圆盘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配合的第三铰接支座,以及与所述第四连接杆配合的第四铰接支座。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交叉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第六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拧紧件包括纵向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的圆筒、与所述圆筒配合的螺纹杆,以及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圆筒内部设置有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圆盘下方并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限位环;所述圆盘设置于所述限位筒内部,所述限位环支撑所述圆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筒顶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械式旋转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坐垫底面的滑轨、与所述滑轨一端配合的端盖,以及与所述滑轨配合的三角支撑。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涡轮蜗杆的配合可以使座椅进行360°旋转;通过升降单元可以使座椅进行升降调节;座椅靠背能进行旋转,可以使靠背与坐垫平行,方便人们睡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例1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结构图。图2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调节件图。图3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部分结构图。图4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升降单元结构图。图5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固定件剖视图。图6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支撑件图。图7为实例2中机械式旋转座椅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机械式旋转座椅包括座椅单元100、升降单元200和旋转单元300。升降单元200设置于座椅单元100下方,旋转单元300设置于升降单元200下方。座椅通过旋转单元300进行360°旋转,通过升降单元使座椅进行升降调节;座椅靠背能进行旋转,可以使靠背与坐垫平行,方便人们睡觉。为了便于说明,本说明书定义座椅在三维空间有三个正交方向横向、纵向和竖向,其中纵向为人员正规坐在椅子上面朝的方向,横向为在水平面上与纵向垂直的方向,竖向为竖直方向。本说明书指的前或后为在人正规的坐在座椅上时的前方或后方,左或右指在在人正规的坐在座椅上时的左手方向或右手方向。具体的,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与坐垫101旋转配合的靠背102,以及与坐垫101和靠背102配合的调节件103。坐垫101包含坐垫骨架和柔软性坐垫,靠背102保护靠背骨架和柔软性靠背垫,靠背102可以相对坐垫101进行旋转,调节件103对靠背102进行限位,可以控制靠背102是否可以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0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座椅靠背的调节机构。升降单元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与所述坐垫(101)旋转配合的靠背(102),以及与所述坐垫(101)和所述靠背(102)配合的调节件(103);/n升降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1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101)下方的圆盘(201)、平行设置于所述坐垫(101)和圆盘(201)之间的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柱(202)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04)、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柱(20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0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三连接杆(206)、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203)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四连接杆(207)、纵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配合的拧紧件(208),以及固定所述圆盘(201)的固定件(209);以及,/n旋转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2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201)下方的底座(301)、与所述圆盘(201)圆心处固定连接的连接轴(302)、与所述连接轴(302)配合的涡轮(303)、与所述涡轮(303)配合的蜗杆(304),以及与所述蜗杆(304)配合的电机(3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与所述坐垫(101)旋转配合的靠背(102),以及与所述坐垫(101)和所述靠背(102)配合的调节件(103);
升降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1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101)下方的圆盘(201)、平行设置于所述坐垫(101)和圆盘(201)之间的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柱(202)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04)、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柱(20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0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三连接杆(206)、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203)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四连接杆(207)、纵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配合的拧紧件(208),以及固定所述圆盘(201)的固定件(209);以及,
旋转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2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201)下方的底座(301)、与所述圆盘(201)圆心处固定连接的连接轴(302)、与所述连接轴(302)配合的涡轮(303)、与所述涡轮(303)配合的蜗杆(304),以及与所述蜗杆(304)配合的电机(3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101a),所述靠背(102)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101a)配合的第一圆柱(102a),所述第一圆柱(102a)上设置有第一齿(102a-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3)包括与所述坐垫(101)侧面固定连接的盖子(103a)、与所述盖子(103a)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圆柱(102a)配合的发条弹簧(103b)、设置于所述盖子(103a)内并与所述盖子(103a)配合的拉杆(103c),以及连接所述拉杆(103c)底面与盖子(103a)的拉伸弹簧(103d),所述拉杆(103c)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102a-1)配合的第二齿(103c-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械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恩永何水龙邓聚才李超王方圆赵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