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掺杂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掺杂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储量日益减少,寻求其他能源作为补充势在必行。鉴于传统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情况下,清洁,丰富,环境友好的新型能源成为能源补充的不二选择。太阳能是完全符合人们心中完美的新型清洁能源,纯天然无污染,资源丰富。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缓解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可行路径,并且还具有深刻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效果。硅基太阳电池作为传统光电转换器件,技术应用已经十分成熟,科研意义不大,新型光电材料的研究成为广大科研人员的第一要务。铜锌锡硫(CZTS)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且具有锌黄锡矿结构,禁带宽度为1.45eV~1.50eV,光吸收系数超过104cm-1,只需要1.5μm~2.5μm,就可以吸收绝大多数可见光波长。相比于同类型的铜铟镓硒,铜锌锡硫元素组成丰富、无毒,,制备成本更低。相比于钙钛矿太阳电池,铜锌锡硫稳定性更好。因此CZTS成为最有前景,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光电材料。截止到现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掺杂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n在玻璃衬底上制备Mo电极;/n在上述Mo电极上,以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制备镁掺杂铜锌锡硫前驱体薄膜;/n将上述前驱体薄膜上高温硫化制备吸收层;/n在上述吸收层上制备缓冲层;/n在上述缓冲层上制备透明导电窗口层;/n在上述窗口层上制备顶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掺杂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在玻璃衬底上制备Mo电极;
在上述Mo电极上,以前驱体溶液采用旋涂法制备镁掺杂铜锌锡硫前驱体薄膜;
将上述前驱体薄膜上高温硫化制备吸收层;
在上述吸收层上制备缓冲层;
在上述缓冲层上制备透明导电窗口层;
在上述窗口层上制备顶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Mo电极具有双层结构,包括高阻层和低阻层Mo薄膜,其厚度分别为250nm和1250nm,采用直流溅射法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氯化铜、乙酸镁、氯化锌和氯化亚锡为金属源,硫脲为硫源,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制镁掺杂铜锌锡硫前驱体溶液,其中,氯化铜和氯化亚锡在前驱体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6mol/L、0.36mol/L,乙酸镁和氯化锌的总浓度为0.44mol/L,其中原子摩尔比Mg/(Mg+Zn)=4~6%,硫脲的浓度2.8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前驱体溶液制备过程如下:将金属源溶于溶剂中,封口50℃水浴搅拌15分钟;再加入硫脲,继续封口50℃水浴搅拌50分钟;结束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转速8000转/分钟,离心时间5分钟即可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瑞亭,王云鹏,李晓明,郭杰,顾康,李勇,魏国帅,方水柳,刘慧敏,马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