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25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包括筒体(10),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筒体(10)内设置有多组烟气换热管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在发生器筒体内设置有多组(两组以上,含两组)烟气换热管束,使配置该发生器的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与要求有独立排烟通道的多台排烟设备安装连接运行,从而减少设备配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对于大型机组,还可有效减小机组的宽度尺寸,使其结构紧凑,外形美观,体积和占地面积均减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发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 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属制冷设备
技术背景以往用于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烟气型溴化锂吸收 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 机组,烟气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等配置有烟气发 生器的烟气型机组和烟气复合热源型机组)的烟气发生器如图1所示。 该发生器主要由烟气换热管束1'和筒体10组成。筒体内只设置有一组 烟气换热管束,发生器只有一路烟气流通通道。配置该烟气发生器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如图2所示,配置该烟气发生器的烟气热 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如图3所示。图2、图3所示机组运行时, 将燃气发电机组等外部排烟装置(图中未示出)排出的烟气引入烟气发 生器(又称烟气型高压发生器),利用排烟余热来加热来自吸收器的溴化 锂稀溶液,以驱动机组进行制冷或供热运行(图3所示机组可分别或同 时利用烟气热量和热水热量驱动进行制冷运行)。由于这种机组只有一路 烟气流通通道,当外部系统中有多台排烟设备,因每台排烟设备的运行控制、排烟压力等不同,要求有独立排烟通道时,只得配置多台排热利 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导致设备配置台数增多、设备占地面积增大、 投资费用增加。此外,对于采用直立水管式结构的烟气发生器,由于烟 气换热管束的换热管长度不宜过长,沿烟气流动方向的烟气冲刷换热管 排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导致烟气流动阻力过大),随着烟气流量和发生器 负荷的增大,烟气发生器的宽度尺寸将迅速增大,导致大型排热利用型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外形结构尺寸严重不协调,机组超宽,占地面积 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减少设备配 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费用,还可有效减小大型机 组的宽度尺寸的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 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筒体内设置有 多组烟气换热管束。本技术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 所述每组烟气换热管束的进烟道都设置有独立的烟气进口管;每组烟气 换热管束的出烟道都设置有独立的烟气出口管,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多 路烟气流通通道。本技术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 所述多组烟气换热管束的进烟道设置一根共用烟气进口连接管;出烟道设置一根共用烟气出口连接管,这样即形成外部一路烟气进出、内部有 多路烟气流通和换热的结构。本技术提出的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在发生器筒体内设置有多组 (两组以上,含两组)烟气换热管束,使配置该发生器的排热利用型溴 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 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烟气蒸汽型溴化锂吸 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等配置有烟气发生器的烟气型机组和烟气复 合热源型机组)可与要求有独立排烟通道的多台排烟设备安装连接运行, 从而减少设备配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资费用;对于 大型机组,还可有效减小机组的宽度尺寸,使其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体积和占地面积均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用于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烟气发生器的结 构示意图。图2为配置图1所示烟气发生器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配置图1所示烟气发生器的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 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双管束烟气发 生器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配置图4所示烟气发生器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双管束烟气发 生器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中烟气换热管束II、出烟道12、烟气换热管束113、出烟道114、 烟气出口连接管I15、烟气出口连接管I6、烟气进口连接管I17、烟气进 口连接管I8、进烟道I19、筒体IO、进烟道Ill、烟气型高压发生器12、 高温热交换器13、低温热交换器14、溶液切换阀15、吸收器16、蒸汽 切换阀17、低压发生器18、冷凝器19、蒸发器20、溶液泵21、冷剂泵 22、自动熔晶管23、烟气热水换热器24、热水进口管25、溶液调节阀 26、热水出口管27、复合型低压发生器28、烟气换热管束l'。具体实施方式图4所示为在同一筒体10内设置有烟气换热管束II和烟气换热管 束113的双管束烟气发生器,两组烟气换热管束均采用直立水管式结构 (运行时烟气走管外,溶液及其被加热时所产生的蒸汽走管内)。烟气换 热管束II设有进烟道111和出烟道12,进烟道I和出烟道I分别与烟气 进口连接管18和烟气出口连接管16连接,构成一路独立的烟气流通通 道;烟气换热管束n3设有进烟道II9和出烟道I14,进烟道II9和出烟 道114分别与烟气进口连接管117和烟气出口连接管115连接,构成另 一路独立的烟气流通通道。即形成相互独立的两路烟气流通通道。在发生器筒体内设置的烟气换热管束组数越多,每组烟气换热管束 的进烟道和出烟道都设置独立的烟气进口管和烟气出口管,所构成的相互独立的烟气流通通道越多。在烟气发生器筒体内,烟气换热管束既可 沿高度方向分组设置,也可沿宽度方向分组设置,或同时沿高度方向和 宽度方向分组设置。多管束烟气发生器的结构比单管束烟气发生器复杂, 发生器中的烟气换热管束组数及相互独立的烟气流通通道越多,结构越复杂。 一般来说,多管束烟气发生器中的烟气换热管束组数宜小于等于4组。配置图4所示双管束烟气发生器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如图5所示,烟气发生器12 (又称为烟气型高压发生器)溶液出口管与 吸收器16之间的管路上装有溶液切换阀15,烟气发生器蒸汽出口管与蒸 发器20之间的管路上装有蒸汽切换阀17。该机组具有两路独立的烟气进 出口通道,可与两台排烟设备安装连接运行,而不影响排烟设备的烟气 独立排放。机组中配置的烟气发生器的相互独立的烟气流通通道越多, 能与其安装连接运行、且具有烟气独立排放要求的排烟设备台数越多。 在负荷匹配合适、机组结构又不过于复杂的情况下,这种一对多的设备 配置方案可有效地减少设备配置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设备投 资费用。取消图5机组中的溶液切换阀和蒸汽切换阀,机组即成为用于单独 制冷的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同样,将烟气热水型、烟气蒸汽型等其它配置有烟气发生器的烟气 复合热源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冷热水机组的烟气发生器配置成多 管束烟气发生器,机组即可与多台排烟设备安装连接运行而不影响外部排烟设备的烟气独立排放(图略)。将图4双管束烟气发生器的进烟道111和进烟道119与同一烟气进 口连接管18连接,出烟道12和出烟道114与同一烟气出口连接管115 连接,即形成外部一路烟气进出、内部有两路烟气流通和换热的双管束 烟气发生器(图6所示)。这种烟气换热管束沿高度方向分组设置的双管 束烟气发生器,能有效减小发生器的宽度尺寸、增大高度尺寸,使高宽 尺寸比增大,从而有效克服了采用直立水管式结构的大型烟气发生器因 烟气换热管长度不宜过长导致宽度尺寸过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用多管束烟气发生器,包括筒体(10),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筒体(10)内设置有多组烟气换热管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