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包括:液体容积室,在进墨水处设置插针,底部设置出墨水口,与墨水连接管相连;出气容积室,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共用容积室,其底部设置迷路塞,迷路塞上设置迷路,室内通过迷路与外部空气相通,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上部通过通孔与环境相通,并与出气容积室与进气容积室连通;进气容积室,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还提供了包括上述墨水中转仓的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其通过墨水中转仓与储墨容器的配合,能够随打印机携带大容量的墨水,并且持续不断地提供墨水到喷出机构上,并保持恒定的供墨压力。
Ink transfer bin and ink supply mechanism of inkjet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及其供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一般包括储墨容器和喷头,其不能随打印机带较多的墨水,需要经常添加墨水,因此,既不方便,又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及其供墨机构,使其能够随打印机带有大容量的墨水。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包括:储墨容器支架,固定在打印机框体内,设置容纳储墨容器头身部和墨水中转仓的空间;储墨容器,可卸地固定在储墨容器支架上,储墨容器设置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出单向阀;墨水中转仓,固定在储墨容器支架上并在储墨容器下方,其进口处设置带供墨通道和进气通道的插针,插在储墨容器出墨口处,其出口处连接墨水连接管;墨水连接管,一端与墨水中转仓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打印机喷出机构上。更好地,墨水中转仓包括:液体容积室,在进墨水处设置插针,底部设置出墨水口,与墨水连接管相连;出气容积室,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共用容积室,其底部设置迷路塞,迷路塞上设置迷路,室内通过迷路与外部空气相通,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上部通过通孔与环境相通,并与出气容积室与进气容积室连通;进气容积室,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更好地,液体容积室外设置液体检测器。更好地,共用容积室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更好地,所述储墨容器的容器外壁上设置卡槽,储墨容器支架上设置卡扣,储墨容器支架卡扣卡在卡槽内,这样所述储墨容器容易支撑。更好地,所述储墨容器的容器外壁上部设置握手部,这样手容易握持储墨容器,方便插拔。更好地,所述储墨容器外壳和储墨容器支架之间设置防呆机构,利用储墨容器外形和/或结构与储墨容器支架之间不同的配合,将对应颜色的储墨容器插入对应的储墨容器支架中,以避免使用者错误地安装不同颜色的储墨容器。更具体地,所述防呆机构为倒角位置和大小,通过储墨容器外壳和储墨容器支架之间不同位置和大小的倒角的配合,使相应颜色墨水的储墨容器进入相同颜色的安装支架孔中,这样更换墨水时,不易装错储墨容器。所述防呆机构还可为槽与可插入槽的突起条等其他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墨水中转仓与储墨容器的配合,能够随打印机携带大容量的墨水,并且持续不断地提供墨水到喷出机构上,并保持恒定的供墨压力。2.采用可卸式储墨容器,用更换方式来提供新的墨水,操作简单。3.具有墨水量的有无的检测功能,用于提醒使用者更换新的墨水瓶,并保护打印机避免出现无墨水情况下的打印。4.利用墨水瓶外形的不同,针对不同颜色的墨水瓶进行防呆设计,以避免使用者错误的安装墨水瓶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喷墨打印机供墨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的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瓶的单向塞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主体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主体的仰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主体的立体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主体的剖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墨水中转仓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包括储墨容器支架3、墨水瓶4、墨水中转仓8和墨水连接管6。储墨容器支架3设置容纳4个墨水瓶4和墨水中转仓8并与墨水瓶4头身部形状和墨水中转仓8相配合的空间31,以便4个墨水瓶4可以插拔地安装在储墨容器支架3上。上述空间31中针对不同的墨水瓶进行防呆设计,与各种颜色的墨水瓶配合,以便分辨不同颜色的墨水瓶的插入。上述空间31二侧还设置与墨水中转仓8配合的定位槽32,与墨水中转仓二侧的定位脚88配合而将墨水中转仓限制在储墨容器支架3上。如图4所示,各顏色的墨水瓶通过外形的不同进行防呆设计,蓝色墨水瓶倒角414和412,大小相同,红色墨水瓶倒416和417,大小相同,但位置与蓝色墨水瓶位置不同,黄色墨水瓶倒角418至421,大小相同,但倒角418至421均小于前述各个颜色的墨水瓶的倒角,相应的墨水瓶支架3装配位置也做了配合的倒角,因此,只有相配的墨水瓶才能装入相应的储墨容器支架3的相应颜色的墨水瓶支架孔中,这样在更换时不会搞错墨水颜色。为更好地定位和固定墨水瓶,还在墨水瓶支架3壁上设置卡扣32,相应地墨水瓶上设置凹槽42,通过卡扣32卡入墨水瓶上的凹槽42中而固定墨水瓶,卡扣设计简单实用,成本低,见图3。为方便用手取放墨水瓶4,还在墨水瓶4底部二侧设置凹陷部413,利于手指扣入凹陷部413而握住墨水瓶4,见图2、5。如图5所示,墨水瓶4有4个,其中三个结构相同,分装不同颜色的墨水,其包括瓶体41,单向塞42、密封膜43、瓶盖44,单向塞42和密封膜43置于瓶体出口411处,并由瓶盖44盖住瓶体出口411,这样不使用时,瓶体中的墨水均密封,不会流出来。上述单向塞42中间有米字形开口421,具有自动密封功能,能有效防止倒立时墨水瓶中的墨水溢出或漏出。上述墨水瓶4中有一个45比其他墨水瓶4大,其一般装黑色墨水,以适应黑色墨水量消耗量一般大于其他彩色墨水。如图6、7、11所示,墨水中转仓主体8包括出气容积室81、共用容积室82、进气容积室84、液体容积室86、出墨管接头87。共用容积室82底部设置迷路塞装配孔83,迷路塞9与中转仓迷路塞装配孔83圆柱形过盈配合,迷路塞9表面有弯曲的小沟槽91,见图11,用于进出气体,通过减小空气通道的横截面积,以达到控制气体流量的目的,又因小沟槽91很小,有粘度的墨水较难通过,以达到防止墨水外漏的目的。共用容积室82顶部设置通气孔811,作为进气和排气的共用通道。共用容积室82通过上部的出气孔816与出气容积室81相通,定位柱810上设置排气单向阀2,排气单向阀2密封出气容积室81顶部的连通孔814,排气单向阀2外侧连通出气孔813,出气孔813与液体容积室的出气孔815相通。液体容积室86中间设置针头89,针头89有进气通道891和出液通道892,进气通道891的最底面8911高于出液通道892的最底面8921,并且进气通道截面小于出液通道,利于液体进入墨水中转仓中,这样其插入倒置的墨水瓶内时可以从进液通道892出液,从进气通道891中进气。液体容积室86进气孔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体容积室,在进墨水处设置插针,底部设置出墨水口,与墨水连接管相连;/n出气容积室,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n共用容积室,其底部设置迷路塞,迷路塞上设置迷路,室内通过迷路与外部空气相通,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上部通过通孔与环境相通,并与出气容积室与进气容积室连通;/n进气容积室,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积室,在进墨水处设置插针,底部设置出墨水口,与墨水连接管相连;
出气容积室,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
共用容积室,其底部设置迷路塞,迷路塞上设置迷路,室内通过迷路与外部空气相通,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上部通过通孔与环境相通,并与出气容积室与进气容积室连通;
进气容积室,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液体容积室上部连通,其连通处高于插针的进气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容积室底部与进气容积室底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的墨水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积室外设置液体检测器。
4.喷墨打印机的供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墨容器支架,固定在打印机框体内,设置容纳储墨容器头身部和墨水中转仓的空间;
储墨容器,可卸地固定在储墨容器支架上,储墨容器设置出墨口,出墨口内设置出单向阀;
墨水中转仓,固定在储墨容器支架上并在储墨容器下方,其进口处设置带供墨通道和进气通道的插针,插在储墨容器出墨口处,其出口处连接墨水连接管;
墨水连接管,一端与墨水中转仓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打印机喷出机构上。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