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加工装置。提供了一种节省劳力,提高连接可靠性的管壳加工装置。所述管壳包括上下设置的半圆形上壳体和半圆形下壳体,还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和支撑组件依次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垂直设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壳体位于一对立板之间,所述挤压组件用于挤压上壳体,使其与下壳体可靠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加工,安装可靠。
A kind of pipe shell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壳,尤其涉及一种管壳的辅助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管壳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下,起到不同的作用,用途广泛,如用于给排水、燃气输送、工业输送等;也有如用于放置水泵、用于立式管材的加工模具等。在管壳采用分体式对接时,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拆装。由于运输或外力挤压时,管壳容易出现变形,如图6所示,这样,造成螺栓孔不能对应,降低了连接可靠性。若更换,则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若人工操作矫正,可靠性差,增加了劳动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节省劳力,提高连接可靠性的管壳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壳包括上下设置的半圆形上壳体和半圆形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台一和上连台二,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所述上连台一具有螺孔一,所述下连台一具有螺孔二,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具有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锁紧螺栓;还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和支撑组件依次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垂直设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壳体位于一对立板之间,一对立板分别位于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的底部内侧;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基座、液压缸和卡盘一,所述液压缸通过基座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卡盘一呈U形,所述上连台一和下连台一位于卡盘一的U形口内,所述卡盘一的外侧设有穿孔,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位于穿孔内且接触上连台一,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用于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br>所述卡盘一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其中,一连接孔一与螺孔二相连通,用于放置螺栓。还包括卡盘二,所述卡盘二呈U形,所述卡盘二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二,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位于卡盘二的U形口内,所述连接孔二与螺纹孔相连通,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连接孔二。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拉绳连接下壳体。还包括定位罩,所述定位罩呈n形,所述定位罩设在上壳体上,所述定位罩用于连接在上连台一和上连台二的顶部内侧。还包括整形组件,所述整形组件包括一对驱动组件、转杆和整形部,一对驱动组件对称设在工作台上,一对驱动组件位于管壳的两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转杆的支撑槽,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电机的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转杆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设有链条;所述整形部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包括直线推动器和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呈圆弧形,所述挤压板通过直线推动器连接转杆。所述挤压板的内侧在环面上间隔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挤压板上设有与红外测距仪对应的测孔。所述直线推动器为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本专利技术在工作中,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设置,其中,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的螺纹孔内用于放置锁紧螺栓,将管壳的一端初步固定,再将其放置在一对平行的立板上进行支撑;管壳的另一端放置卡盘一,再通过基座支撑的液压缸作用,液压缸的推杆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设置卡盘一,使得上连台一在卡盘一内移动,提高矫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方便加工,操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卡盘一和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是现有技术中管壳的示意图,图7是管壳加工后的示意图,图8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是上壳体,11是上连台一,110是螺孔一,12是上连台二,2是下壳体,21是下连台一,210是螺孔二,22是下连台二,31是螺纹孔,32是锁紧螺栓,4是工作台,5是立板,6是挤压组件,61是基座,62是液压缸,63是卡盘一,631是穿孔,632是连接孔一,64是卡盘二,640是连接孔二,65是螺栓,71是吊环,72是拉绳,8是整形组件,81是驱动组件,811是支撑座,812是电机,813是支撑板,814是驱动齿轮,815是从动齿轮,816是链条;82是转杆,83是整形部,831是直线推动器,832是挤压板,84是红外测距仪,85是测孔,9是定位罩。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5所示,所述管壳包括上下设置的半圆形上壳体1和半圆形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台一11和上连台二12,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下连台一21和下连台二22,所述上连台一11具有螺孔一110,所述下连台一21具有螺孔二210,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具有连通的螺纹孔31,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锁紧螺栓32;还包括工作台4、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6,所述挤压组件和支撑组件依次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的立板5,所述立板5垂直设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壳体位于一对立板之间,一对立板分别位于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的底部内侧;所述挤压组件6包括基座61、液压缸62和卡盘一63,所述液压缸通过基座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卡盘一呈U形,所述上连台一和下连台一位于卡盘一的U形口内,所述卡盘一63的外侧设有穿孔631,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位于穿孔内且接触上连台一,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用于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在工作中,将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设置,其中,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的螺纹孔内用于放置锁紧螺栓,将管壳的一端初步固定,再将其放置在一对平行的立板上进行支撑;管壳的另一端放置卡盘一,再通过基座支撑的液压缸作用,液压缸的推杆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设置卡盘一,使得上连台一在卡盘一内移动,提高矫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卡盘一63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632,其中,一连接孔一与螺孔二相连通,用于放置螺栓65。通过设置连接孔一与螺孔一相连通,方便放置螺栓,进行固定卡盘一,使得液压缸可靠推动上连通一;同时,通过连接孔一,方便观察螺孔一和螺孔二是否连通。还包括卡盘二64,所述卡盘二呈U形,所述卡盘二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二640,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位于卡盘二的U形口内,所述连接孔二与螺纹孔相连通,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连接孔二。设置卡盘二,便于将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进一步卡紧,在液压缸推动上连台一,避免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分离。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吊环71,所述吊环通过拉绳72连接下壳体。设置拉绳,便于对下壳体固定,避免液压缸推动上连台一时,带动上壳体和下壳体整体动作,提高可靠性。还包括定位罩9,所述定位罩呈n形,所述定位罩设在上壳体上,所述定位罩用于连接在上连台一和上连台二的顶部内侧。设置定位罩,便于观察上壳体矫正整形是否到位。还包括整形组件8,所述整形组件包括一对驱动组件81、转杆82和整形部83,一对驱动组件81对称设在工作台上,一对驱动组件位于管壳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加工装置,所述管壳包括上下设置的半圆形上壳体和半圆形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台一和上连台二,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n所述上连台一具有螺孔一,所述下连台一具有螺孔二,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具有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锁紧螺栓;/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和支撑组件依次设在工作台上;/n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垂直设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壳体位于一对立板之间,一对立板分别位于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的底部内侧;/n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基座、液压缸和卡盘一,所述液压缸通过基座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卡盘一呈U形,所述上连台一和下连台一位于卡盘一的U形口内,所述卡盘一的外侧设有穿孔,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位于穿孔内且接触上连台一,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用于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加工装置,所述管壳包括上下设置的半圆形上壳体和半圆形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连台一和上连台二,所述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
所述上连台一具有螺孔一,所述下连台一具有螺孔二,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具有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锁紧螺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支撑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和支撑组件依次设在工作台上;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对平行的立板,所述立板垂直设在工作台上,所述下壳体位于一对立板之间,一对立板分别位于下连台一和下连台二的底部内侧;
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基座、液压缸和卡盘一,所述液压缸通过基座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卡盘一呈U形,所述上连台一和下连台一位于卡盘一的U形口内,所述卡盘一的外侧设有穿孔,所述液压缸的推杆位于穿孔内且接触上连台一,所述液压缸的推杆用于推动上连台一,使得螺孔一和螺孔二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一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其中,一连接孔一与螺孔二相连通,用于放置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盘二,所述卡盘二呈U形,所述卡盘二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二,所述上连台二和下连台二位于卡盘二的U形口内,所述连接孔二与螺纹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赵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