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盘片及其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4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盘片及其盖板,所述光盘片的一面为读取面,所述光盘片的另一面系印刷面,所述光盘片的中央设有中心孔,在所述读取面与所述中心孔向所述光盘片边缘一段距离设有一夹固区,在所述夹固区相邻所述中心孔的位置设有一第一突起部,而所述印刷面相对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位置则设有一第二突起部。另有盖板大小与所述光盘片相似,在所述盖板中央位置设有穿孔,并在所述盖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三突起部。当在两个盖板之间堆栈多个所述光盘片包装时,借助各个突起部彼此相互叠靠,而在所述盖板与各所述光盘片之间形成间隙,而解决所述光盘片与所述盖板因为压靠在一起,而在印刷面产生堆栈压痕的问题。

A kind of disc and its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盘片及其盖板
本技术涉及光盘片及其盖板,特别涉及一种光盘片的印刷面及读写面分别设有突起部及在盖板的至少其中一面设有突起部,避免光盘片及盖板堆栈在一起产生压痕。
技术介绍
光盘已是常见的数据储存媒介,例如:只读光盘片CD-ROM、一次性可刻录光盘片CD-R、可擦写光盘片CD-RW、只读数字视频光盘片DVD-ROM、可刻录数字视频光盘片DVD-R、可重写数字视频光盘片DVD-RW、只读蓝光光盘片BD-ROM、可刻录蓝光光盘片BD-R或可重写蓝光光盘片BD-RW,光盘片的一面是读取面,另外一面是印刷面,其中光盘片的读取面接触到硬质物容易被刮伤、擦伤或磨损,为了解决此问题,而光盘片在读取面的夹固区(clampingarea)与数据区(dataarea)之间的交界处设有堆栈环(stackring),如此可以让光盘片相互堆栈在一起时,可以避免相邻的光盘片相互摩擦而损坏,或者是被放在桌面上时,堆栈环可以让读写面与桌面之间形成间隙,有助于防止光盘片被刮伤。另外,光盘片的印刷面,早期仅能由光盘片的制片厂或压片厂印刷图样,近年来已经发展成可以由消费者自行设计印刷面的图样,再利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印刷面的图样,而且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良好,让光盘片成为极佳的营销工具或者可以自行少量发行软件产品。参阅图1所示,光盘片6在制造过程、印刷过程或者包装过程,将光盘片6堆栈在一起时,相邻的两片光盘片6的读取面上的堆栈环会压靠在印刷面60上,使得印刷面在相对堆栈环的位置容易产生压痕62,此种压痕62即使经过喷墨印刷后,仍可由肉眼看到相当明显的痕迹,此种现象,尤其容易发生在包装过程中使用收缩膜包装的光盘片6上,因此,有必要针对光盘片6相互堆栈后上方的光盘片6的堆栈环会在下方的光盘片6的印刷面60上产生压痕62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此外,光盘片6的中央位置设有中心孔64,中心孔64被放置在光驱对应夹持器(clamper)的位置,使得夹持器可以夹固在印刷面60对应于夹固区的位置,但是光盘片6很薄,约1.2mm,被拿取的过程中,可能让中心孔64破裂,导致光盘片6可能在光驱内高速旋转的过程中爆裂。综上所述,实有必要解决印刷面60产生压痕62的问题,并能进一步改善中心孔很薄而容易破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片及其盖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光盘片的印刷面上产生压痕的问题,甚至进一步一并解决光盘片的中心孔容易破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片,所述光盘片的一面为读取面,所述光盘片的另一面为印刷面,所述光盘片的中央设有中心孔,所述光盘片在所述读取面的所述中心孔向所述光盘片边缘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设有一夹固区(clampingarea),所述光盘片在所述夹固区相邻中心孔的位置设有一第一突起部,而所述印刷面相对所述第一突起部的位置则设有一第二突起部。如此,当如前述结构的任意两个所述光盘片相叠在一起时,上方的所述光盘片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会靠在下方所述光盘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上,由于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设计在靠近所述中心孔的位置,因此,避开了所述光盘片的印刷面的最大印刷范围,使得所述光盘片在印刷面不会产生压痕。其中,所述光盘片在所述读取面的所述夹固区到光盘片的边缘为数据区(data/informationarea),所述光盘片在所述夹固区及数据区的交界处设有堆栈环(stackring),而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的总厚度大于所述堆栈环的厚度且不超过光驱相应位置的高厚。如此,所述堆栈环仍具有其保护所述光盘片的所述读取面的作用,也让所述光盘片可以在光驱内读取或写入数据。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盘片的盖板,所述盖板大小与所述光盘片相似,在所述盖板中央位置设有穿孔,并在所述盖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三突起部。当在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堆栈多个所述光盘片包装时,两个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互面对,而所有的所述光盘片则依序堆栈在一起,让相邻的所述光盘片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第二突起部相靠在一起,最上方的所述光盘片的所述第二突起部与上方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靠在一起,最下方的所述光盘片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下方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三突起部相靠在一起,使得所述盖板与各所述光盘片之间形成间隙,而解决所述光盘片与所述盖板因为压靠在一起,而在印刷面产生堆栈压痕的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光盘片在制造过程、印刷过程,所述光盘片借助所述第一突起部及所述第二突起部,而在堆栈时在彼此之间形成间隙,而且不会产生印刷面压痕。所述光盘片在包装过程,所述光盘片与所述盖板相堆栈在一起时,借助所述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及所述第三突起部的相靠在一起,即不会在最上方的所述光盘片、最下方的所述光盘片及任意两个所述光盘片之间的下方所述光盘片的印刷面上产生压痕。附图说明图1是先前技术的光盘片的印刷面上具有压痕的示意图;图2是本创作的光盘片的读取面的示意图;图3是本创作的光盘片的印刷面的示意图;图4是本创作的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创作的多个光盘片的堆栈式意图;图6是本创作的另一种光盘片的读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创作的多个另一种光盘片的堆栈示意图;图8是本创作的光盘片与盖板的堆栈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的多个光盘片与盖板的堆栈剖面示意图;图10是图8的多个光盘片与盖板的堆栈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6:光盘片;10:读取面;12、60:印刷面;16、64:中心孔;100:夹固区;102:数据区;2:第一突起部;3:第二突起部;4:堆栈环;5:盖板;50:穿孔;52:第三突起部;62:压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光盘片的印刷面上产生压痕的问题,甚至进一步一并解决光盘片的中心孔容易破裂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盘片及其盖板。参阅图2~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片,光盘片1的一面为读取面10,读取面10由光驱读取或写入数据的位置,光盘片1的另一面为印刷面12,印刷面12提供业者或消费者利用热转印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打印图样的位置,光盘片1的中央设有贯穿光盘片的中心孔14,光盘片1在读取面12的中心孔14向光盘片1边缘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设有一夹固区(clampingarea)100,夹固区100光盘片1放置在光驱中被夹持器(clamper)夹持的位置,光盘片1在夹固区100内位于中心孔14周围的位置设有第一突起部2,而印刷面12在相对第一突起部2的范围内则设有第二突起部3。参阅图5所示,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两个光盘片1相叠在一起时,上方的光盘片1的第一突起部2会靠在下方光盘片1的第二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盘片,所述光盘片的一面为读取面,所述光盘片的另一面为印刷面,光盘片的中央设有贯穿光盘片的中心孔,所述光盘片在所述读取面的中心孔向所述光盘片边缘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设有一夹固区,其特征在于:/n一第一突起部光盘片,设在所述读取面的所述夹固区内位于所述中心孔周围的位置;/n一第二突起部,设所述印刷面在相对所述第一突起部的范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片,所述光盘片的一面为读取面,所述光盘片的另一面为印刷面,光盘片的中央设有贯穿光盘片的中心孔,所述光盘片在所述读取面的中心孔向所述光盘片边缘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设有一夹固区,其特征在于:
一第一突起部光盘片,设在所述读取面的所述夹固区内位于所述中心孔周围的位置;
一第二突起部,设所述印刷面在相对所述第一突起部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片在所述读取面的所述夹固区到所述光盘片的边缘为数据区,所述光盘片在所述夹固区及所述数据区的交界处设有堆栈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厚度加上所述第二突起部厚度,大于所述堆栈环的厚度,且不超过一光驱所设的夹持器的夹持位置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片,其特征在于,第一突起部的宽度为不超过所述光驱的夹持器的夹持位置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兆良
申请(专利权)人:铼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