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是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
技术介绍
卡车,又称作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卡车行业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卡车座椅是卡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驾驶员和乘客相关联,卡车座椅的舒适度是卡车座椅设计过程的关键的要素。现有卡车座椅的创新与改进着重点考虑在减震上,并未考虑到卡车驾驶员经常需要走高速跑长途,在车上不方便睡觉的问题,一般卡车上虽然会有一张小床留给驾驶人员睡觉,但是床的宽度太小,一般只够一个人睡,而进行长途运输时,经常会采用两人运输,此时一张床明显不能满足两个人同时入睡,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当作床的卡车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卡车座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卡车座椅便于人们睡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包括,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与所述坐垫旋转配合的靠背,以及与所述坐垫和所述靠背配合的调节件;升降单元,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下方的圆盘、平行设置于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与所述坐垫(101)旋转配合的靠背(102),以及与所述坐垫(101)和所述靠背(102)配合的调节件(103);/n升降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1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101)下方的圆盘(201)、平行设置于所述坐垫(101)和圆盘(201)之间的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柱(202)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04)、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柱(20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0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三连接杆(206)、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203)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四连接杆(207)、纵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配合的拧紧件(208),以及固定所述圆盘(201)的固定件(209);以及,/n旋转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2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201)下方的底座(301)、与所述圆盘(201)圆心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与所述坐垫(101)旋转配合的靠背(102),以及与所述坐垫(101)和所述靠背(102)配合的调节件(103);
升降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座椅单元(1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101)下方的圆盘(201)、平行设置于所述坐垫(101)和圆盘(201)之间的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一连接柱(202)铰接的第一连接杆(204)、分别与所述坐垫(101)底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柱(203)铰接的第二连接杆(20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三连接杆(206)、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柱(203)和所述圆盘(201)铰接的第四连接杆(207)、纵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202)和第二连接柱(203)配合的拧紧件(208),以及固定所述圆盘(201)的固定件(209);以及,
旋转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升降单元(200)下方,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盘(201)下方的底座(301)、与所述圆盘(201)圆心处固定连接的连接轴(302)、与所述连接轴(302)配合的涡轮(303)、与所述涡轮(303)配合的蜗杆(304),以及与所述蜗杆(304)配合的电机(3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孔(101a),所述靠背(102)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101a)配合的第一圆柱(102a),所述第一圆柱(102a)上设置有第一齿(102a-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103)包括与所述坐垫(101)侧面固定连接的盖子(103a)、与所述盖子(103a)内侧面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圆柱(102a)配合的发条弹簧(103b)、设置于所述盖子(103a)内并与所述盖子(103a)配合的拉杆(103c),以及连接所述拉杆(103c)底面与盖子(103a)的拉伸弹簧(103d),所述拉杆(103c)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102a-1)配合的第二齿(103c-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械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恩永,何水龙,邓聚才,李超,王方圆,赵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